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把情況彙報給趙王。趙王親自去找公子成,勸說道:“咱趙國東邊有齊國和中山國,北邊是燕國和東胡,西邊挨著樓煩,還和秦國、韓國接壤。要是現在沒有騎馬射箭這些軍事裝備和技能,拿啥守衛國家呢?以前中山國靠著齊國的強大兵力,在咱地盤上胡作非為,抓走咱老百姓,還引水圍困鄗城。要不是祖宗保佑,鄗城差點就守不住了,先君把這事兒當成奇恥大辱。所以我才決定改穿胡服,學習騎射,就是為了應對四方邊境的麻煩,報複中山國的仇。可叔父您卻守著中原那套習俗,討厭改穿胡服的名聲,把鄗城受辱的事兒都忘了,這可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呀。”公子成聽了趙王這番話,就聽從了命令。趙王賜給他胡服,第二天公子成就穿著胡服來上朝了。從這時候起,趙王正式頒布胡服令,還招募人學習騎射。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乙卯年)
秦昭王派向壽去平定宜陽,又讓樗裡子和甘茂去攻打魏國。甘茂跟秦昭王說,把武遂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奭不同意,跟甘茂爭論,但是沒爭過,從此就記恨甘茂,在秦昭王麵前說他壞話。甘茂害怕了,就不再攻打魏國的蒲阪,直接跑路了。樗裡子隻好跟魏國講和,撤了兵。甘茂一路逃到了齊國。
趙王去攻打中山國,占領了一些地盤,一直打到寧葭;接著往西,又打到了胡人的地盤榆中。林胡王一看,趕緊獻上馬匹求和。趙王打完仗回國後,分彆派樓緩去秦國,仇液去韓國,王賁去楚國,富丁去魏國,趙爵去齊國。代相趙固負責管理胡地事務,還召集了胡人的兵力。
這時候,楚王和齊國、韓國搞起了合縱聯盟。
周赧王十年公元前305年,丙辰年)
天空出現了彗星。
趙王又去攻打中山國,拿下了丹丘、爽陽、鴻之塞,還占領了鄗城、石邑、封龍、東垣。中山國扛不住了,獻出四座城邑求和。
秦宣太後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穰侯魏冉,同父的弟弟叫華陽君羋戎;秦昭王還有兩個同母的弟弟,分彆是高陵君和涇陽君。魏冉這人特彆有本事,從秦惠王、秦武王的時候就在朝廷當官,處理國家大事。秦武王死了以後,幾個弟弟爭著當王,隻有魏冉有能耐擁立秦昭王。秦昭王當上王後,任命魏冉為將軍,讓他保衛鹹陽。這一年,庶長壯聯合一些大臣和公子們密謀造反,魏冉把他們都收拾了。惠文後也沒得個好死,悼武王後跑回了魏國,那些跟秦昭王關係不好的兄弟,都被魏冉給滅了。因為秦昭王年紀小,宣太後就自己處理國家大事,讓魏冉主持政務,一時間魏冉在秦國那是威風凜凜,名聲大震。
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丁巳年)
秦王和楚王在黃棘這個地方結盟了。秦國還把上庸歸還給了楚國。
周赧王十二年公元前303年,戊午年)
彗星又出現了。
秦國出兵,拿下了魏國的蒲阪、晉陽、封陵,還占領了韓國的武遂。
齊國、韓國、魏國覺得楚國違背了合縱聯盟的約定,就一起發兵攻打楚國。楚王沒辦法,隻好把太子橫送到秦國當人質,向秦國求救。秦國派客卿通帶兵去救楚國,齊、韓、魏三國一看,就撤兵了。
周赧王十三年公元前302年,己未年)
秦王、魏王和韓太子嬰在臨晉會麵,韓太子還去了鹹陽,之後才回國。秦國又把蒲阪還給了魏國。
有個秦國大夫跟楚國太子私下裡起了衝突,楚國太子一氣之下把這大夫殺了,然後跑回楚國。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庚申年)
發生了日全食。
秦國又去攻打韓國,占領了穰城。蜀地的寧煇背叛秦國,秦國派司馬錯去把他收拾了。
秦國的庶長奐聯合韓國、魏國、齊國的軍隊一起攻打楚國,在重丘把楚軍打得大敗,還殺了楚國將領唐昧,順勢占領了重丘。
