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破產後の複仇記:這兄弟為了報仇把自己搞成"毀容+啞巴"。
智家被趙韓魏三家分家產之後,趙襄子把智伯的腦袋刷了漆當酒杯使。智伯的小弟豫讓鐵了心要報仇,假裝成勞改犯,揣著匕首混進趙襄子宮裡刷廁所。有次趙襄子上廁所突然眼皮狂跳,一搜就把豫讓逮住了。手下人要砍他,趙襄子卻說:"智伯絕後了,這哥們兒還想著報仇,是個狠人!我躲著點就完事兒了。"直接放他走了。
誰知道豫讓更狠,拿油漆塗滿身搞出癩瘡特效,又吞炭把嗓子整啞,蹲大街要飯。親老婆路過都沒認出來,結果兄弟一眼就認出來了,哭著說:"以你的才華去給趙襄子打工,肯定能混成心腹,到時候想咋報仇不行?何苦把自己搞成這樣啊!"豫讓說:"那不行!吃著人家飯還想砍人家,這叫二五仔行為!我這麼折騰就是要讓天下那些吃裡扒外的打工人看看,啥叫羞恥pay!"後來趙襄子出門,豫讓蹲橋底下埋伏,結果馬一過橋就炸毛了,當場被抓,這次真的領盒飯了。
趙氏家族宮鬥劇:侄子被趕下台又逆襲上位。
趙襄子因為當年沒立哥哥伯魯當繼承人,自己生了五個兒子都不肯立太子,先把伯魯兒子封到代地當代成君,結果這哥們兒早死,又立他兒子趙浣當繼承人。襄子一死,他弟桓子直接把趙浣趕走自己上位,結果一年就掛了。趙氏家族集體表示:"這事兒襄子肯定不同意!"於是組團殺了桓子兒子,把趙浣請回來當獻子。獻子生了趙籍,就是趙烈侯。魏國這邊魏斯是魏桓子孫子,也就是魏文侯;韓國韓康子生韓武子,武子生韓虔,就是韓景侯。
魏文侯的"人設天花板"操作:下雨也要去鴿人。
魏文侯把卜子夏、田子方當導師,路過段乾木家時每次都在車上行注目禮,搞得名流都往他這兒跑。有次跟群臣喝酒正嗨,突然下雨了,他非要讓司機開車去郊外。手下人懵了:"喝得這麼爽又下雨,您這是要去哪兒?"文侯說:"我跟管獵場的約好打獵了,就算玩得嗨,也不能當放鴿子的渣男吧!"於是親自跑過去跟人家說取消。
後來韓國找魏國借兵打趙國,文侯說:"我跟趙國是拜把子兄弟,這事兒沒法兒答應。"趙國找他借兵打韓國,他也這麼回。倆國家一開始氣得扭頭就走,後來發現文侯是在當和事佬,都跑過來認大哥。魏國就這麼成了三晉裡的扛把子,其他諸侯都不敢惹。
魏文侯的"職場pua"名場麵:被懟後反而給對手升職。
魏文侯派樂羊去打中山國,打下來後把這塊地封給了兒子魏擊。有天他突然問群臣:"我算哪種老板啊?"大家全說:"您是良心ceo!"結果任座跳出來拆台:"您拿下中山國不封給弟弟,卻封給兒子,這叫哪門子良心?"文侯當場臉黑,任座一看風向不對撒腿就跑。接著問翟璜,翟璜說:"必須是良心ceo!"文侯追問為啥,翟璜說:"我聽說老板良心,員工才敢說真話。剛才任座敢這麼剛,說明您肯定是好老板啊!"文侯聽了秒變笑臉,讓翟璜把任座追回來,還親自下台階迎接,直接升成vip客戶。
音樂鬼才vs職場老油條:老板彆瞎操心專業事兒。
文侯跟田子方喝酒時突然說:"這編鐘音調不對啊,左邊音高了!"田子方當場笑出聲。文侯問笑啥,田子方說:"我聽說老板該管人事,不該管技術。您現在對音調這麼門兒清,我反而擔心您要變成"職場監工",顧不上抓公司戰略啦!"文侯秒懂:"說得對!"
