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哀皇帝下元始元年公元1年,辛酉年)
春天正月,王莽暗示益州官員,讓塞外的蠻夷自稱是越裳氏,通過輾轉翻譯,進獻一隻白雉、兩隻黑雉。王莽告訴太後,讓太後下詔書,把白雉供奉到宗廟。於是大臣們紛紛極力誇讚王莽的功德,說這帶來了如同周成王時白雉出現的祥瑞,當年周公在世時被稱為“周公”,現在王莽也應該賜號為“安漢公”,增加封戶、田畝和爵位封邑。太後下詔讓尚書安排這件事。王莽上書說:“我和孔光、王舜、甄豐、甄邯一起定下計策;現在希望隻評定孔光等人的功勞賞賜,先彆管我王莽,不要把我和他們列在一起。”甄邯告訴太後,太後下詔書說:“不偏袒不結黨,王道寬廣平坦。你有安定宗廟的功勞,不能因為是親屬就隱藏不宣揚,你就彆推辭了!”王莽又多次上書堅決推辭,還裝病不起床。身邊的人告訴太後:“最好不要違背王莽的心意,先評定孔光等人,王莽才肯起來做事。”二月丙辰日,太後下詔:“任命太傅、博山侯孔光為太師,車騎將軍、安陽侯王舜為太保,都增加封戶一萬戶。左將軍、光祿勳甄豐為少傅,封廣陽侯。都授予四輔的職位。侍中、奉車都尉甄邯封承陽侯。”這四個人接受賞賜後,王莽還是沒起床。大臣們又上奏說:“王莽雖然能夠謙讓,但朝廷應該表彰他,及時給予賞賜,以表明對首功之人的敬重,不要讓百官和百姓失望!”太後於是下詔:“任命大司馬、新都侯王莽為太傅,總理四輔事務,號為‘安漢公’,增加封戶二萬八千戶。”這下王莽做出很惶恐的樣子,不得已才起來,接受了太傅和“安漢公”的稱號,但推辭了增加封戶這件事,說:“希望等百姓家家富足了,再給我賞賜。”大臣們又爭論起來,太後下詔說:“你自己定下要等百姓家家富足,所以就依你,不過你的俸祿和賞賜都加倍。等百姓家家富足、人人豐足時,大司徒和大司空要向我報告。”王莽又推辭不接受,卻提議褒獎賞賜宗室成員和大臣們。封原來東平王劉雲的太子劉開明為東平王;又讓原來東平思王的孫子劉成都為中山王,繼承孝王的香火;封漢宣帝的玄孫劉信等三十六人都為列侯;太仆王惲等二十五人都賜爵關內侯。還規定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沒有兒子,但有孫子或者兄弟的兒子的,都可以立為繼承人;宗室成員因犯罪被斷絕屬籍但還沒出五服的,恢複他們的屬籍;天下俸祿在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年老退休的,拿原來俸祿的三分之一,一直到去世。下至普通百姓中的鰥夫寡婦,各種施恩的政策,沒有不推行的。
王莽既討好官吏和百姓,又想獨攬大權,他知道太後年紀大了,厭煩處理政務,就暗示公卿大臣上奏說:“以前官吏按功勞升遷到二千石,以及州郡舉薦的茂材、異等官吏,大多不稱職,應該都讓他們去拜見安漢公。另外,太後年事已高,不適合親自處理小事。”太後聽後下詔書說:“從今以後,隻有封爵的事要報告給我,其他事情由安漢公和四輔商議裁決。州牧、二千石以及新任命的茂材官吏上奏事情時,就把他們領進來,到附近的官署去麵見安漢公,考察他們原來的官職,詢問新的職責,來了解他們是否稱職。”於是王莽對每個人都詳細詢問,暗中施予恩情,還送厚禮,那些不符合他心意的人,就公開上奏罷免,他的權力幾乎和皇帝一樣大了。
設置羲和官,俸祿為二千石。
夏天五月丁巳初一,發生了日食。朝廷大赦天下。公卿以下官員各舉薦一名為人敦厚、能直言進諫的人。
王莽擔心皇帝的外戚衛氏家族會奪走他的權力,就告訴太後:“以前漢哀帝即位後,違背恩義,讓自己的外戚丁氏、傅氏顯貴,擾亂國家,差點危害到社稷。現在皇帝年幼,又繼承大宗,成為漢成帝的後嗣,應該明確一統的大義,以以前的事為警戒,給後代樹立榜樣。”六月,派甄豐捧著璽印綬帶,去封皇帝的母親衛姬為中山孝王後。賜給皇帝的舅舅衛寶、衛寶的弟弟衛玄關內侯的爵位。賜給皇帝的三個妹妹君的稱號,他們都留在中山,不能到京城來。
扶風功曹申屠剛在回答皇帝策問時,直言道:“我聽說周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朝政,聽取意見,禮賢下士,權力分配均勻,施寵得當,行動順應天地,舉措沒有失誤;即便如此,近有召公不高興,遠有四方諸侯傳布流言。現在聖主剛剛長大,即位以來,和至親分離,外戚被隔絕,親情無法相通。而且漢朝的製度,雖然任用賢能的人,但還是要依靠姻親,讓親疏相互交錯,堵塞可能出現的隱患,這確實是為了安定宗廟,重視社稷。應該趕緊派使者征召中山太後,安排她住在彆的宮殿,讓她按時朝見皇帝,再召來馮氏、衛氏兩族的人,給他們安排一些閒散官職,讓他們能夠拿著戟,親自擔任皇宮的警衛,以此抑製禍患的苗頭。這樣上能安定社稷,下能保全太保、太傅。”王莽讓太後下詔書說:“申屠剛所說的是偏離經典的荒謬言論,違背了大義。”把申屠剛罷官,讓他回家種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丙午日,封魯頃公的八世孫公子寬為褒魯侯,讓他供奉周公的祭祀;封褒成君孔霸的曾孫孔均為褒成侯,讓他供奉孔子的祭祀。
下詔:“天下已判決的女犯,回家,每月交三百錢雇人上山伐木代替勞役)。每個鄉推舉一名貞婦,給予表彰。設置大司農部丞十三人,每人負責一個州,鼓勵百姓從事農桑生產。”
秋天九月,赦免天下的罪犯。
評論
元始元年,王莽通過一係列手段,將自己的權勢進一步鞏固,把西漢朝廷玩弄於股掌之間。他先是導演了蠻夷獻雉的鬨劇,借此獲取大臣們對其功德的誇讚,進而為自己謀得“安漢公”的稱號與豐厚賞賜,卻又假意推辭,以顯示自己的“謙讓”,實則是在為收買人心、樹立威望做鋪墊。之後,他利用太後厭政的心理,巧妙地讓太後放權,將人事任免等重要權力攬入懷中,實現了大權獨攬。在對待平帝外戚的問題上,王莽為防止權力旁落,殘忍地將平帝與親人隔絕,全然不顧親情倫理,儘顯其自私與專橫。申屠剛雖仗義執言,建議召回平帝母親及外戚並合理安置,卻被王莽輕易打壓。王莽這一係列行為,充分暴露了他的野心和對權力的極度渴望,西漢朝廷此時已名存實亡,完全成為王莽實現個人野心的工具,王朝在他的操控下,正一步步走向更深的危機,為日後的王莽篡漢埋下了伏筆。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