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建始四年:諸事紛擾與應對之策
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這一年發生了好多事兒,咱們一件件來說。
天象與人事變動
春天正月癸卯日,有四顆隕石落在亳縣,兩顆落在肥累縣。
朝廷廢除了中書宦官,開始設置尚書官員五人。三月甲申日,任命左將軍樂昌侯王商為丞相。
對策與後宮建言
夏天,漢成帝把之前舉薦的那些敢於直言的人都召集到白虎殿,讓他們就時政問題進行對策。當時漢成帝把朝政大權都交給了王鳳,很多議論的人都把問題歸咎於王鳳。穀永知道王鳳正受重用,就想暗中依附他,於是說:“如今四方的夷狄都臣服於漢朝,都是咱的臣屬。北邊沒有匈奴冒頓那樣的禍患,南邊沒有趙佗、呂嘉那樣的麻煩,三麵邊境都安寧無事,沒有戰爭的警報。諸侯裡麵大的也就管轄幾個縣,漢朝的官吏掌控著他們的權力,他們成不了什麼事,沒有像當年吳、楚、燕、梁那樣的勢力。朝廷百官相互牽製,關係親疏交錯,像骨肉相連的大臣們都有申伯那樣的忠誠,小心謹慎,沒有重合侯、安陽侯、博陸侯那樣的叛亂。這三方麵都沒有絲毫過錯,我就怕陛下您放過那些明顯的自身過失,忽視天地發出的明確警告,聽信那些糊塗的言論,把過錯歸咎於無辜的人,把政事寄托在不恰當的人身上,這樣會再次失去上天的心意,這可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啊。陛下要是能認真思考我這愚笨臣子說的話,克製沉溺於女色的想法,消除對個彆女子的偏愛,振作起陽剛的威嚴,像上天覆蓋萬物一樣公平施恩,讓後宮的嬪妃都有機會輪流侍奉您,多接納那些容易生育的女子,不要挑長相美醜,不要避開曾經嫁過人的,也不要計較年齡大小。從常理來說,陛下要是能在地位低微的女子中得到繼承人,反而是福氣呢;隻要能有繼承人,母親出身低微又有什麼關係。後宮裡的女史、使喚丫頭,要是有誠心的,就多從地位低微的人中去尋找,這樣說不定能遇到上天保佑的機會,也好讓皇太後不再憂愁惱怒,消除上帝的譴責和憤怒,那麼繼承人就會增多,災異現象也會停止!”杜欽也按照類似的意思上書。漢成帝把他們的奏書都拿給後宮看,還提拔穀永為光祿大夫。
氣候異常與河患
這年夏天四月,居然下雪了。到了秋天,桃樹、李樹竟然結果了。
接著又下了十多天的大雨,黃河在東郡金堤決口。在這之前,清河都尉馮逡上奏說:“清河郡處於黃河下遊,土壤疏鬆脆弱,容易被衝毀。之前之所以長時間沒有大的災害,是因為屯氏河相通,可以讓河水從兩條河道分流。現在屯氏河堵塞了,靈鳴犢口的排水情況也越來越差,就隻有一條河道要承受好幾條河流的水量,就算把堤壩築得再高,最終也沒辦法把水排泄出去。要是連續下大雨,十天半個月不停,河水肯定會滿溢出來。古代九河的河道遺跡,現在已經很難弄清楚了,屯氏河剛剛堵塞不久,那個地方還比較容易疏通;而且它的河口地勢高,從那裡分流可以減輕水的衝擊力,從路程上看也比較合適,可以重新疏通用來輔助黃河,排泄洪水,防備突發情況。要是不提前整治,黃河要是向北決口,會禍害四五個郡,要是向南決口,會禍害十幾個郡,到那時候再發愁,就太晚啦!”漢成帝把這件事交給丞相、禦史處理,他們回複說派博士許商去視察,許商認為“現在國家財政開支緊張,暫時可以不疏通”。過了三年,黃河果然在館陶和東郡金堤決口,洪水泛濫到兗州、豫州,流入平原、千乘、濟南等郡,一共淹沒了四個郡、三十二個縣,被水淹沒的土地有十五萬多頃,水深的地方有三丈;衝毀官府的亭台、百姓的房屋將近四萬處。
