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啟自幼與父相依為命,今日李博遠身死,絕對是李學啟迄今為止遭遇最大的悲事。
但在悲傷之際,陳玄又帶給了他更大的震撼。
“再死一次?”
李學啟隻覺大腦一片空白:
“死去的人,還能再死一次嗎?”
陳玄沒有正麵給出答案,隻兀自低語:
“求長生者執念深重,羽化登仙未成,絕對會有其他謀劃。”
“無論是黃鶴道人還是李博遠,他們的布局,或許才剛剛開始!”
雖然李學安知道的也僅有‘黃鶴道人’四個字,但陳玄思維敏銳,已經暗中將所有信息進行了整合梳理。
首先,‘黃鶴道人’這個名諱,最初是由銷器李告訴了李學安,以及村外那座‘黃鶴山’的傳說,肯定也是出自銷器李之口。
銷器李雖然祖籍在小窪村,但他大半輩子都在外飄蕩,並且闖出了自己的名號,大小也算個人物。
他那種人,眼界自然不是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小窪村的村民能夠比擬。
而且銷器李親口對李學安說過,他是在外麵才聽說了‘黃鶴道人’的名號。
簡而言之,是銷器李在外的時候,聽說小窪村曾經出現過一個叫做‘黃鶴道人’的傳奇人物。
雖然現在‘黃鶴道人’的生平已經難以追查,但他還是在小窪村留下了兩條線索。
其一,村外的‘黃鶴山’,隻聽名字就會認為和‘黃鶴道人’淵源頗深。
還有便是,‘黃鶴道人’既然冠有‘道人’二字,那麼他肯定是個修道之人。
如果是在昨日,肯定沒人知道小窪村中有修道之人,但李博遠死時羽化的姿勢,以及李學啟胸口那枚道門符篆,都已經暴露了李博遠的身份。
黃鶴山已經存在了數百年,那麼‘黃鶴道人’肯定也是那個時代的人。
至於李博遠,應該是得到了他的道統傳承。
隻不過,李學啟對此卻毫不知情。
按照陳玄的猜想,這其中或許還有不同的隱情。
有可能是李博遠認為時代變遷,已經不想再讓‘黃鶴道人’的道統傳承下去。
又或者,他認為時機未到,畢竟如果不是今天事發突然,李博遠肯定也不會選擇直接放棄生命。
正常來說,李博遠的壽數還有個幾十年,還有的是時間來教導李學啟。
雖然暫時還無法完全確定李博遠的計劃到底是什麼,但是現在,陳玄等人的到來,不僅打破了小窪村的平靜,還打破了李博遠的布局。
包括在開車的大金牙在內,所有人都默不作聲,靜靜等待著李學啟的回答。
但是時間過去良久,李學啟也隻是低著頭用很小的聲音呢喃:
“我不知道···”
“我不明白什麼叫再殺死一次,我也不知道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我該怎麼做。”
李學啟的回答還算坦誠,陳玄也沒有再繼續逼迫。
“罷了,未必會到那一步。”
陳玄主動結束了這個話題,這時候麵包車也已經回到了村裡。
和方才出村之時相比,小窪村明顯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除了天色陰沉下起雨來,更大的變化是很多戶人家都亮起了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