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漢紀八 孝景皇帝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76章 漢紀八 孝景皇帝皇帝下

第76章 漢紀八 孝景皇帝皇帝下(1 / 1)

漢景帝末年諸事:王朝的承前啟後與風雲變幻

漢景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44年)

冬天十月,梁王來京城朝見,上奏疏想留在京城,景帝沒答應。梁王回到封國後,心情一直低落鬱悶。

十二月,景帝更改了廷尉、將作少府等官職的名稱。

春天二月乙卯日,景帝前往雍縣,在五畤舉行祭祀天地的典禮。

三月,下起了雪。

夏天四月,梁孝王去世。竇太後聽到這個消息,哭得極其悲痛,甚至不吃東西,還說:“皇帝果然把我兒子害死了!”景帝又哀傷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他和長公主商量後,決定把梁國分為五個國家,將梁孝王的五個兒子都封為王:劉買為梁王,劉明為濟川王,劉彭離為濟東王,劉定為山陽王,劉不識為濟陰王;梁孝王的五個女兒也都有各自的湯沐邑。把這個決定奏報給太後,太後這才高興起來,還為了景帝多吃了一頓飯。梁孝王沒死的時候,財富多得數都數不清,等他死後,府庫裡剩下的黃金還有四十多萬斤,其他財物的價值也與此相當。

景帝之前減輕了笞刑,但受笞刑的人還是有很多保不住命。於是景帝再次減輕刑罰,把笞三百下改為笞二百下,笞二百下改為笞一百下。還規定了笞刑所用的刑具:棰長五尺,根部直徑一寸,用竹子製成;末梢薄到半寸,竹節都要削平。受笞刑時要打臀部;打完一個人的罪,就要換人執刑。從這以後,受笞刑的人大多能保全性命。然而,當時死刑很重,而生刑又太輕,老百姓反而容易犯罪。

六月,匈奴入侵雁門郡,一直打到武泉縣,又侵入上郡,搶走了朝廷牧苑中的馬匹。漢朝的官兵戰死了兩千人。隴西人李廣當時擔任上郡太守,有一次他帶著一百名騎兵外出,突然遇到幾千名匈奴騎兵。匈奴人看到李廣他們,以為是誘敵的騎兵,都很驚慌,趕緊上山擺開陣勢。李廣的一百名騎兵都非常害怕,想要快馬往回跑。李廣說:“我們離大軍有幾十裡遠,現在就這麼帶著一百人往回跑,匈奴人追上來射箭,我們馬上就會被殺光。現在我們留下來,匈奴人肯定會認為我們是大軍派來誘敵的,一定不敢攻擊我們。”李廣命令騎兵們說:“前進!”走到離匈奴陣地大約二裡的地方,停了下來,又下令說:“都下馬,解開馬鞍!”他的騎兵們說:“敵人那麼多,又離得近,要是有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匈奴人以為我們會逃跑,現在我們都解下馬鞍表示不跑,這樣就能讓他們更堅信我們是誘敵的。”於是匈奴騎兵果然不敢攻擊。這時有個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出來,監護他的士兵,李廣立刻上馬,帶著十幾名騎兵衝過去,射死了那個白馬將領,然後又回到自己的騎兵隊伍中,解下馬鞍,讓士兵們都放開馬,躺在地上。這時天快黑了,匈奴人始終覺得這事很奇怪,不敢發動攻擊。到了半夜,匈奴人又覺得漢朝可能在附近設有伏兵,想趁夜襲擊他們,於是匈奴人就都帶兵離開了。天亮的時候,李廣才回到大軍營地。

秋天七月辛亥日是月底,出現日食。

自從郅都死後,長安附近的宗室子弟很多人都公然違法。景帝就征召濟南都尉南陽人寧成擔任中尉。寧成治理政事效仿郅都,但廉潔方麵比不上郅都。不過宗室子弟和豪強們都人人恐懼。

城陽共王劉喜去世。

漢景帝後元元年公元前143年)

春天一月,景帝下詔說:“案件審理是很重要的事。人有聰明愚笨之分,官員也有上下等級之彆。案件有疑問的,要交給有關部門審議;有關部門不能決斷的,再移送廷尉;審議後如果判決不當,審議的人也不算過錯。目的是讓審理案件的官員一定要先從寬處理。”

