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上公王匡攻克洛陽,活捉了王莽的太師王匡和哀章,然後把他們都殺了。冬天十月,奮威大將軍劉信在汝南擊殺劉望,同時也殺了嚴尤和陳茂,各個郡縣見狀都投降了。
更始帝打算把都城定在洛陽,讓劉秀代理司隸校尉,派他先去整修宮殿官府。劉秀就召集了下屬官員,起草公文,設置從事負責督察,一切都按照漢朝舊有的製度來辦。當時三輔地區的官員和士人往東去迎接更始帝,看到一些將領經過,都戴著頭巾,穿著女人的衣服,忍不住都笑話他們。可等看到司隸校尉的下屬官員,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有些老官吏甚至感動得流淚,說:“沒想到今天還能再次看到漢朝官員的威嚴儀態!”從這以後,有見識的人都對劉秀心生好感。
更始帝在洛陽定都後,分彆派遣使者去各個郡國,宣稱:“先投降的人可以恢複爵位!”使者到了上穀,上穀太守扶風人耿況前去迎接,獻上自己的印綬;使者收下了印綬,過了一夜,卻沒有歸還的意思。功曹寇恂帶著士兵進去拜見使者,請求歸還印綬,使者不給,還說:“我是天子的使者,你一個功曹難道想威脅我嗎!”寇恂說:“我不敢威脅您,隻是覺得您這樣做考慮得不夠周全。如今天下剛剛平定,您身負天子使命,手持符節,各郡國的人都伸長脖子、豎起耳朵聽消息。現在您剛到上穀就先失去了信用,以後還怎麼對其他郡國發號施令呢!”使者不吭聲。寇恂就大聲命令左右的人,以使者的名義把耿況召來;耿況來了之後,寇恂馬上拿過印綬給耿況帶上。使者沒辦法,隻好以天子的名義下詔,任命耿況繼續擔任太守,耿況接受任命後就回去了。宛城人彭寵、吳漢逃亡到漁陽,同鄉韓鴻作為更始帝的使者,到北方各州巡查,就以天子名義任命彭寵為偏將軍,代理漁陽太守的事務,任命吳漢為安樂縣令。更始帝派使者去勸赤眉軍投降。樊崇等人聽說漢朝複興,就留下部隊,帶著二十多個首領跟著使者到了洛陽,更始帝把他們都封為列侯。但樊崇等人既沒有封國,留在洛陽的手下又漸漸有叛離的,於是他們又逃回自己的營地。
王莽時期的廬江連率潁川人李憲占據廬江郡,擁兵自守,自稱淮南王。
原來梁王劉立的兒子劉永來到洛陽,更始帝封他為梁王,以睢陽為都城。
更始帝想派親近的大將去河北巡查安撫,大司徒劉賜說:“劉氏子弟中隻有文叔劉秀字文叔)可以勝任。”朱鮪等人覺得不行,更始帝猶豫不決,劉賜就極力勸說。更始帝於是讓劉秀代理大司馬的事務,持符節向北渡過黃河,去安撫各州郡。
更始帝任命大司徒劉賜為丞相,讓他先進入函穀關,修建宗廟和宮殿。
大司馬劉秀到了河北,每經過一個郡縣,就考察當地官吏,根據能力決定升遷或降職,公正地遣散囚徒,廢除王莽時期的苛刻政令,恢複漢朝的官職名稱。當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很高興,爭著拿牛肉和美酒來迎接慰勞,劉秀一概不接受。南陽人鄧禹拄著拐杖一路追趕劉秀,在鄴城追上了他。劉秀說:“我現在有權封官授爵,你大老遠跑來,是想當官嗎?”鄧禹說:“不想。”劉秀問:“既然這樣,那你想乾什麼呢?”鄧禹說:“我隻希望您的威望和德行能遍布天下,我能為您出點力,在史書上留下點功名罷了!”劉秀笑了,就留鄧禹住下,兩人私下交談。鄧禹接著勸說道:“現在崤山以東還不安定,赤眉軍、青犢軍這些勢力動不動就有上萬人。更始帝隻是個平庸之輩,還不自己決斷事務,手下的將領也都是些平庸之人突然崛起,隻想著錢財,靠武力爭鬥。