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王即位後的荒誕與宮廷風雲
劉賀到了濟陽,就到處找那種打鳴聲音特彆響亮的雞,還在途中買用竹子合製的手杖。路過弘農的時候,他讓一個叫善的大奴仆用裝衣服的車子載著女子。到了湖縣,使者就這件事責備昌邑國的相安樂。安樂把這事告訴了龔遂,龔遂就進去問劉賀,劉賀說:“沒這事兒。”龔遂說:“要是真沒有,您又何必袒護一個善,從而毀壞自己的品行道義呢!請把他交給屬吏處置,也好為大王您洗刷一下名聲。”說完就揪住善,把他交給衛士長去依法懲處。
劉賀到了霸上,大鴻臚到郊外迎接,車夫駕著皇帝乘坐的車子。劉賀讓壽成駕車,郎中令龔遂陪坐在旁邊。快到廣明、東都門的時候,龔遂說:“按照禮儀,奔喪的人望見國都就要哭。這裡就是長安的東郭門了。”劉賀說:“我嗓子疼,哭不出來。”到了城門口,龔遂又提醒他,劉賀說:“城門和郭門不都一樣嘛。”快到未央宮東闕的時候,龔遂說:“昌邑王的營帳在這東闕外的馳道北邊,還沒到營帳的地方,有條南北走向的道路,等馬再走幾步就到了。大王您應該下車,朝著東闕的西麵伏地痛哭,儘情表達哀傷之情後再停下來。”劉賀說:“行吧。”到了地方,劉賀就按禮儀哭了一通。六月丙寅日,劉賀接受了皇帝的璽綬,承襲了皇帝的尊號,尊奉皇後為皇太後。
壬申日,漢昭帝被安葬在平陵。
昌邑王劉賀即位之後,沉迷於玩樂,毫無節製。他把昌邑國的官員都征召到長安,還經常越級提拔他們當官。國相安樂就升任了長樂衛尉。龔遂見到安樂,流著眼淚對他說:“大王當了天子後,越來越驕縱,勸諫他也不再聽了。現在皇帝去世的哀痛還沒過去,他卻每天和親近的臣子喝酒作樂,讓老虎豹子相鬥,還召集裝飾華麗的皮軒車,車上插著九條飄帶的旗幟,在宮裡跑來跑去,所作所為完全違背正道。古代製度寬鬆,大臣要是看不慣可以隱退。但現在咱們想走也走不了,要是裝瘋又怕被人識破,到時候死了還會被世人恥笑,這可怎麼辦呢?您是陛下以前的國相,應該極力勸諫他呀。”
劉賀夢見有青蠅的糞便堆積在西階的東麵,大概有五六石那麼多,上麵還蓋著屋瓦,他就去問龔遂。龔遂說:“陛下您讀過的《詩經》裡不是說:‘嗡嗡亂飛的青蠅,停在籬笆上麵。和樂平易的君子,不要相信讒言。’陛下身邊進讒言的人太多了,就像這討人厭的青蠅一樣。您應該重用先帝大臣的子孫,讓他們在您身邊輔佐您。要是不忍心舍棄昌邑國的舊人,還信任那些進讒言、阿諛奉承的人,肯定會有災禍。希望您能把災禍轉化為福氣,把這些人都趕走!我願意帶頭先離開。”劉賀根本不聽。太仆丞河東人張敞也上書勸諫說:“孝昭皇帝早早駕崩,沒有子嗣,大臣們都很擔憂,才挑選賢能聖明的人來繼承宗廟,去東邊迎接您的時候,都生怕您坐的車子走得太慢。現在陛下您年紀輕輕剛即位,天下人都睜大眼睛、豎起耳朵,看著您的一舉一動,期望看到您推行好的政策。可是國家的輔佐大臣還沒得到褒獎,昌邑國的那些小輩卻先得到升遷,這可是個大過錯呀。”劉賀還是不聽。
大將軍霍光又憂慮又煩悶,就單獨去問自己親近的老部下大司農田延年該怎麼辦。田延年說:“將軍您可是國家的頂梁柱啊,既然覺得這個人不行,為什麼不向太後說明,重新選個賢能的人立為皇帝呢!”霍光說:“我現在想這麼做,古代有過這樣的先例嗎?”田延年說:“伊尹做商朝的丞相時,就曾廢掉太甲,從而使宗廟安穩,後世都稱讚他忠誠。將軍您要是能這麼做,那就是漢朝的伊尹啊。”霍光就把田延年引薦為給事中,然後暗中與車騎將軍張安世謀劃這件事。
劉賀出去遊玩的時候,光祿大夫魯國人夏侯勝擋在他乘坐的車子前麵勸諫說:“天一直陰著卻不下雨,這預示著臣下有人要謀害皇上。陛下您這是要出去乾什麼呢?”劉賀聽了很生氣,說夏侯勝說的是妖言,讓人把他綁起來交給屬吏處置。屬吏把這事報告給霍光,霍光沒有對夏侯勝依法治罪。霍光還責備張安世,以為是他把計劃泄露出去了。但張安世實際上並沒有說。於是霍光就召來夏侯勝詢問。夏侯勝回答說:“《鴻範傳》裡說:‘帝王的行為如果不公正恰當,上天的懲罰就是經常陰天,那時就會有臣下討伐君主的事情發生。’我不敢說得太直白,所以隻說‘臣下有謀’。”霍光和張安世聽了大為震驚,從此更加看重精通經學的人。侍中傅嘉多次進諫,劉賀也把傅嘉綁起來關進了監獄。
