陳玄二人在營地修整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就趕回了常沙城,直接去火車站,出發東北。
這時代的火車,時速大概在四十公裡左右。也就是後世電動車,甚至還要慢一些的速度。
從南方到北方,上千公裡,開上幾天幾夜都是常事。
有時候,甚至碰到途中站點多,或者天氣不好延誤,一趟旅程下來,坐上十幾天火車也有可能。
所以,哪怕有了火車這麼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這時代出一趟遠門,依然很困難。
好在陳玄這一趟列車,途中沒有那麼多事情,一路上順風順水,很快就抵達了京城。
之所以要在京城下車,是因為常沙雖然有直達京城的火車線路,但去東北還需要轉車。
陳玄從火車上下來,看著車站內熙熙攘攘的旅客,臉上不由露出了幾分笑意。
紫禁城。
這個名字他可太熟悉了,當年朱棣還未起事,還當著燕王的時候,他就曾生活在京城。
後來第二次輪回,陳玄醒來,當時的北平,已經是帝國的中心,甚至雄偉的紫禁城,也在汪藏海手中拔地而起,一直延續到五百年後的今天。
陳玄帶著白止離開了車站,並沒有急著去轉車,而是在京城街頭逛了起來。
眼下是民國十三年,脫離了腐朽的清王朝,街頭隨處可見進步青年,甚至能看到西方最新出產的老爺車。
除此之外,街道上還有人力車夫,老式的馬車、轎子!
前朝的秀才,如今剃了短發,穿上中山裝的進步青年……
新與老的交替,陳舊和新穎的碰撞。
甚至還有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都能在民國的京城窺見一斑。
陳玄是個懷舊的人,所以來了京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曾經居住的甜水胡同看看。
故地重遊,物是人非。
就這麼閒逛了一天,順便去嘗了嘗豆汁焦圈,涮肉火鍋。
陳玄這才和白止一起,繼續踏上了前往東北的火車。
火車又走了兩天一夜,最終抵達了沈陽。
之所以不是直接抵達白河鎮,是因為位於長白山腳下的白河鎮,還沒有通火車。
接下來幾百公裡的路程,就需要改成其他交通工具。
沒多久,白止就在沈陽城裡麵買了兩匹馬。
二人沒做停留,騎上馬就直奔白河鎮而去。
如此奔波了兩天,在天上飄起雪花時,陳玄和白止才終於抵達了白河鎮外。
這座位於長白山腳的小鎮,原本是當年北方淘金者聚集而形成的小鎮。
鎮子不大,南北不超過一公裡。
不過鎮上卻十分熱鬨,而且各類店鋪一應俱全。
陳玄借著住店,和旅館老板攀談了幾句,這才知道原來是當地的軍閥大帥,在這裡開采金礦,而且派了兩個營駐守。
一人多,生意就好,白河鎮自然也就熱鬨了起來。
旅館的老板約莫四十來歲,戴著一頂裘皮帽,這會兒正窩在櫃台後麵算賬。
他看著陳玄和白止二人,笑了笑道:“客官看著不像是北方人,莫不是南方來的?”
聽到這話,陳玄來了興趣,略帶驚訝地問:“老板是如何得知我們不是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