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評論說:人都會犯錯,隻有聖賢的人能知道自己犯錯並且改正。古代的聖王,就怕自己犯錯卻不知道,所以設立誹謗木,放置敢諫鼓,哪會怕百姓知道自己的過錯呢!所以仲虺稱讚成湯說:“改正過錯毫不吝惜。”傅說告誡高宗說:“不要以犯錯為恥,更不要明知錯了還繼續做。”從這些就能看出來,當君主的,不能以不犯錯為賢能,而是以改正過錯為美德。現在叔孫通勸諫惠帝,居然說“皇上不能有錯誤的舉動”,這是教君主掩飾過錯、堅持錯誤啊,太荒謬了!
長樂宮的鴻台發生火災。
秋天七月乙亥日,未央宮的淩室發生火災;丙子日,織室又發生火災。
孝惠皇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冬天,居然打雷了;桃樹、李樹都開了花,棗樹還結了果。
春天一月,又征調長安六百裡內的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去修長安城,乾了三十天結束。
夏天,大旱,長江、黃河的水變少,山間小溪的水都乾涸了。
秋天八月己醜日,平陽懿侯曹參去世。
孝惠皇帝六年公元前189年)
冬天十月,任命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齊悼惠王劉肥去世。
夏天,留文成侯張良去世。
任命周勃為太尉。
孝惠皇帝七年公元前188年)
冬天,征發車騎、材官到滎陽,由太尉灌嬰統領。
春天一月辛醜初一,發生日食。
夏天五月丁卯日,又發生日食,還是日全食。
秋天八月戊寅日,惠帝在未央宮駕崩。大赦天下。九月辛醜日,安葬在安陵。
當初,呂太後讓張皇後抱來彆人的孩子養著,把孩子的生母殺了,立這個孩子為太子。惠帝安葬後,太子登基做皇帝,因為年紀小,呂太後就臨朝聽政,代行皇帝職權。
評論
這段曆史生動展現了孝惠皇帝在位期間,西漢宮廷與朝政的複雜狀況。在宮廷方麵,呂後的殘忍令人發指,她毒殺趙王如意、殘害戚夫人的行為,不僅違背人倫常理,更給惠帝帶來巨大的精神衝擊,直接導致惠帝自暴自棄,放棄朝政,反映出宮廷內部權力鬥爭的殘酷以及對皇帝個人造成的悲劇性影響。
在朝政上,曹參接替蕭何成為相國後,遵循“蕭規曹隨”的原則,無為而治,這一舉措使得漢初百姓得以在戰亂後休養生息,反映出當時統治者對民生的重視以及政策的延續性。然而,這種無為而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限製了國家的積極變革與發展。
外交方麵,麵對匈奴冒頓單於的羞辱,呂後在季布的勸諫下,選擇忍辱負重,繼續和親政策,避免了大規模戰爭,為漢朝爭取了更多的發展時間,展現出漢初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係時的權衡與無奈。
從製度建設來看,廢除挾書律等舉措,有利於文化的複蘇與發展,為後世文化繁榮奠定基礎。但叔孫通對惠帝的勸諫,雖出發點可能是維護皇帝權威,卻被司馬光批評為教人君文過飾非,反映出當時在政治理念和勸諫方式上存在的爭議。
總的來說,孝惠皇帝在位期間,雖有諸多無奈與波折,但也為漢朝初期的穩定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同時也深刻反映出封建王朝宮廷政治與國家治理的複雜性和多麵性。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