他們隻求每天過得快活,沒有忠良明智、深謀遠慮、想要尊奉君主安撫百姓的人。縱觀自古以來聖人的興起,無非靠兩個因素,天時和人事。從現在的天時來看,更始帝即位後災禍變故才剛剛開始;從人事來看,帝王大業不是平庸之人能承擔的,現在天下分崩離析的形勢已經很明顯了。您雖然建立了輔佐藩王的功勞,但恐怕最終也難以成就大業。況且您向來有高尚的品德和大功勞,天下人都對您心服口服,您治軍嚴謹,賞罰分明,言出必行。現在的辦法,不如招攬天下英雄,努力讓百姓心悅誠服,成就漢高祖那樣的大業,拯救萬民的性命。以您的能力來考慮,平定天下不在話下。”劉秀聽了非常高興,就讓鄧禹經常留在營帳中,一起商量計策。每次任用將領,劉秀大多會向鄧禹谘詢,而鄧禹推薦的人都很稱職。劉秀自從哥哥劉演死後,每次獨自居住時就不喝酒吃肉,枕頭上常常有他哭泣的淚痕,主簿馮異獨自來磕頭,寬慰他,劉秀製止他說:“你彆亂說!”馮異趁機勸說道:“更始帝政治混亂,百姓無所依靠。就像人長時間饑渴,很容易滿足。現在您獨自負責一個地區,應該分彆派遣下屬官員到各個郡縣,宣傳您的恩澤。”劉秀接受了這個建議。騎都尉宋子人耿純在邯鄲拜見劉秀,回去後,他發現劉秀手下官員帶兵的方法和製度與其他將領不同,於是主動與劉秀結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趙繆王的兒子劉林勸說劉秀挖開列人縣的黃河大堤,用水淹赤眉軍,劉秀沒有聽從,離開去了真定。劉林向來在趙、魏一帶行俠仗義。王莽時期,長安有個自稱是漢成帝兒子劉子輿的人,被王莽殺了。邯鄲的占卜者王郎就借此謊稱自己是真正的劉子輿,說:“我母親原本是漢成帝的歌女,曾經看到黃氣從天而降,就懷了我;趙皇後想害死我,就用彆人的孩子掉包,所以我才得以保全。”劉林等人相信了他的話,就和趙國的大豪強李育、張參等人謀劃一起擁立王郎。正好民間傳言赤眉軍要渡過黃河,劉林等人就趁機宣揚“赤眉軍要擁立劉子輿”,來試探民心,老百姓大多都相信了。十二月,劉林等人率領幾百人的車馬清晨進入邯鄲城,在王宮停下,擁立王郎為天子;然後分彆派遣將領去攻占幽州、冀州各地,還向各州郡發布檄文,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的地區紛紛望風響應。
評論
這段曆史生動展現了更始政權初期的局勢以及劉秀在其中的崛起態勢。更始帝雖定都洛陽,但從一開始就暴露出諸多問題,其將領形象不佳,行事風格令人詬病,這使得政權在基層的認可度大打折扣。在對待地方事務上,使者缺乏誠信,隨意處置地方官員印綬,儘顯政權管理的混亂與無序。對於赤眉軍的招降也未能妥善處理,導致赤眉軍複叛,為日後的局勢增添變數。而劉秀在河北的一係列舉措則彰顯出其卓越的領導才能與遠見卓識。他以漢朝舊製整飭地方,贏得了吏民的支持;鄧禹和馮異的進言,更讓他明確了招攬人才、收服民心的重要性,為其日後成就帝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劉林擁立王郎這一事件,進一步加劇了河北地區的混亂局勢,各方勢力在亂世中各懷心思,逐鹿中原,也為劉秀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總體而言,此時的天下局勢依舊錯綜複雜,更始政權看似占據正統,實則內部矛盾重重,而劉秀則在困境中逐步發展壯大,展現出非凡的潛力,曆史的天平正悄然向劉秀傾斜。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