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126章 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

第126章 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1 / 1)

趙充國帶著兵殺到先零部落的地盤。這些羌人長期聚在一起,早就鬆懈了,遠遠看見漢軍大部隊,慌忙扔下輜重,想渡過湟水逃命,但道路狹窄難行。趙充國不緊不慢地率軍追擊,有人急了:“這時候不趕緊搶戰利品,走這麼慢乾啥?”趙充國淡定表示:“這是被逼到絕路的敵人,不能把他們逼急了。慢慢追,他們隻顧逃命;逼急了,說不定回頭拚命。”手下將領一聽,直呼“大佬說得對”。這一戰,羌人淹死幾百,投降和被斬首的有五百多,漢軍繳獲馬、牛、羊十幾萬頭,戰車四千多輛。

部隊到了罕羌地盤,趙充國下令:不準燒村子,不準在田裡放牧。罕羌人一聽,高興壞了:“漢軍果然不打我們!”部落首領靡忘派人傳話:“我們想回到原來的地方。”趙充國把這事報告給朝廷,還沒等回複,靡忘直接親自來投降,趙充國好吃好喝招待,又把他送回去勸族人歸降。護軍及以下官員急得跳腳:“這是反叛分子,怎麼能隨便放回去?”趙充國怒懟:“你們就知道按規矩辦事保自己,根本不為國家考慮!”話還沒說完,朝廷詔書到了,同意按贖罪處理靡忘。後來罕羌果然沒費一兵一卒就投降了。

這時,皇上命令破羌將軍、強弩將軍到指定地點,十二月和趙充國會合,一起攻打先零。當時已經有一萬多羌人投降,趙充國判斷羌人必敗,打算撤掉騎兵,用屯田的方式拖垮他們。奏疏還沒送出去,就收到了朝廷讓進兵的詔書。趙充國的兒子、中郎將趙卬慌了,趕緊找人勸老爹:“要是出兵吃了敗仗,丟了國家的臉,您堅持自己的意見還說得過去。但現在不過是策略之爭,何必硬剛?萬一惹得皇上不高興,派使者來問罪,您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麼管國家?”趙充國氣得不行:“你說的這叫什麼話!當初要是聽我的,羌人能鬨到今天?之前讓推薦去處理羌人的人選,我推薦了辛武賢;丞相禦史卻提議派義渠安國,結果把事情搞砸了。金城、湟中糧食八錢一斛,我建議買三百萬斛穀,羌人肯定不敢亂動;耿中丞隻買了四十萬斛,義渠安國兩次出使又浪費了一半。錯過這兩次機會,羌人才敢造反。現在戰事久拖不決,要是其他少數民族趁機鬨事,後果不堪設想,羌人這點事隻是個開始!我就算拚了老命,也要把正確的意見告訴皇上!”

於是,趙充國上書提出屯田計劃:“我帶的這麼多士兵、馬匹,糧草消耗巨大,長期下去不是辦法,萬一再生變故,就是皇上的心頭大患,這可不是一開始就謀劃好的必勝策略。羌人用計就能瓦解,硬打反而難辦。我觀察臨羌到浩亹這一片,羌人原來的田地和公田,有兩千多頃沒開墾,沿途的郵亭也大多破敗。我之前派士兵進山,砍伐了六萬多根木材,都放在河邊。我請求撤掉騎兵,留下一萬零二百八十一名步兵,分散駐守在要害地方。等河冰融化,就用船運糧草,修繕郵亭,疏通溝渠,在湟峽以西修七十座橋,直通鮮水附近。農忙時,每人分二十畝地耕種;四月草木生長,再從各郡和屬國調一千騎兵,一邊放牧一邊作為屯田部隊的機動力量,這樣既能充實金城郡的物資儲備,又能節省大量開支。現在大司農運來的糧食,足夠一萬人吃一年,相關屯田地點和物資清單我一並呈上。”

皇上回複:“按你的計劃,羌人什麼時候能被消滅?戰事什麼時候能結束?仔細盤算一下,再上奏。”

