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智宣子打算讓兒子智瑤當家族繼承人。智果跳出來反對:“不如選智宵!智瑤有五個優點確實碾壓眾人——顏值爆表、身材魁梧;騎馬射箭、武力值拉滿;才藝點滿,能文能武;口才一流,辯論王者;做事果斷,執行力超強。但他有個致命缺陷——極度冷血,毫無仁愛之心。他仗著這五個優點到處秀優越,還做事不講武德,誰受得了他?要是真立智瑤當繼承人,智家遲早得團滅!”智宣子根本不聽勸,智果一看這情況,趕緊跑去太史那兒把自家從智氏家族分出來,改成輔氏。
趙簡子也麵臨選繼承人的難題,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他拿不定主意。於是趙簡子把一些人生忠告寫在兩塊竹簡上,分彆交給倆兒子:“都給我記好了!”過了三年,趙簡子突然抽查,伯魯不僅背不出竹簡上的內容,連竹簡都不知道丟哪兒了。再問無恤,人家不僅倒背如流,還直接從袖子裡掏出竹簡。趙簡子一看,果斷宣布無恤才是“天選之子”,立他當繼承人。
後來,趙簡子派尹鐸去管理晉陽。尹鐸出發前問:“我去那兒,是瘋狂壓榨百姓撈油水,還是好好建設搞成大後方?”趙簡子一拍桌子:“當然是搞大後方!”尹鐸心領神會,到了晉陽就給百姓減輕賦稅。趙簡子轉頭叮囑無恤:“以後晉國要是出亂子,彆覺得尹鐸官小,彆嫌晉陽路遠,這兒就是咱們的避風港!”
智宣子去世後,智瑤智襄子)當上智家話事人。有次他組局,帶著韓康子、魏桓子在藍台吃飯。結果智瑤喝嗨了,當眾拿韓康子開涮,還羞辱人家的謀士段規。智國聽說這事,趕緊勸智瑤:“大哥!你可長點心吧,不防著點,大禍馬上就來!”智瑤一臉不屑:“這天下我說了算,我不搞事,誰敢惹我?”智國急得直跺腳:“可彆這麼飄!《夏書》裡都說了,人要是老犯錯,仇怨可能表麵看不出來,但必須提前防著!真正聰明的人,連小事都不放過,才能避開大麻煩。你一頓飯的功夫,把人家老大和謀士全得罪了,還不當回事,螞蟻蜜蜂急了都咬人,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和謀士!”智瑤根本不往心裡去。
沒過多久,智瑤找韓康子要地盤,韓康子不想給。段規趕緊勸:“智瑤這人又貪又倔,不給地,他指定帶兵來揍咱們!不如先給他,他嘗到甜頭肯定還會找彆人要地。要是有人拒絕,他一準兒出兵,到時候咱們既能躲過一劫,還能坐山觀虎鬥!”韓康子一聽有道理,馬上派人送上一萬戶人口的大城池,智瑤美滋滋收下。
嘗到甜頭的智瑤又找魏桓子要地,魏桓子也不想當冤大頭。謀士任章問:“為啥不給?”魏桓子氣呼呼說:“憑啥平白無故送地?”任章淡定分析:“突然要地,其他家族肯定慌。咱們給了,智瑤指定飄上天。他一飄就輕敵,咱們和其他家族抱團取暖,用團結的隊伍收拾輕敵的智瑤,他智家還能蹦躂多久?《周書》都說了,想搞垮對手,先捧殺他;想拿走東西,先給他點甜頭。咱先慣著他,再聯合其他人收拾他,何必當第一個出頭鳥?”魏桓子點頭稱是,也送了一座萬戶大城池。
智瑤胃口越來越大,又找趙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盤,趙襄子直接拒絕。智瑤當場暴走,拉上韓、魏兩家的軍隊,氣勢洶洶攻打趙家。趙襄子一看大事不妙,趕緊問手下:“咱們往哪兒逃?”有人說:“長子城近,城牆又厚又結實!”趙襄子搖頭:“百姓修城牆累得半死,現在還要他們拚命守城,誰會真心幫咱們?”又有人提議:“邯鄲倉庫物資充足!”趙襄子歎氣:“那都是搜刮百姓的血汗錢堆起來的,現在還要人家賣命,誰乾?還是去晉陽吧!那兒是老爹叮囑過的‘安全屋’,尹鐸在那兒輕徭薄賦,百姓肯定支持咱們!”於是趙襄子帶人直奔晉陽。