富二代與窮酸書生的batte:隻有窮人才配傲嬌?
魏文侯兒子魏擊出門,路上遇到田子方,趕緊下車磕頭請安,結果田子方壓根沒回禮。魏擊炸毛了:"到底是有錢人能傲嬌,還是窮鬼能傲嬌?"田子方說:"當然是窮鬼啊!有錢人傲嬌會丟飯碗,國君傲嬌會亡國,大夫傲嬌會破產。但窮書生不一樣,話說了沒人聽,扭頭就能走人——反正到哪兒都是窮,怕啥!"魏擊聽完當場認慫道歉。
老板選高管的終極考核:這五道題能測出真大佬。
文侯找李克說:"你說過"家裡窮想娶賢妻,公司亂想找賢相",現在丞相候選人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倆咋樣?"李克說:"職位低的不摻和高層決策,我一外人不好瞎bb。"文侯說:"彆裝了,趕緊給意見!"李克才說:"您就是沒仔細觀察罷了!看人得看這五點:平時跟誰混、有錢了怎麼花、升職後提拔誰、落魄時不乾啥、缺錢時拿不拿——這五點夠判生死了,何必問我?"文侯秒懂:"行了你回去吧,丞相人選定了!"
翟璜vs魏成:年度最佳內卷現場。
李克出門遇到翟璜,翟璜問:"聽說老板找你聊選丞相,到底定誰了?"李克說:"魏成。"翟璜當場變臉:"西河太守吳起是我推薦的,鄴縣難題是我推薦西門豹解決的,打中山國是我推薦樂羊,打完沒人守是我推薦你,老板兒子沒老師是我推薦屈侯鮒——我做了這麼多,哪點比不上魏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克說:"你推薦人是為了結黨營私吧?老板問我怎麼選,我就說了那五點。魏成每年拿一千鐘俸祿,十分之九都花在外麵,才請到卜子夏、田子方、段乾木當老板的導師;你推薦的五個人,全是給老板打工的下屬——你拿什麼跟魏成比?"翟璜聽完原地社死,趕緊鞠躬:"我是土狗我錯了,以後跟你混!"
吳起的魔鬼職場操作:殺妻求將+給士兵吸膿。
吳起是衛國人,在魯國上班。齊國打魯國時,魯國人想讓他當將軍,但他娶了齊國老婆,大家懷疑他。吳起直接殺了老婆換帥印,把齊軍打得媽都不認識。有人跟魯侯說:"這哥們兒以前跟曾參混,親媽死了都不奔喪,曾參直接拉黑他。現在又殺老婆求升職,太狠了!魯國這麼小卻打贏了大國,早晚會被其他諸侯盯上!"吳起怕被穿小鞋,聽說魏文侯是良心老板,就跳槽去了魏國。
文侯問李克能不能用吳起,李克說:"這哥們兒貪財又好色,但打仗連司馬穰苴都比不上。"於是文侯讓他當將軍打秦國,一口氣拿下五座城。
吳起當將軍時,跟底層士兵同吃同住,睡覺不鋪席子,行軍不騎馬,自己背糧食,跟士兵一起扛苦活兒。有個士兵長了毒瘡,吳起直接彎腰給他吸膿。士兵老媽聽說後當場哭崩,彆人問為啥,她說:"當年吳將軍給孩子他爹吸膿,他爹上戰場就沒回頭,死在敵人手裡了。現在又給我兒子吸,我都不知道他會死在哪兒,能不哭嗎!"
