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
春天二月,漢昭帝下詔,把百姓要交的人頭稅減少十分之三。
夏天四月癸未日,漢昭帝在未央宮駕崩,他沒有留下子嗣。當時漢武帝的兒子中,隻剩下廣陵王劉胥了。大將軍霍光和大臣們商議立誰為新皇帝,大家都傾向於廣陵王。但廣陵王劉胥向來行為不檢點,漢武帝在世時就沒看重他。霍光心裡覺得立他不太妥當,有點不安。這時有個郎官上書說:“周太王廢掉太伯,立王季為繼承人;周文王舍棄伯邑考,立武王為繼承人。關鍵在於誰更合適,就算是廢長立少也沒問題。廣陵王不適合繼承皇位,承擔宗廟祭祀的重任。”這番話正好說到霍光心坎裡了。霍光把這封上書拿給丞相楊敞等人看,還提拔這個郎官做了九江太守。當天,霍光秉承皇後的詔令,派代理大鴻臚事務的少府樂成、宗正劉德、光祿大夫丙吉、中郎將利漢,去迎接昌邑王劉賀。他們讓劉賀乘坐七輛驛站的馬車,前往長安的官邸。霍光又奏請皇後,將右將軍張安世調任為車騎將軍。
劉賀是昌邑哀王的兒子,在自己的封國裡向來狂放不羈,做事毫無節製。漢武帝去世辦喪事期間,他還不停地外出遊玩打獵。有一次去方與遊玩,不到半天就騎馬跑了二百裡地。中尉琅邪人王吉上書勸諫他說:“大王您不喜歡讀書學習,卻隻知道貪圖安逸、四處遊玩。您整天伏在車軾上,緊拉韁繩,不停地縱馬馳騁,喊得口乾舌燥,手握馬鞭累得不行,身體也被馬車折騰得疲憊不堪。早上要頂著霧氣露水,白天又被塵土籠罩,夏天遭受大暑的炙烤,冬天還要忍受風寒的侵襲。您總是讓自己嬌貴的身體去承受這些勞累和痛苦,這可不是保全壽命的好辦法,也不利於提升您的仁義品德呀。您想想,在寬敞的房屋之下,柔軟的氈毯之上,前麵有賢明的老師教導,後麵有人勤奮誦讀。上可以討論唐堯、虞舜的時代,下能了解殷商、周朝的興盛,學習仁聖的風範,鑽研治國的道理,這樣積極奮發得連吃飯都忘了,每天都能提升自己的品德,這種快樂哪是在街頭騎馬狂奔能比的呢!休息的時候,做做俯仰屈伸的動作來舒展身體,慢走快走活動一下腿腳,呼吸新鮮空氣吐出濁氣來鍛煉臟腑,集中精力讓精神舒暢,這樣養生,壽命能不長嗎!大王您要是真能這樣做,心裡就會有堯、舜那樣的誌向,身體也能像王子喬、赤鬆子那樣長壽,美好的名聲就會傳揚開來,讓皇上聽到,那福祿自然就會降臨,國家也能安穩了。當今皇帝仁愛聖明,到現在還對先帝思念不已,對於宮館、園林、打獵這些娛樂都沒心思享受。大王您應該日夜牢記這些,以順應皇上的心意。在諸侯中,和您血緣關係最近的就是皇上了。從親屬關係來說,您是皇上的晚輩;從地位上來說,您又是臣子,這雙重責任都在您身上。要是在恩愛、行義方麵有一點點做得不好,傳到皇上耳朵裡,對您治理封國可沒什麼好處。”劉賀看了之後,就下令說:“我行為懶散,確實有不足的地方,中尉非常忠誠,多次糾正我的過錯。”還派謁者千秋賞賜給中尉王吉五百斤牛肉、五石酒和五捆肉乾。但在這之後,他還是和以前一樣放縱自己。
郎中令山陽人龔遂,為人忠厚、剛毅,很有氣節。他在宮裡就向劉賀直言勸諫,對外也責備劉賀的師傅和相,引經據典,給他講禍福的道理,常常說得聲淚俱下,一直堅持不懈地當麵指出劉賀的過錯。劉賀每次都被說得捂著耳朵起身就跑,還說:“郎中令太會讓人羞愧了!”劉賀經常長時間和車夫、廚師一起玩樂、吃喝,賞賜起來沒有節製。龔遂進宮拜見劉賀,流著眼淚,跪著向前挪動,左右的侍從和宮女都感動得哭了。劉賀問:“郎中令為什麼哭呀?”龔遂說:“我是痛心國家快要危險了呀!希望能單獨和您說說話,讓我把心裡的想法都告訴您!”劉賀讓身邊的人都退下。龔遂說:“大王您知道膠西王為什麼因為無道而亡國嗎?”劉賀說:“不知道啊。”龔遂說:“我聽說膠西王有個阿諛奉承的臣子叫侯得,膠西王的行為就像夏桀、商紂一樣,侯得卻把他說得像堯、舜一樣。膠西王喜歡侯得的諂媚,經常和他一起起居,隻聽侯得的話,最後才落到亡國的下場。現在大王您親近一群小人,慢慢地沾染了邪惡的習性,這可是關乎國家存亡的關鍵啊,您不能不謹慎啊!我請求挑選一些精通經學、品行端正的郎官,讓他們陪伴您起居。您坐著的時候,他們就給您誦讀《詩經》《尚書》;您站著的時候,就學習禮儀舉止,這樣肯定對您有好處。”劉賀答應了。龔遂就挑選了郎中張安等十個人來侍奉劉賀。可沒過幾天,劉賀就把張安等人都趕走了。