官員任免與河患應對
冬天十一月,禦史大夫尹忠因為應對河患的方案不切實際,漢成帝嚴厲責備他不稱職,尹忠自殺了。朝廷派大司農非調去調撥均平錢穀到遭受黃河決口水災的各郡,又派兩名謁者征調河南以東地區的五百艘船隻,把九萬七千多百姓遷移到丘陵地帶躲避洪水。
壬戌日,任命少府張忠為禦史大夫。
南山盜賊與陳湯事件
南山有一夥強盜,以傰宗為首,有幾百人,成了當地官吏和百姓的大麻煩。朝廷下詔派一千士兵去追捕,結果過了一年多都沒抓到。有人就給大將軍王鳳出主意,說“幾百個盜賊就在天子腳下,都抓不到,這要是讓四方的夷狄知道了,多丟人啊;隻有選個能乾的京兆尹才行”。於是王鳳就推薦了原來的高陵令王尊,把他征召來任命為諫大夫,暫代京輔都尉,行使京兆尹的職權。結果才一個月左右,盜賊就被肅清了;後來王尊就正式被任命為京兆尹。
漢成帝剛即位的時候,丞相匡衡就上奏說:“射聲校尉陳湯以二千石官員的身份奉命出使,卻在蠻夷之地獨斷專行,自己不以身作則,還私自盜取在康居繳獲的財物,還告誡下屬說‘在遙遠的地方做事,朝廷不會追查’。雖然這事兒發生在大赦之前,但他也不適合再擔任官職了。”陳湯因此被免職。後來陳湯又上奏說:“康居王送來的侍子,不是真正的王子。”經過查驗,發現確實是王子。陳湯這下可犯事兒了,被關進監獄,判了死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中大夫穀永上疏為陳湯辯護說:“我聽說楚國因為有子玉得臣,晉文公為此坐不安穩;趙國因為有廉頗、馬服君,強大的秦國都不敢打井陘的主意;近代漢朝有郅都、魏尚,匈奴都不敢南下大漠。由此可見,能打仗、能取勝的將領,那可是國家的得力助手,不能不重視啊。君子聽到戰鼓的聲音,就會想起帶兵的將領。我看關內侯陳湯,之前斬殺郅支單於,威震四方蠻夷,武威遠揚到西海,自漢朝建立以來,出征遠方的將領,沒有誰能和他相比。現在陳湯因為說錯話犯了事,被囚禁這麼久,案子一直定不下來,執法的官吏還想判他死刑。以前白起作為秦國的將領,南邊攻下郢都,北邊坑殺趙括的軍隊,就因為一點小過錯,就被賜死在杜郵;秦國的百姓都很同情他,沒有不流淚的。如今陳湯親自拿著武器,勢如破竹,在萬裡之外浴血奮戰,為國家立下大功,向祖廟獻祭,向天帝稟告,將士們沒有不仰慕他的大義的。他隻是因為說錯話獲罪,又沒有什麼特彆嚴重的惡行。《周書》上說:‘記住彆人的功勞,忘掉彆人的過錯,這才是做君主的人該有的做法。’狗和馬對人有功勞,尚且還能得到用帷蓋埋葬的回報,何況是國家的功臣呢!我就怕陛下您忽視了戰鼓的聲音,不明白《周書》的意思,忘了對功臣的報答,像對待平庸的臣子那樣對待陳湯,最終聽從了官吏的判決,讓老百姓像秦國百姓對白起之死那樣感到遺憾,這可不是激勵為國家赴死的臣子的好辦法啊!”
