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發生了地震。朝廷大赦天下。
王邑等人回到京城,往西與王級等人合力攻打趙明、霍鴻。二月,趙明等人被消滅,各縣恢複平靜。軍隊凱旋,舉行了整頓軍隊的儀式,之後王莽在白虎殿擺酒,犒勞眾將帥。下詔讓陳崇考核評定軍功,區分高下,依照周朝製度,爵位分為五等,以此來封賞功臣為侯、伯、子、男,一共有三百九十五人,詔書中說“這些人都是因為奮勇作戰,向東向西出擊,那些羌寇、蠻盜、反虜、逆賊,都來不及轉身抵抗,就被及時消滅,天下因此全都歸服”,所以論功行賞進行封賞。那些應當賜爵為關內侯的人,改稱為附城,又有好幾百人。王莽挖掘了翟義的父親翟方進以及他先祖在汝南的墳墓,焚燒棺柩,將其滅三族,連後代子孫都不放過,甚至把他們同埋在一個坑裡,還加上荊棘和五種有毒的植物一起埋葬。又把翟義以及趙明、霍鴻黨羽的屍體,堆放在交通要道旁,在濮陽、無鹽、圉、槐裡、盩厔共五個地方,在上麵立起木牌,寫道:“反虜逆賊如同鱣鯢一般。”翟義等人失敗後,王莽就覺得自己的威德一天比一天盛大,得到了上天和眾人的大力幫助,於是就謀劃著要正式稱帝這件事了。
大臣們又上奏,請求晉封代理皇帝王莽的兒子王安、王臨為公爵,封王莽哥哥的兒子王光為衍功侯;當時王莽已經回到新都封國,大臣們又奏請封王莽的孫子王宗為新都侯。
九月,王莽的母親功顯君去世。王莽覺得自己代理皇位,繼承的是漢朝大宗的後嗣,就為功顯君服緦麻之喪,頭戴弁帽並加上麻製的環狀孝帶,如同天子吊唁諸侯的喪服。總共去吊唁一次,會祭兩次;並讓新都侯王宗作為主喪之人,服喪三年。
司威陳崇上奏說王莽哥哥的兒子衍功侯王光私下囑托執金吾竇況,讓他殺人;竇況為此把人逮捕並依法處置。王莽得知後大怒,嚴厲斥責王光。王光的母親說:“你看看自己,和長孫、中孫比怎麼樣!”長孫、中孫,是王宇和王獲的字。於是王光母子自殺,竇況也死了。當初,王莽是以侍奉母親、供養嫂子、撫養哥哥的兒子而出名,到後來卻變得悖逆暴虐,卻又用此事來顯示自己的公正大義。讓王光的兒子王嘉繼承爵位為侯。
這一年,廣饒侯劉京說齊郡出現了一口新井,車騎將軍千人扈雲說巴郡發現了石牛,太保屬官臧鴻說扶風雍縣有塊石頭;王莽都派人迎取。十一月甲子日,王莽上奏太後說:“陛下遇到漢朝十二代皇帝三七之厄,秉承上天威嚴的命令,下詔讓我王莽代理國政。廣饒侯劉京上書說:‘七月中旬,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一個晚上做了好幾次夢,夢中有人說:“我是天公的使者。天公讓我告訴亭長,代理皇帝應當成為真正的皇帝。如果你不相信我,這個亭中會出現一口新井。”亭長早上起來查看亭中,果然有一口新井,深達百尺左右。’十一月壬子日,正值冬至節氣,巴郡的石牛,戊午日,雍縣石頭上的文字,都被送到未央宮的前殿。我和太保安陽侯王舜等人去查看,突然刮起大風,塵土飛揚天色昏暗,風停後,在石頭前得到了銅符帛圖,上麵寫著:‘上天宣告帝王符命,進獻的人會封侯。’騎都尉崔發等人也看到並做了解說。孔子說:‘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話。’我王莽怎敢不遵從此命!我請求以後祭祀天地、宗廟,向太皇太後、孝平皇後奏報時,都自稱‘假皇帝’;但向天下發號施令,天下人向我奏報事情時,不要再稱‘攝’;把居攝三年改為始初元年;把計時的漏刻改為一百二十度;以此來順應天命。我王莽日夜儘心儘力養育教導孺子,讓他能和周朝的成王有一樣的品德,向天下宣揚太皇太後的威德,期望讓天下富足並教化萬民。等孺子行加冠禮後,就把朝政歸還給他,像周公的舊例一樣。”太後批準了他的奏請。眾人知道王莽這是在奉符命行事,暗示大臣們廣泛商議後另外上奏,這表明王莽要正式稱帝的意圖越來越明顯了。
期門郎張充等六人謀劃一起劫持王莽,擁立楚王。事情被發覺後,他們都被處死。