三月,景帝大赦天下。

夏天,朝廷允許百姓歡聚飲酒五天,民間可以買賣酒。

五月丙戌日,發生地震。上庸地區地震持續了二十二天,城牆都被震壞了。

秋天七月丙午日,丞相劉舍被免職。

乙巳日是月底,出現日食。

八月壬辰日,景帝任命禦史大夫衛綰為丞相,任命衛尉南陽人直不疑為禦史大夫。當初,直不疑擔任郎官時,同宿舍的人請假回家,不小心拿走了同宿舍另一位郎官的金子。不久後,那位郎官發現金子丟了,就懷疑是直不疑拿的,直不疑也不辯解,承認是自己拿的,還買了金子賠償。後來請假回家的人回來歸還了金子,丟金子的郎官感到非常慚愧。直不疑因此被人們稱讚為忠厚長者,逐漸升遷到中大夫。有人在朝廷上詆毀直不疑,說他和嫂子有不正當關係,直不疑聽到後,隻說:“我根本沒有哥哥。”但始終不主動去辯解。景帝在宮中時,召周亞夫進宮賜宴,隻放了一大塊肉,沒有切好的肉,也沒放筷子。周亞夫心裡很不高興,回頭叫管宴席的人拿筷子。景帝看著他笑著說:“這樣難道還不能滿足你嗎!”周亞夫摘下帽子向景帝謝罪,景帝說:“起來吧。”周亞夫就快步走了出去。景帝看著他的背影說:“這個人總是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可不是能輔佐少主的臣子。”沒過多久,周亞夫的兒子為父親從工官尚方那裡買了五百套可以用來陪葬的鎧甲盾牌。他雇傭搬運的人,卻讓他們吃苦受累,還不給工錢。搬運的人知道他這是盜買官府的器物,心中怨恨,就向朝廷告發,事情牽連到周亞夫。景帝知道後,把這件事交給官吏查辦。官吏按文書上的罪狀責問周亞夫,周亞夫不回答。景帝罵他說:“我用不著你再辯解了!”下令把周亞夫送到廷尉那裡。廷尉責問周亞夫說:“您為什麼要造反?”周亞夫說:“我買的這些東西都是喪葬用品,怎麼能說是造反呢?”官吏說:“您就算不想在地上造反,恐怕也是想在地下造反吧!”官吏逼迫得越來越厲害。當初,官吏來逮捕周亞夫時,周亞夫想自殺,他夫人阻止了他,所以沒自殺成,後來就被關進了廷尉府。周亞夫於是五天不吃飯,吐血而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年,濟陰哀王劉不識去世。

漢景帝後元二年公元前142年)

春天一月,一天之內發生三次地震。

三月,匈奴入侵雁門郡,太守馮敬率軍迎戰,戰死。朝廷征發戰車、騎兵和步兵駐守雁門郡。

春天,因為收成不好,景帝下令禁止內地各郡用糧食喂馬,違反者將馬匹沒收。

夏天四月,景帝下詔說:“精雕細刻和鏤金刻銀,會妨害農業生產;編織精美華麗的絲織品,會影響婦女的紡織。農業生產受妨害,是造成饑荒的根源;婦女紡織受影響,是導致寒冷的原因。饑寒交迫之下,能不做壞事的人很少。我親自耕種,皇後親自養蠶,來供奉宗廟祭祀用的穀物和祭服,為天下人做出表率;我不接受各地的獻禮,減少皇家膳食的費用,減輕百姓的徭役賦稅,就是希望天下人都致力於農業和養蠶,平時有所積蓄,以應對災害。強者不要欺負弱者,人多的不要欺淩人少的;老年人能安享天年,年幼的孤兒能順利成長。現在有的年份收成不好,百姓糧食短缺,這是什麼原因呢?或許是有些奸詐虛偽的人當了官,他們以賄賂為交易,魚肉百姓,剝削萬民。縣丞是重要的官吏,卻知法犯法,和盜賊勾結,這實在太不像話了!現在命令郡守們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對於那些不稱職、昏庸混亂的官員,丞相要上報給我,追究他們的罪責。把這些內容布告天下,讓大家都清楚我的心意。”五月,景帝下詔規定,家中財產達到四萬錢的人可以做官。

秋天,發生大旱。

漢景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

冬天十月,發生日食和月食,天空呈現紅色,持續了五天。

十二月月底,打雷;太陽呈現紫色;五大行星逆行,停留在大微星座附近;月亮穿過天庭中間。

春天一月,景帝下詔說:“農業是天下的根本。黃金、珍珠、美玉,餓了不能當飯吃,冷了不能當衣穿,把它們當作貨幣使用,卻不知道它們的起始和終結。近年來有時收成不好,想來是從事工商業的人太多,而農民太少的緣故。現在命令各郡國一定要鼓勵百姓從事農桑,多種樹,這樣就可以得到衣服和食物。官吏如果征發百姓或者雇傭百姓去開采黃金、珍珠、玉石,要按貪贓受賄罪論處。郡守如果知情不報,和罪犯同罪。”

甲寅日,皇太子舉行冠禮。

甲子日,景帝在未央宮駕崩。太子即位,這就是漢武帝,當時年僅十六歲。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為皇太後。

二月癸酉日,安葬孝景皇帝於陽陵。

班固稱讚說:孔子說:“這些百姓,就是夏、商、周三代能夠按正道行事的百姓。”確實如此啊!周朝、秦朝的弊病在於法律條文細密嚴苛,但違法作亂的人卻層出不窮。漢朝興起後,廢除了繁雜苛刻的法令,讓百姓休養生息;到了漢文帝時,又加上了恭敬節儉的美德;漢景帝遵承先輩的基業。在五六十年的時間裡,風俗得以改變,百姓變得淳樸忠厚。周朝有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漢朝有漢文帝、漢景帝的治世,真是美好啊!

