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又向太皇太後進言,太皇太後下詔給相關部門,說皇太後趙飛燕)以前和她妹妹昭儀獨占皇帝寵愛,不讓其他妃嬪接近皇帝,導致皇帝沒有子嗣,把她貶為孝成皇後,讓她搬到北宮居住。又因為定陶共王太後傅太後)和孔鄉侯傅晏同心合謀,忘恩負義,專橫放肆,圖謀不軌,就把孝哀皇後貶到桂宮,傅氏、丁氏家族的人都被免去官職和爵位,遣回原籍,傅晏帶著妻子兒女被流放到合浦。隻有傅喜得到特彆下詔表揚:“高武侯傅喜,品性端正誠實,議論朝政忠誠正直,雖然和已故的定陶太後有親屬關係,但始終不順從她的旨意做壞事,堅守節操,因此被排斥驅逐回封國。《論語》裡不是說嘛:‘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鬆柏是最後凋零的。’讓傅喜回到長安,賜位特進,可以參加朝會。”傅喜雖然表麵上受到褒獎賞賜,但孤身一人,心裡還是擔憂害怕;後來又被遣回封國,最終壽終正寢。王莽又把傅太後的稱號貶為定陶共王母,丁太後的稱號貶為丁姬。
王莽還上奏說董賢父子驕橫奢侈、僭越本分,請求沒收他們的財產歸國家所有,那些因為董賢而當官的人都被免職。董賢的父親董恭、弟弟董寬信和家屬被流放到合浦,他母親被打發回巨鹿老家。長安的老百姓聽到這消息,都跑到董家宅子那兒喧鬨,有人甚至想趁亂偷東西。官府變賣董家的財產,一共得了四十三萬萬錢。董賢生前厚待的官吏沛人朱詡,自己辭去大司馬府的職務,買了棺材和壽衣,收殮董賢的屍體並安葬了他。王莽聽說後,找了個彆的罪名把朱詡殺了。
王莽覺得大司徒孔光是有名的儒生,輔佐過三位皇帝,深受太皇太後敬重,天下人也信任他,於是就極力尊崇侍奉孔光,舉薦孔光的女婿甄邯擔任侍中、奉車都尉。對於那些向來和自己不對付的人,王莽就給他們編造罪名,寫好彈劾的奏章草稿,讓甄邯拿給孔光,說是太皇太後的意思,暗示孔光上奏。孔光向來膽小謹慎,不敢不上奏;王莽再告訴太皇太後,太皇太後往往就批準這些奏章。於是彈劾何武、公孫祿互相舉薦,兩人都被免官,何武回到封國。又彈劾董宏的兒子高昌侯董武,說他父親是奸佞之徒,剝奪董武的爵位。還彈劾南郡太守毋將隆以前擔任冀州牧時,審理中山馮太後的案子,冤枉陷害無辜之人;關內侯張由誣告皇室成員;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判人死刑;河內太守趙昌誣陷鄭崇,這些人幸虧遇到大赦令,但都不適合繼續在京城任職,於是都被免為平民,流放到合浦。中山馮太後的案子,本來是史立、丁玄負責審理的,隻是和毋將隆聯名上奏;王莽年輕時想和毋將隆結交,毋將隆不太搭理他,所以王莽借著這個事兒排擠他。
紅陽侯王立,是太皇太後的親弟弟,雖然沒擔任官職,但王莽作為晚輩心裡忌憚他,怕王立在太皇太後麵前隨意說話,讓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又讓孔光上奏王立的罪名:“以前王立明知定陵侯淳於長犯了大逆不道的罪,還收受他很多賄賂,替他在朝廷上說話誤導眾人。後來又說把官婢楊寄的私生子當成皇子,大家都說:‘這不是呂氏立的少帝又出現了嘛。’鬨得天下人紛紛懷疑,這樣很難給後世留下好榜樣,也不利於完成扶持幼主的大業。請把王立遣回封國。”太皇太後不同意。王莽說:“現在漢朝衰落,連續幾代都沒有子嗣,太後您獨自代替幼主掌管朝政,實在讓人擔憂。就算全力秉持公正為天下先,恐怕還有人不聽從;現在因為私人恩情違背大臣們的建議,這樣下去,下麵的人就會歪風邪氣盛行,禍亂從此就開始了。不如先把王立遣回封國,等局勢安穩了再把他召回來。”太皇太後不得已,隻好把王立遣回封國。王莽就是用這類手段來威逼控製上下的。