趙王繼續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國君頂不住,逃到齊國去了。
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辛酉年)
秦涇陽君到齊國去當人質。
秦國的華陽君帶兵攻打楚國,把楚軍打得落花流水,殺了三萬人,楚國將領景缺也被殺了,還占領了楚國的襄城。楚王害怕得不行,趕緊把太子送到齊國當人質,向齊國求和。
秦國的樗裡疾去世了,秦王就讓趙國人樓緩當了丞相。
趙武靈王特彆寵愛小兒子趙何,想著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把王位傳給趙何。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壬戌年)
五月戊申日,趙武靈王在東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朝會,把王位傳給了趙何。趙何舉行完祭拜祖廟的儀式後,出來臨朝聽政,大臣們都向他稱臣。肥義擔任相國,輔佐趙何。趙武靈王給自己取了個名號叫“主父”。主父打算讓兒子治理國家,自己則穿著胡服,帶著士大夫們往西北方向去攻打胡人的地盤。他還打算從雲中、九原南下,偷襲鹹陽。於是他就假扮成使者,跑到秦國,想看看秦國的地形咋樣,秦王這人又是啥樣。秦王一開始沒發現,後來覺得這人看著氣質不凡,不像普通臣子,就派人去追。等派人去追的時候,主父已經出關跑了。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是趙武靈王,秦國人都驚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齊王和魏王在韓國會麵。
秦國又來攻打楚國,一下子占領了八座城邑。秦王給楚王寫了封信,說:“當初我跟大王您約定結為兄弟,還在黃棘結盟,您把太子送來當人質,那時候咱倆關係多好啊。結果您家太子殺了我的重要大臣,也不道歉就跑了。我實在氣不過,就派兵去打您的邊境。現在聽說您又把太子送到齊國當人質求和。咱秦國和楚國邊境挨著,又有聯姻關係。要是咱倆關係不好,咋號令其他諸侯呢?我希望能跟您在武關見個麵,當麵把事兒說清楚,結盟之後各自回去,這是我的心願呐!”楚王收到信後很糾結,想去吧,怕被秦國騙;不去吧,又怕秦國更生氣。昭睢就勸楚王:“彆去,派兵守好自己就行!秦國就跟虎狼似的,一心想吞並其他諸侯,不能信他們!”可是懷王的兒子子蘭卻勸楚王去,楚王最後還是去了秦國。秦王讓一個將軍假扮成自己,在武關設下埋伏。楚王一到,就關上城門把他劫持了,帶著他往西到了鹹陽,在章台宮朝見,秦王用對待附屬國臣子的禮節對待楚王,還逼著楚王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王想先結盟,秦王卻非要先拿到地。楚王氣得說:“秦國騙我,現在還強迫我割地!”就不再答應秦王,結果被秦國扣下了。楚國大臣們著急了,一起商量說:“咱大王在秦國回不來,還被要挾割地,太子又在齊國當人質。要是齊國和秦國合起夥來,楚國可就危險了。”有人就想在國內立其他王子當王。昭睢不同意,說:“大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其他國家,現在要是違背大王的意願,立他的庶子當王,不合適!”於是就派人假裝楚王去世,到齊國報喪。齊湣王召集大臣們商量咋辦,有人說:“不如扣下太子,讓楚國割讓淮北的土地。”齊國丞相說:“不行。要是楚國在郢都另立了新王,咱這不就白扣個人質,還落個不義的名聲嘛。”那個人又說:“不是這樣。要是楚國立新王,咱就跟新王談條件,說:‘給我下東國,我就幫大王殺了太子。不然,我就聯合其他三國一起擁立太子。’”齊王最後聽了丞相的話,把楚國太子送回了楚國。楚國人就立太子當了王。秦王聽說孟嘗君很有本事,就派涇陽君到齊國當人質,邀請孟嘗君來秦國。孟嘗君到了秦國後,秦王任命他為丞相。