奏疏呈上去之後,漢成帝把陳湯放了出來,但剝奪了他的爵位,讓他成為普通百姓。正巧這時候,西域都護段會宗被烏孫的軍隊包圍了,他派驛騎快馬上書朝廷,希望能征發西域各城郭國家以及敦煌的軍隊來救自己;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以及百官商議了好幾天都沒個結果。王鳳說:“陳湯足智多謀,又熟悉外國的情況,可以問問他的意見。”漢成帝就在宣室召見陳湯。陳湯當年攻打郅支單於的時候受了寒,兩條手臂都不能屈伸;他進宮拜見的時候,漢成帝下詔不用行禮,還把段會宗的奏書拿給他看。陳湯回答說:“我覺得這事兒沒什麼可擔心的。”漢成帝問:“為什麼這麼說呢?”陳湯說:“胡人的五個兵才能抵得上漢朝的一個兵,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兵器粗劣,弓弩也不鋒利。現在聽說他們雖然學到了一些漢朝的技術,但還是三個兵才能抵得上漢朝的一個兵。而且《兵法》上說:‘敵人兵力是我方兩倍,我方兵力是敵人一半,這樣才能交戰。’現在包圍段會宗的人,兵力還不足以戰勝段會宗。陛下您就彆擔心啦!再說了,輕裝的軍隊日行五十裡,重裝的軍隊日行三十裡,現在段會宗想征發城郭和敦煌的軍隊,等軍隊趕到,時間太久了,這隻能算是報仇的軍隊,不是用來救急的。”漢成帝問:“那怎麼辦呢?這圍困一定能解除嗎?估計什麼時候能解除?”陳湯知道烏孫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不可能長時間攻打,按照以往的經驗,不會超過幾天,就回答說:“已經解除啦!”他屈指算了算日子,又說:“不出五天,就會有好消息傳來。”過了四天,軍書就到了,說圍困已經解除。於是大將軍王鳳奏請讓陳湯擔任從事中郎,幕府裡的事都由陳湯來決斷。
評論
建始四年,西漢王朝可謂是狀況百出,內憂外患交織,反映出當時諸多深層次的問題。
在政治方麵,朝廷機構進行調整,廢除中書宦官並設置尚書員,這一變動旨在優化權力結構,但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然而,政治生態並不樂觀,穀永為依附王鳳而在對策中避重就輕,無視王鳳專權可能帶來的危害,儘顯官場投機之風。這種風氣蔓延,會使得朝廷難以聽到真正對國家有利的諫言,影響決策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氣候異常現象頻繁,如夏雪秋實,反映出當時自然環境的不穩定。而黃河決口這一重大災害,暴露出國家在水利治理上的短視。馮逡早已提出疏通屯氏河以防水患的建議,卻因財政問題被擱置,最終導致嚴重後果,眾多百姓受災,大量農田和房屋被毀。這表明在國家治理中,不能因一時的利益考量而忽視長遠規劃,否則將付出沉重代價。
官員任免方麵,尹忠因河患應對不力自殺,反映出朝廷對官員職責的重視,但也凸顯出在麵對重大災害時,官員能力的不足。而王尊迅速解決南山盜賊問題,展現出其卓越的治理能力,卻在之前未得到重用,這也反映出人才選拔機製可能存在問題。
陳湯事件更是複雜。他既有斬殺郅支單於的大功,卻又因貪財和言論不當獲罪。穀永為其辯護,強調功臣應受善待,這引發人們對功過衡量標準的思考。陳湯最終雖免死但奪爵,後又因對西域局勢的準確判斷而被重新啟用,這一係列事件說明朝廷在對待功臣和處理實際事務時,缺乏穩定且公正的機製,更多是根據當下需求做出決策,難以服眾。
總體來看,建始四年的種種事件,從不同側麵揭示了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社會治理以及人才任用等多方麵存在的弊端。這些問題相互交織,不斷削弱著王朝的根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