霍光和張安世商量好之後,就派田延年前去告知丞相楊敞。楊敞又驚又怕,不知道該說什麼,嚇得汗流浹背,隻能一個勁兒地說“是是是”。田延年起身去換衣服,楊敞的夫人急忙從東廂房過來對楊敞說:“這可是國家大事啊,現在大將軍已經商議好了,派九卿來通知您,您要是不趕緊回應,和大將軍保持一致,還猶豫不決,事情一旦泄露,您可就先被誅殺了!”田延年換好衣服回來,楊敞夫人就和田延年一起交談並答應說:“我們聽從大將軍的命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癸巳日,霍光召集丞相、禦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官員、大夫、博士在未央宮開會商議。霍光說:“昌邑王行為昏庸混亂,恐怕會危及國家,大家覺得該怎麼辦?”大臣們都驚訝得變了臉色,沒人敢說話,隻能不停地應和。田延年走上前,離開座位,手按著寶劍說:“先帝把年幼的孤兒托付給將軍,把天下也交給將軍,就是因為相信將軍忠誠賢能,能讓劉氏江山安穩。現在下麵亂成一鍋粥,國家眼看就要傾覆。而且漢朝皇帝的諡號裡常常有‘孝’字,就是為了能長久地擁有天下,讓宗廟一直有祭祀。要是漢朝的祭祀斷絕了,將軍您就算死了,又有什麼臉麵去地下見先帝呢?今天的商議,必須當機立斷,誰要是在後麵遲疑不表態,我就把他斬了!”霍光趕緊道歉說:“九卿責備得對呀!天下動蕩不安,我霍光願意承擔責任。”於是參會的人都叩頭說:“天下百姓的命運,都掌握在將軍您手裡,一切聽大將軍的吩咐!”
評論
這段曆史生動展現了昌邑王劉賀即位後,西漢宮廷陷入的混亂與危機,以及以霍光為首的大臣們為穩定局勢所做的努力。
劉賀從即位前到即位後的一係列行為,簡直是荒誕至極。即位途中就肆意妄為,即位後更是變本加厲,毫無天子應有的莊重和擔當,把朝廷當兒戲,隻顧著自己玩樂,還隨意提拔親信,完全不理會大臣們的勸諫。他的種種行徑不僅破壞了朝廷的正常秩序,更讓國家陷入了潛在的危機之中。這也反映出在封建王朝中,皇位繼承製度雖有一定規範,但當繼承人自身素質不佳時,會給國家帶來嚴重危害。
而霍光作為朝廷的關鍵人物,麵對劉賀的昏亂,從最初的憂慮煩悶,到和田延年商議對策,再與張安世謀劃廢立之事,展現出他為維護漢室江山的責任感和決斷力。他的行動雖然麵臨巨大風險,但為了國家的穩定,不得不做出艱難抉擇。田延年以伊尹廢太甲為例,給霍光提供了曆史依據和精神支持,堅定了霍光的決心。
此外,夏侯勝以天象和經義來勸諫劉賀,以及他和霍光、張安世之間的互動,體現了經學在當時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影響,大臣們試圖借助經學的權威來規範君主行為、乾預政治決策。
這段曆史警示我們,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若缺乏應有的品德和能力,將對國家和百姓造成極大傷害。同時,也顯示出在封建政治體製下,當君主出現嚴重問題時,大臣們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可能會采取非常手段,而這一過程充滿了權力博弈和政治風險。它為我們深入了解古代宮廷政治、君臣關係以及政治決策背後的複雜因素,提供了珍貴的曆史資料。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