韓、魏、智三家組成“聯軍”,用水淹戰術圍攻趙襄子,晉陽水位離城牆頂就差那麼一丟丟,全城都快成“水上威尼斯”了,灶台都泡水裡長青蛙了,但老百姓愣是沒一個當“二五仔”。
這天,智伯坐著車視察“水攻成果”,魏桓子當司機,韓康子當保鏢。智伯嘚瑟地來了句:“家人們,我今天才知道,水是真能滅國啊!”這話一出口,魏桓子在旁邊瘋狂用手肘戳韓康子,韓康子也偷偷踩魏桓子的腳——心裡都在想:完犢子,汾水可以灌魏家老巢安邑,絳水能灌韓家大本營平陽,這智伯下一個不會搞我們吧?
智伯的謀士??疵看出不對勁,提醒道:“大哥,韓、魏這倆貨指定要搞事情!”智伯一臉懵:“你咋看出來的?”??疵開始分析:“咱帶著他倆打趙國,趙國一涼,他倆不得慌?現在約定好打贏了分地盤,眼看趙國馬上要gg,他倆不僅沒狂喜,還滿臉寫著‘我慌了’,這不妥妥要反水?”結果第二天,智伯轉頭就把??疵的話告訴了魏桓子和韓康子。這倆影帝秒變戲精,委屈巴巴說:“這純純是趙國派來的‘水軍’,想離間咱關係,讓咱鬆懈!我們巴不得不加班就能分地盤,咋會乾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他倆一走,??疵進來就問:“大哥,你咋把我說的告訴他倆了?”智伯驚了:“你咋知道?”??疵無語道:“剛才他倆看我眼神都不對,走路都帶風,明顯知道我看穿他們了!”但智伯根本不聽勸,主打一個盲目自信。??疵一看這情況,趕緊申請出差去齊國,溜之大吉。
另一邊,趙襄子派張孟談當“地下聯絡員”,偷偷見魏桓子和韓康子:“家人們,都懂‘唇亡齒寒’吧?智伯現在帶你們打我,我涼了下一個就輪到你們!”魏、韓二人歎氣:“道理我都懂,但就怕計劃還沒實施就走漏風聲,到時候直接gg!”張孟談拍胸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穩得一批!”於是三家當場秘密結盟,約定好動手時間。
當晚,趙襄子派人摸黑乾掉守堤士兵,把水反灌進智伯軍營。智伯軍隊瞬間亂成“一鍋粥”,這邊魏、韓從兩邊包抄,那邊趙襄子帶著人正麵硬剛,直接把智伯打得滿地找牙。不僅殺了智伯,還把智氏一族全滅了,隻有輔果提前“刪號跑路”,躲過一劫。
司馬光銳評:智伯為啥涼涼?能力超強但人品拉胯啊!才能和品德壓根不是一碼事,但好多人傻傻分不清,一股腦都叫“大佬”,這就是用人翻車的根源。腦子靈光、洞察力強、執行力拉滿,這叫能力;為人正直、處事圓融,這叫品德。能力是品德的“硬件”,品德是能力的“方向盤”。
就像雲夢的竹子,天生剛硬,但不加工、不裝箭頭羽毛,就射不穿硬物;棠溪的金屬,質地鋒利,但不冶煉、不打磨,就砍不動強敵。所以說,能力和品德都滿分的是“六邊形戰士”,兩樣都沒有的是“青銅菜鳥”,品德比能力強的是“靠譜老鐵”,能力比品德強的就是“定時炸彈”。
招人用人的時候,如果碰不上“六邊形戰士”和“靠譜老鐵”,那寧可要“青銅菜鳥”,也彆選“定時炸彈”。為啥?“靠譜老鐵”帶著一身本事做好事,那就是“人形正能量發射器”;“定時炸彈”仗著能力乾壞事,妥妥的“人間禍害精”。“青銅菜鳥”就算想使壞,智商不夠用,實力也拉胯,就像小奶狗咬人,分分鐘被拿捏。但“定時炸彈”智商在線搞陰謀,膽子夠大搞破壞,簡直是“老虎長翅膀”,危害指數直接爆表!