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癸亥年)
有人跟秦王說:“孟嘗君要是當了秦國丞相,肯定先想著齊國,秦國可就危險啦!”秦王一聽,就把樓緩任命為丞相,把孟嘗君關了起來,還想殺了他。孟嘗君就找人向秦王的寵姬求救,寵姬說:“我想要你那件白色狐皮裘。”孟嘗君之前已經把白色狐皮裘獻給秦王了,沒辦法滿足寵姬的要求。這時候,他有個門客擅長偷東西,就偷偷溜進秦國倉庫,把狐皮裘偷出來獻給了寵姬。寵姬就在秦王麵前替孟嘗君說好話,秦王就放了孟嘗君。可秦王很快又後悔了,派人去追。孟嘗君逃到函穀關。函穀關有規定,雞叫了才放旅客出關。那時候天還早,追兵馬上就到了,孟嘗君又有個門客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野雞都跟著叫起來。孟嘗君這才趁機出關,逃了回去。
楚國人告訴秦國:“托祖宗保佑,我們楚國已經有新王啦!”秦王一聽,氣壞了,發兵從武關攻打楚國,殺了五萬人,還占領了十六座城邑。
趙王封他弟弟趙勝為平原君。平原君喜歡結交有本事的人,家裡的門客常常有幾千人。有個叫公孫龍的,特彆擅長“堅白同異”這種辯論,平原君就把他當成座上賓。孔穿從魯國來到趙國,跟公孫龍辯論“臧三耳”這個話題,公孫龍說得頭頭是道,辯論得可細致了。孔穿沒回應,過了一會兒就走了。第二天,孔穿又去見平原君。平原君說:“昨天公孫龍的辯論確實厲害,先生您覺得咋樣?”孔穿說:“是挺厲害,差點就讓人相信‘臧有三隻耳朵’了。不過,這說法實際上很難成立啊!我還想問您:現在說‘臧有三隻耳朵’,難成立而且不符合實際;說‘臧有兩隻耳朵’,容易理解而且是對的。您是會相信容易理解又正確的,還是相信難成立又不對的呢?”平原君被問得答不上來。第二天,平原君跟公孫龍說:“您彆再跟孔子高辯論了!他是道理勝過言辭,您是言辭勝過道理。光靠言辭,最後肯定得理屈詞窮。”齊國的鄒衍路過趙國,平原君讓他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的說法。鄒衍說:“不行。辯論這事兒,是要區分不同類彆,讓它們互不乾擾,梳理不同觀點,彆讓它們混亂。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讓人明白你說啥,彆故意把人弄糊塗。這樣,辯論贏的人能堅守立場,輸的人也能學到東西。像這樣,辯論才有意義。要是用一堆繁瑣的言辭、華麗的辭藻,再加上巧妙的比喻來轉移話題,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就損害大道了。那種為了爭論而爭論,一直爭到最後才停的做法,對君子沒啥好處,我鄒衍不乾。”在座的人都覺得鄒衍說得對。從這以後,公孫龍就漸漸不受重視了。
評論:這段曆史簡直就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戰國風雲大戲”!各國之間的利益紛爭、權力角逐,真可謂是波譎雲詭。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前瞻性,通過軍事改革讓趙國實力大增,在戰國舞台上嶄露頭角。秦國這邊,內部權力鬥爭與對外擴張同步進行,魏冉憑借自身能力掌握大權,秦國也在不斷蠶食他國領土。楚國則因決策失誤,懷王輕信秦國,陷入困境,國家命運急轉直下。而齊國、魏國、韓國等國在合縱連橫的局勢中,不斷權衡利弊,調整策略。同時,這一時期的謀士說客們憑借口才和智謀,對各國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像公孫龍的辯論、鄒衍的觀點,都反映出當時學術思想碰撞的激烈程度。從這些故事能看出,在戰國這個複雜的時代,一個國家的決策關乎生死存亡,正確的戰略和用人能讓國家走向興盛,反之則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