燕湣公去世後,他兒子燕僖公繼位啦~
過了二十四年也就是己卯年,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掛了,他兒子周安王驕繼位咯。
這時候楚國出事兒了,楚聲王被刺客乾掉啦!楚國人趕緊擁立他兒子當老大,就是楚悼王。
評論
這段曆史文本以戰國初期的政治風雲為背景,通過豫讓複仇、魏文侯治國、吳起仕宦等事件,生動展現了新舊秩序交替下的價值衝突與權力博弈,同時蘊含著深刻的政治智慧與人性思考。
豫讓複仇:忠義精神的極致與悲壯
豫讓為智伯複仇的故事,是“士為知己者死”這一戰國俠義精神的經典寫照。他不惜“漆身吞炭”,自毀容貌嗓音,以近乎慘烈的方式堅守對故主的忠誠,這種行為超越了簡單的主仆關係,升華為對“義”的終極追求。趙襄子兩次釋放豫讓,既體現出對義士的敬重,也暗含政治考量——通過成全豫讓的“義”,塑造自己寬容大度的形象,消解智伯舊部的反抗情緒。然而,豫讓最終的失敗與死亡,暗示著在權力更迭的亂世中,純粹的道德理想難以抵擋現實利益的衝擊,忠義精神逐漸淪為政治博弈的點綴。
魏文侯治國:賢明政治的典範與謀略
魏文侯的統治策略堪稱戰國初期君主的典範。他以“尊賢重士”樹立威望,師事卜子夏、田子方,禮遇段乾木,通過對士人階層的尊崇,構建起“禮賢下士”的政治形象,吸引四方人才歸附,為魏國崛起奠定基礎。其冒雨赴虞人狩獵之約,以“小信”立“大信”,強化統治合法性;在韓、趙借師問題上,以“兄弟之國”為由婉拒,實則坐觀二國爭鬥,待其醒悟後主動來朝,展現出高超的外交權謀。
在用人方麵,魏文侯展現出獨到的眼光和胸襟。麵對任座的直言批評,他從憤怒到接納,體現出“聞過則喜”的雅量;李克提出的“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等“五視”用人法,將品德考察融入日常行為,打破血緣與資曆的束縛,為官僚製度的理性化提供了理論支撐。魏成與翟璜的對比前者“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以養賢,後者進五人皆為臣),則凸顯出戰國初期“養士”與“用士”兩種不同政治路徑的差異。
吳起形象:才能與道德的撕裂與掙紮
吳起的經曆深刻揭示了戰國時期人才選拔中“才能至上”與“道德標準”的矛盾。他殺妻求將、母喪不奔,突破儒家倫理底線,卻因卓越的軍事才能被魏文侯重用,這一現象反映出戰國初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從“德才兼備”轉向“唯才是舉”,傳統道德觀念在現實利益麵前逐漸式微。李克評價其“貪而好色”卻仍推薦,展現出政治家在人才選拔中“務實”壓倒“道德”的傾向。
吳起與士卒同甘共苦、為士兵吮疽的行為,既體現出對士兵的籠絡,也暗含對人性的精準操控——卒母哭訴“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死”,揭示出這種“恩”本質上是對士兵生命的透支,暴露出戰爭機器下個體的悲劇性。吳起的複雜形象,成為戰國“士人精神”異化的縮影:為求功名不擇手段,將道德作為獲取權力的工具。
曆史意義與現實啟示
這段曆史不僅記錄了戰國初期的政治風雲,更折射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忠義、誠信、賢能、謀略。魏文侯的成功證明,在亂世中,君主的品德修養、用人智慧與政治謀略是國家興衰的關鍵;豫讓的堅守則為後世樹立了道德標杆;吳起的爭議性形象則提醒人們,人才的評價與使用需綜合考量其多麵性。這些故事所蘊含的經驗教訓,對當代的領導力培養、人才管理及道德建設仍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同時,文本也反映出社會轉型期的價值重構——舊的禮樂秩序瓦解,新的功利主義興起,這種轉變深刻影響了中國曆史的走向。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