大家往往追捧能力,卻容易忽視品德。畢竟有能力的人看著就厲害,想親近;講品德的人看著嚴肅,不自覺就疏遠了。所以很多“麵試官”隻盯著能力,把品德拋腦後。從古到今,禍亂國家的奸臣、搞垮家族的不肖子孫,哪個不是能力爆表但人品欠費,最後把自己作沒的?智伯隻是其中一個典型罷了!所以不管是搞事業還是治家,要是能把能力和品德分得明明白白,知道誰先誰後,還怕用錯人嗎?
評論
這段文字圍繞“三家分晉”的曆史事件,生動展現了春秋末期政治博弈與權力更迭的殘酷圖景,並通過司馬光的評論升華出“才德之辨”的治國用人之道,兼具曆史敘事與哲學思辨的雙重價值。
從曆史敘事層麵看,文本以智氏家族的覆滅為核心,通過多組對比凸顯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智伯與趙襄子的立嗣抉擇形成鮮明反差:智宣子重“才”選智瑤,忽略其“不仁”之德;趙簡子以“德”為先,借訓誡之辭考察子嗣,最終選無恤為後,為趙氏崛起奠定基礎。這種差異直接影響家族命運,暗示德才失衡將導致敗亡。在外交策略上,韓康子、魏桓子的隱忍與智伯的驕橫形成對照,前者通過“欲取姑予”的韜晦之計麻痹對手,後者則因貪婪與輕敵喪失警惕,最終引發韓、趙、魏三家聯合反戈,演繹了“驕兵必敗”的經典案例。
司馬光的評論則超越具體曆史事件,構建起“才德關係”的理論框架。他將“聰察強毅”定義為才,“正直中和”定義為德,強調“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認為德才兼具為聖人,德勝才為君子,才勝德為小人,無才無德為愚人。這一分類打破世俗對“賢”的單一認知,提出“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的用人準則,直指中國傳統政治中“重才輕德”的痼疾。智伯的覆滅被視作“才勝德”的典型,其五項過人才能反而成為作惡的工具,印證了“小人挾才為惡”的危害遠甚於愚人。
從曆史意義與現實價值而言,這段敘事與評論深刻揭示了權力運行的底層邏輯。智伯的失敗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折射出春秋向戰國轉型期“叢林法則”的興起——當舊有的禮製秩序瓦解,缺乏道德約束的權力必然導致紛爭。司馬光的“才德之辨”則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北宋中期黨爭激烈,士大夫階層對“才”“德”標準爭議不斷,其論述既回應了當時的用人困境,也為後世治國理政提供了重要參照。但值得反思的是,這種二元對立的評價體係略顯理想化,現實中“才”與“德”的界限往往模糊,且不同時代對“德”的定義亦有差異,過度強調道德至上可能壓抑人才的創新活力。
整體而言,這段文本以史為鑒,將具體的政治鬥爭升華為對人性與製度的思考,其對德才關係的探討至今仍具啟發意義,警示著權力者需在才能與德行間尋求平衡,方能避免重蹈智伯覆轍。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