趙充國再次上書:“我聽說,帝王之師講究不戰而勝,所以謀劃比硬拚更重要。‘百戰百勝不算最厲害,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等敵人犯錯’。蠻夷雖然和我們風俗不同,但趨利避害、愛護家人、害怕死亡這點是一樣的。現在羌人沒了好牧場,四處流亡,內部早就離心離德。我們撤軍屯田,順應天時地利,等他們露出破綻。雖然不能馬上消滅他們,但不出幾個月,肯定能解決問題。目前已經有一萬零七百多羌人投降,還有七十多批人聽了勸離開。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辦法!我總結了屯田的十二個好處:留下步兵屯田,既能備戰又能生產糧食,恩威並施;還能限製羌人回到肥沃的土地,讓他們內部矛盾激化;當地百姓能正常耕種,不耽誤農業生產;節省騎兵的糧草開支;來年春天,用節省下來的人力,通過水路運糧,展示軍威;利用閒暇時間,把之前砍伐的木材運出來修繕郵亭;不用冒險出擊,坐等敵人在惡劣環境中生病、受凍;避免長途追擊造成的傷亡;對內不失威嚴,對外不給敵人可乘之機;不用擔心驚動其他部落引發變故;修好橋能控製西域,擴大影響力;節省開支,減輕徭役,還能防備其他意外。屯田有十二利,出兵有十二弊,希望皇上采納!”

皇上又問:“你說幾個月就能解決問題,到底是今年冬天,還是什麼時候?你就不擔心羌人看我們撤了兵,召集壯丁,攻擊屯田和駐守的士兵,繼續燒殺搶掠?再仔細想想,回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充國第三次上書:“打仗靠的是謀劃,謀算充分才能贏。先零羌現在剩下的精兵不過七八千人,流亡在外,饑寒交迫,不斷有人投降。我估計,最快這個月,最遲明年春天,他們就會徹底完蛋。您看,北邊從敦煌到遼東一萬一千五百多裡,幾千官兵駐守邊塞,羌人多次來攻都沒占到便宜。現在雖然撤了騎兵,但一萬屯田精兵駐守,到三月之前,羌人馬匹瘦弱,絕對不敢丟下妻兒,翻山越嶺來進犯,也不敢把輜重運回去。這就是我斷定他們會不戰自潰的原因。至於他們偶爾小規模騷擾,很難完全杜絕。我認為,沒有必勝把握就不輕易開戰,沒有十足把握就不輕易出兵。如果出兵不能徹底消滅先零,還不如用屯田的辦法穩紮穩打。現在放棄必勝之策,去冒險,不僅沒好處,還會讓國內疲憊,損害國家威嚴。而且大軍一旦出動,戰後很難再留下屯田,湟中地區也不能空虛,到時候又得征發徭役,實在不劃算!我身為臣子,如果為了避嫌而順著皇上的意思出兵,卻不顧國家安危,那就是不忠!”

趙充國每次上奏,皇上都讓公卿大臣討論。一開始,支持他的人隻有三成;後來漲到五成;最後八成的人都同意了。皇上責問那些一開始反對的人,他們全都磕頭認錯。魏相說:“我不懂軍事,但後將軍趙充國)多次謀劃,從沒出過錯,我相信他的計策肯定行!”皇上最終采納了趙充國的建議,但因為破羌將軍、強弩將軍一直堅持出兵,所以兩邊的意見都聽了,下詔讓兩位將軍和中郎將趙卬出擊。這一戰,強弩將軍招降四千多人,破羌將軍斬首兩千,趙卬斬首和招降兩千多,趙充國這邊又招降五千多。最後,皇上下令撤軍,隻留趙充國屯田。

這一年,大司農朱邑去世。皇上念他是個清官,賞賜他兒子百斤黃金,用於祭祀。同年,前將軍、龍頟侯韓增升任大司馬、車騎將軍。此外,丁令連續三年騷擾匈奴,殺了幾千人。匈奴派一萬騎兵反擊,卻一無所獲。

評論

趙充國簡直是“戰略鬼才”和“職場硬剛天花板”!麵對羌亂,彆人想著速戰速決,他偏要“溫水煮青蛙”,用屯田的方式慢慢耗死敵人,把“不戰而屈人之兵”玩出了新高度。他的屯田策略,不僅是軍事手段,更是經濟、政治的組合拳,既解決了糧草問題,又穩定了邊境,還順帶發展了生產,堪稱古代版“軍民融合”典範。

在和朝廷的“爭論”中,趙充國更是展現了“硬核”一麵。兒子勸他明哲保身,同事們大多反對,皇上也多次質疑,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用數據和邏輯硬剛到底,最終成功說服眾人。這種對國家負責、不隨波逐流的態度,放在今天也是職場人值得學習的榜樣。反觀其他將領,雖然出兵也有戰果,但相比之下,趙充國的“慢功夫”更顯智慧和遠見。這也告訴我們,有時候,穩紮穩打、另辟蹊徑,比盲目冒進更能解決問題。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