梓潼人哀章在長安求學,向來品行不端,喜歡說大話。他看到王莽代理國政,就製作了一個銅櫃,做了兩個標簽,其中一個寫著“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個寫著“赤帝璽劉邦傳予黃帝金策書”。這裡的“某”指的是高皇帝劉邦的名字。書中說王莽是真正的天子,皇太後要順應天命。圖和書中都寫了王莽的八位大臣,又選了兩個名字好聽的王興、王盛,哀章趁機把自己的名字也加了進去,一共十一人,都寫明了官職爵位,作為輔佐大臣。哀章聽說齊郡新井、巴郡石牛的事情公布後,就在當天傍晚,穿著黃色衣服,拿著銅櫃到高廟,把它交給仆射。仆射將此事上報。戊辰日,王莽到高廟拜受金匱神禪,戴上王冠,去謁見太後,回來後坐在未央宮前殿,下詔書說:“我德行淺薄,本是皇初祖考黃帝的後代,皇始祖考虞帝的子孫,也是太皇太後的遠房親屬。皇天上帝顯揚庇佑,成就天命,傳承帝統的次序,通過符契、圖文、金匱策書,神明詔告,把天下百姓托付給我。赤帝漢朝高皇帝的神靈,秉承天命,傳下讓我繼承國家的金策之書,我非常敬畏,怎敢不恭敬接受!在戊辰日這天,我戴上王冠,正式登上天子之位,定國號為新。應當更改曆法,變換服色,改變祭祀用的犧牲,更改徽幟,改變器物製度。把十二月初一癸酉日作為始建國元年正月初一;把雞鳴時分作為一天的開始。服色崇尚黃色以與土德相配,祭祀犧牲根據正朔應使用白色,使者節杖上的旄幡都用純黃色,上麵寫著‘新使五威節’,以此來承接皇天上帝的威嚴命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莽即將正式稱帝,先把各種符瑞呈給太後看,太後大為震驚。當時因為孺子尚未即位,傳國玉璽藏在長樂宮。等到王莽即位,向太後索要玉璽,太後不肯給他。王莽派安陽侯王舜去傳達自己的意思,王舜向來謹慎恭敬,太後一向喜愛信任他。王舜見到太後後,太後知道他是來替王莽索要玉璽的,就怒罵他說:“你們父子宗族,承蒙漢朝的力量,世代享受富貴,卻不知回報,受托輔佐幼主,卻趁機奪取國家,不顧及恩義。像你們這樣的人,連豬狗都不吃你們剩下的東西,天下怎麼會有你們這樣的兄弟!況且你既然認為有金匱符命就該成為新皇帝,要變更曆法、服製,那也該自己重新製作玉璽,流傳萬世,為什麼非要這亡國不祥的玉璽,還想得到它呢!我是漢朝的老寡婦,早晚就要死了,想和這玉璽一起下葬,你們終究得不到!”太後邊說邊哭,旁邊侍奉的宮女等都跟著落淚。王舜也悲傷得不能自已,過了很久,才抬頭對太後說:“我們已經沒什麼可說的了。王莽必定要得到傳國玉璽,太後難道能始終不給他嗎?”太後聽王舜說得懇切,擔心王莽會威脅她,就拿出漢朝傳國玉璽扔在地上,交給王舜說:“我老了,也快要死了,你們兄弟遲早要滅族!”王舜拿到傳國玉璽後,上奏給王莽;王莽非常高興,就在未央宮漸台為太後擺酒,大肆奏樂。王莽又想更改太後在漢朝時的舊稱號,更換她的璽綬,又怕太後不聽從;而王莽的遠房親屬王諫想要討好王莽,上書說:“皇天廢除漢朝,命令建立新朝,太皇太後不應該再稱原來的尊號,應當隨著漢朝的滅亡而改變,以順應天命。”王莽把這奏章給太後看,太後說:“這話有道理!”王莽接著說:“這是個違背道德的臣子,罪當誅殺!”這時冠軍張永獻上有符命文字的銅璧,說太皇太後應當稱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後;王莽於是下詔聽從這個建議。隨後用毒酒殺死王諫,封張永為貢符子。
班彪評論說:三代以來,王公失去權位,很少有不是因為女寵的。等到王莽興起,孝元後曆經漢朝四代皇帝,成為天下之母,在位六十多年,她的幾個弟弟世代掌權,相繼把持國柄;五位將軍、十位列侯,最終成就了新都侯王莽。皇位和國號已經改變,而元後還念念不忘握著一枚玉璽,不想交給王莽,這婦人之仁,實在可悲啊!
評論
初始元年,王莽篡漢的進程進入了高潮並最終完成。王莽在鎮壓了翟義等人的反抗後,更加肆無忌憚,通過各種所謂“符瑞”製造輿論,為自己稱帝造勢。他先是給自己的親屬大肆封爵,進一步鞏固家族勢力。在母親去世時,還不忘利用服喪之事彰顯自己的“正統”與“公義”。而各地所謂的“祥瑞”頻出,不過是他自導自演的鬨劇,為其稱帝披上“天命”的外衣。哀章的銅匱更是荒誕至極,卻成為他登基的“關鍵證據”。當王莽向太後索要傳國玉璽時,太後的怒罵與悲泣,儘顯漢室的無奈與悲哀。王莽雖最終稱帝成功,但這一係列行徑儘顯其虛偽與殘暴。他靠陰謀手段竊取皇位,卻不顧及漢室的恩義,也不考慮天下百姓的感受。而孝元後的婦人之仁,雖試圖堅守漢室最後的尊嚴,卻也無法阻擋王莽的野心。王莽的新朝建立在虛偽和暴力之上,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其統治的不穩定,天下百姓即將陷入新朝的混亂統治之中,一場更大的社會動蕩或許正在悄然降臨。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