漢朝建立初期,承接了秦朝的弊病,百姓勞役繁重且財物匱乏,連天子都湊不齊毛色相同的四匹馬駕車,將相有的隻能乘坐牛車,普通百姓更是沒有積蓄。天下平定後,漢高祖就下令商人不能穿絲綢衣服、不能乘車,用重租稅來限製和羞辱他們。漢惠帝、呂後時期,因為天下剛剛安定,又放鬆了對商人的限製;然而商人的子孫,仍然不能做官為吏。朝廷根據官吏的俸祿和官府的用度,來向百姓征收賦稅。而山川、園池、市井的租稅收入,從天子到封君的湯沐邑,都各自作為私人的供養費用,不列入國家的財政經費。從崤山以東地區通過水路運輸糧食供給京城的官員,每年不過幾十萬石。接著到了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他們為政清淨,恭敬節儉,使天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七十多年間,國家太平無事,除非遇到水旱災害,百姓都能自給自足。城鄉的糧倉都裝滿了糧食,府庫裡也有多餘的財物;京城的錢財積累到萬萬之多,穿錢的繩子都腐朽了,無法統計數目;太倉裡的糧食新舊堆積,多得露天堆放,以至於腐敗得不能食用。百姓街巷裡都有馬,田野間的馬匹更是成群,騎母馬的人都被排斥,不讓參加聚會。看守裡巷大門的人都能吃上精米和肉食,做官的人可以在任上把子孫養大,有的官員甚至把官名作為自己家族的姓氏。所以人人自愛而看重犯法的事,先講求仁義而後輕視恥辱。在這個時候,法律寬鬆而百姓富足,有的人因為財物多而驕縱奢侈,甚至出現土地兼並的現象;一些豪強之徒,在鄉裡橫行霸道。宗室有封地,公、卿、大夫以下的官員,都爭著奢侈,他們的住宅、車馬、衣服都超越了自己的身份等級,沒有限度。事物興盛到極點就會走向衰落,這本來就是事物的變化規律。從這以後,漢武帝對內窮奢極欲,對外征伐夷狄,天下變得蕭條,財力也消耗殆儘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評論

漢景帝末年這段曆史,是西漢王朝發展曆程中的關鍵階段,既承接了前期的發展成果,又為後續漢武帝時期的強盛與變革埋下伏筆。

從皇族內部看,梁孝王的去世以及梁國的分裂,是皇族勢力格局的重大調整。竇太後對梁孝王的過度疼愛與對景帝的誤解,反映出皇室內部親情與權力之間的複雜糾葛。景帝為安撫太後而做出的封王決策,雖暫時平息了太後的憤怒,但也對地方政治格局產生了影響,各封王在自己的領地如何發展,對西漢的統治結構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法律與治理方麵,景帝對笞刑的改革體現了其在刑罰製度上的思考與調整,試圖在維護法律威嚴與保障犯人生命之間尋找平衡,但生刑與死刑的輕重失衡問題,也反映出當時法律體係仍有待完善。在司法程序上,強調疑案審議和從寬處理,這有助於減少冤假錯案,穩定社會秩序,展現了景帝在司法治理上的人性化考量。

軍事方麵,匈奴的頻繁入侵,如雁門、上郡等地的戰事,表明漢朝邊疆局勢依舊嚴峻,匈奴對漢朝的威脅持續存在,這也促使漢朝不得不加強邊防建設,投入更多資源來應對匈奴,為後續漢武帝時期大規模的漢匈戰爭埋下隱患。

經濟上,麵對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問題,景帝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如禁止用糧食喂馬、鼓勵農桑、打擊官吏腐敗等,反映出他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以及對經濟秩序的維護。然而,當時社會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土地兼並、豪強橫行、奢侈之風漸盛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公平,為王朝的發展帶來潛在危機。

景帝一朝,在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多方麵都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他繼承了文帝的休養生息政策,使國家經濟得以繁榮,百姓生活相對安定,社會呈現出一片太平景象,為漢武帝時期的大規模擴張和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同時,他在位期間積累的諸多問題,如地方勢力的潛在威脅、社會經濟的不平衡發展等,也成為漢武帝需要麵對和解決的難題。這段曆史展示了一個王朝在發展過程中的起伏與變革,其經驗與教訓對後世王朝的興衰有著深遠的啟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 咬夏棠 農民小神醫 鎧甲:朝九晚五?可我是幽冥魔啊 讓你裝傻,你把皇帝逼退位了? 修行十三年,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罪犯係統什麼鬼? 劍修,狗都不談 獸源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