劉賀曾經看到一隻大白狗,脖子以下像人,戴著方山冠,卻沒有尾巴,他就去問龔遂。龔遂說:“這是上天的警告,意思是說您身邊的人都是戴著帽子的狗,把他們趕走國家就能保住,不趕走就會滅亡。”後來劉賀又聽到有人喊“熊!”他一看,真的看到一隻大熊,可身邊的人都沒看見,他又去問龔遂。龔遂說:“熊是生活在山野裡的野獸,卻來到了宮殿,隻有大王您能看見,這是上天在警告您,恐怕宮殿很快就會空了,這是危險、滅亡的征兆啊。”劉賀仰望著天空歎息說:“怎麼老是出現這些不吉利的事啊!”龔遂趕緊叩頭說:“我不敢隱瞞忠心,多次向您說這些危險、滅亡的警告,可大王您不喜歡聽。但國家的存亡,難道取決於我說的話嗎!希望大王您能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大王您誦讀過《詩經》三百零五篇,裡麵對人情世故講得很透徹,治國的道理也很完備。您的行為,符合《詩經》裡哪一篇的描述呢?大王您身為諸侯王,行為卻比普通百姓還惡劣,這樣下去,想要國家存續很難,走向滅亡卻很容易,您真的應該好好反省啊!”後來又有血弄臟了劉賀的坐席,劉賀又問龔遂。龔遂大聲叫道:“宮殿很快就會空了,怪異的征兆頻繁出現。血是陰氣憂愁的象征,您應該敬畏謹慎,自我反省啊!”但劉賀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到征召劉賀的詔書到了,夜裡還差一刻就到子時,劉賀就點著火把打開詔書。當天中午,劉賀就出發了。傍晚的時候,就到了定陶,走了一百三十五裡路,侍從們騎的馬累死在路上,一路上隨處可見。王吉又上書告誡劉賀說:“我聽說殷高宗守喪期間,三年都不輕易說話。現在大王您因為皇帝駕崩被征召,應該日夜哭泣,沉浸在悲哀之中,千萬不要有其他舉動!大將軍霍光仁愛、勇敢、智慧、忠誠,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他侍奉孝武皇帝二十多年,從來沒有犯過什麼過錯。先帝去世的時候,把天下托付給他,把年幼的孤兒也交給他照顧。大將軍在皇上還在繈褓中的時候就扶持他,處理政務,推行教化,讓天下太平,就算是周公、伊尹也比不上他。現在皇帝駕崩,沒有子嗣,大將軍考慮誰能繼承宗廟,選中了大王您,把您擁立為帝,他的仁厚真是無法衡量啊!我希望大王您能侍奉他、敬重他,政事都聽他的,您就安安穩穩地坐在皇位上,垂衣拱手治理國家就行了。希望您一定要記住這些,時刻放在心上!”
評論
漢昭帝元平元年,圍繞皇位繼承展開的一係列事件,生動展現了西漢宮廷政治的複雜與微妙。
漢昭帝突然駕崩且無子嗣,使得皇位繼承成為緊迫問題。在立儲討論中,廣陵王因過往表現不被霍光看好,而昌邑王劉賀被選中。這一決策背後,不僅反映出霍光在朝廷中的關鍵影響力,也暗示了宮廷政治鬥爭中對皇位繼承人選的權衡,不僅僅基於血緣關係,更看重其是否符合統治階層的期望。
劉賀在封國的種種表現,如狂縱無節、不聽勸諫,充分展現出他的荒唐與任性。他對王吉、龔遂等人的勸諫置若罔聞,繼續放縱自我,即便麵對諸多怪異征兆,也絲毫沒有警醒和改變。這些行為不僅預示著他個人未來的危機,也為他即將登上皇位後的動蕩埋下伏筆。
而王吉和龔遂對劉賀的多次苦諫,凸顯出他們作為臣子的忠誠與擔當。他們深知劉賀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試圖通過引經據典、曉以利害,讓劉賀走上正軌,但可惜未能奏效。
這一時期的曆史事件表明,宮廷政治中皇位繼承至關重要,一個合適的統治者對於國家穩定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劉賀的種種表現說明,缺乏良好品德和治國能力的人即便登上皇位,也難以承擔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同時,也能看出在封建王朝中,臣子對於君主的影響力有限,當君主昏庸無道時,國家往往會陷入危機。這段曆史為後世研究封建宮廷政治、君主與臣子關係以及國家興衰的原因,提供了典型案例。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