就這樣,順從依附王莽的人得到提拔,違逆他的人就被誅殺。王莽把王舜、王邑當作心腹,甄豐、甄邯負責彈劾決斷,平晏掌管機要事務,劉秀主管起草文書,孫建充當打手。甄豐的兒子甄尋、劉秀的兒子劉棻、涿郡的崔發、南陽的陳崇都因為有才能得到王莽的寵信。王莽外表嚴厲,說話一本正經,想要做什麼事,稍微露出點意思,他的黨羽就按照他的意圖公開上奏。王莽則磕頭流淚,堅決推辭,對上迷惑太後,對下向老百姓表示自己的謙讓誠信。
八月,王莽又向太皇太後進言,把孝成皇後、孝哀皇後貶為平民,讓她們去自己的陵園居住。就在當天,兩人都自殺了。
大司空彭宣因為王莽獨攬大權,就上書說:“三公就像鼎的三隻腳共同支撐君主;一隻腳不頂用,就會打翻鼎裡的好東西。我資質淺薄,年紀又大,身體不好,經常生病,頭腦昏亂,容易遺忘事情,希望上交大司空、長平侯的印綬,請求退休回老家,等著壽終正寢。”王莽告訴太皇太後,太皇太後下策書免去彭宣的官職,讓他回封國。王莽怨恨彭宣主動請求退休,所以不賞賜他黃金、安車和駟馬。彭宣回到封國幾年後去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班固稱讚說:薛廣德能保持告老還鄉的榮耀,平當遇事猶豫但有羞恥之心,彭宣看到危險就止步,他們和那些患得患失的人可不一樣啊!戊午日,右將軍王崇擔任大司空,光祿勳東海人馬宮擔任右將軍,左曹、中郎將甄豐擔任光祿勳。
九月辛酉日,中山王登基做皇帝,大赦天下。
平帝年僅九歲,太皇太後臨朝聽政,大司馬王莽掌握政權,百官都各自負責自己的事務,但都聽從王莽的指揮。王莽的權勢越來越大,孔光既擔憂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就上書請求退休;王莽告訴太皇太後,說皇帝年幼,應該設置師傅,於是把孔光調任為皇帝的太傅,位列四輔,加官給事中,負責宮廷的警衛、皇帝的供養,掌管宮內門戶,檢查皇帝的衣服車馬和飲食。任命馬宮為大司徒,甄豐為右將軍。冬季十月壬寅日,把孝哀皇帝安葬在義陵。
評論
這段曆史詳儘地展現了西漢末年王莽權勢急劇膨脹以及西漢政權逐步被其掌控的過程。王莽借各種理由對漢室後宮及外戚勢力進行大肆打壓,或貶黜或流放,以排除異己,鞏固自身地位。他利用孔光的威望,炮製罪名打擊政敵,手段陰險且狠辣。同時,對依附自己的人大力提拔,組建起以自己為核心的權力集團,整個朝廷陷入一片恐怖與諂媚交織的氛圍。而太皇太後雖有一定權力,卻在王莽的威逼利誘下屢屢妥協,間接助長了王莽的野心。彭宣等有識之士看到王莽專權,選擇退避,但也未能改變大局。平帝年幼即位,朝政完全落入王莽之手,西漢王朝名存實亡,已徹底淪為王莽篡漢的前奏。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