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25年開始的這兩年,發生了好多大事。
公元25年春天,方望和弓林擁立之前的定安公劉嬰當皇帝,聚集了幾千人,在臨涇那旮旯活動。更始帝派丞相鬆等人去攻打,一下子就把他們給收拾了,全都砍頭了。
鄧禹到了箕關,打敗了河東都尉,接著就包圍了安邑。
赤眉軍的兩撥人在弘農會合。更始帝派討難將軍蘇茂去抵抗,結果蘇茂的軍隊被打得稀裡嘩啦。赤眉軍於是大規模集結,把一萬人編成一個營,一共有三十個營。三月的時候,更始帝又派丞相鬆和赤眉軍在艸務鄉乾了一仗,鬆等人又大敗,死了三萬多人。赤眉軍就往北轉到湖這個地方。
蜀郡功曹李熊勸公孫述稱帝,說他應該當天子。這年夏天四月,公孫述就登基稱帝了,國號叫成家,改年號為龍興。他任命李熊做大司徒,弟弟公孫光做大司馬,公孫恢做大司空。越巂的任貴帶著郡投降了公孫述。
蕭王劉秀向北在元氏攻打尤來、大槍、五幡這些勢力,一直追到北平,連續打敗他們。又在順水北邊打仗,劉秀因為勝利衝昏頭腦,輕敵冒進,結果反而被打敗了。劉秀自己往高岸下跳,正好遇到突騎王豐下馬把馬給劉秀,劉秀這才僥幸逃脫。打散的士兵回到範陽據守。軍隊裡見不到劉秀,有人說他死了,將領們都不知道咋辦。吳漢說:“大家加把勁!大王哥哥的兒子在南陽,還怕沒主心骨嗎!”眾人擔驚受怕了好幾天才安定下來。敵人雖然打了勝仗,但害怕劉秀的威名,夜裡就撤了。大軍又追到安次,連著打了幾仗,打敗了敵人。敵人退到漁陽,一路上燒殺搶掠。強弩將軍陳俊跟劉秀說:“敵人沒帶輜重,咱們應該派輕騎兵跑到敵人前麵,讓老百姓各自堅守壁壘,斷了他們的糧草,這樣不用打就能消滅他們。”劉秀覺得有道理,就派陳俊帶輕騎兵跑到敵人前麵,看到百姓的壁壘堅固完好的,就下令讓他們堅守;物資散落在野外的,就趁機搶奪。敵人來了啥也得不到,就潰散了。劉秀對陳俊說:“收拾這幫家夥,全靠將軍你的計策呀。”
馮異給李軼寫信,跟他分析利弊,勸他歸附蕭王劉秀。李軼知道長安那邊形勢危急,又因為劉伯升的死心裡不踏實,就回信說:“我本來就和蕭王一起謀劃複興漢室,現在我守洛陽,將軍你鎮守孟津,我們都占據關鍵位置,這是千年一遇的機會,應該齊心協力。希望你能把我的想法傳達給蕭王,我願意獻上我的計策來輔佐國家、安定百姓。”李軼自從通了這封信後,就不再跟馮異對著乾了,所以馮異能往北攻打天井關,拿下上黨兩座城,又往南打下河南成皋以東十三縣,投降的有十多萬人。武勃帶著一萬多人攻打那些叛變的人,馮異和他在士鄉下交戰,把武勃打得大敗,還殺了武勃,李軼卻關著城門不救援。馮異看李軼說話算數,就把這事詳細報告給劉秀。劉秀回複馮異說:“李軼這人詭計多端,彆人很難摸清他的心思。現在把他的信轉給各郡縣的守尉,讓他們提高警惕。”大家都奇怪劉秀為啥要把李軼的信公開。朱鮪聽說後,派人把李軼給刺殺了,從此洛陽城裡人心離散,好多人都投降了。
朱鮪聽說劉秀往北去征討,河內空虛,就派他的將領蘇茂、賈強帶著三萬多人渡過鞏河,攻打溫縣;朱鮪自己帶著幾萬人攻打平陰牽製馮異。檄文傳到河內,寇恂馬上帶兵飛奔出城,還傳信給所屬各縣,讓他們發兵到溫縣城下會合。軍吏們都勸寇恂:“現在洛陽的兵源源不斷地渡河過來,咱們應該等各路軍隊都到齊了再出去迎戰。”寇恂說:“溫縣是郡的屏障,丟了溫縣郡就守不住了。”於是趕緊奔赴溫縣。第二天交戰的時候,馮異派來的救兵和各縣的兵正好趕到,寇恂讓士兵們登上城牆擊鼓大喊:“劉公的兵到啦!”蘇茂的軍隊一聽,陣腳大亂。寇恂趁機出擊,把蘇茂打得大敗。馮異也渡過黃河攻打朱鮪,朱鮪逃跑了;馮異和寇恂一直追到洛陽,圍著城轉了一圈才回來。從這以後,洛陽城裡的人都嚇得不輕,大白天都關著城門。
馮異和寇恂把戰況寫成檄文上報,將領們都來祝賀,還趁機勸劉秀稱帝。南陽的馬武第一個站出來說:“大王你雖然一直謙虛退讓,可國家社稷咋辦呀!應該先登基稱帝,再商量征伐的事。現在連對手是誰都沒搞清楚就到處亂跑著打仗嗎?”劉秀驚訝地說:“將軍你咋能說出這種話!該砍頭!”於是帶兵回到薊。又派吳漢率領耿弇、景丹等十三位將軍去追尤來等人,殺了一萬三千多人,一直追到浚靡才回來。敵人逃散到遼西、遼東,被烏桓、貊人搶光殺儘。都護將軍賈複和五校在真定交戰,賈複受了重傷。劉秀大驚說:“我不讓賈複單獨帶兵,就是因為他輕敵。果然出事了,損失我一員名將!聽說他老婆懷孕了,如果生女兒,我兒子就娶她;生兒子,我女兒就嫁給他,不讓他為老婆孩子操心。”賈複的傷不久就好了,在薊追上劉秀,兩人見麵特彆高興。回到中山,將領們又勸劉秀稱帝,劉秀還是不聽。走到南平棘,將領們又堅決請求,劉秀還是不答應。將領們剛要出去,耿純進來勸說道:“天下的士大夫們,離開親人,拋棄故鄉,跟著大王在槍林箭雨中出生入死,他們就是盼著能跟著大王成就一番大業,實現自己的誌向。現在大王遲遲不順應大家的心意登基稱帝,我擔心士大夫們會失望,沒了盼頭就想回家了,沒必要一直這麼辛苦。一旦大家散夥了,再想聚起來就難了。”耿純說得情真意切,劉秀很感動,說:“我會考慮的。”
走到鄗這個地方,劉秀把馮異召來,問他各地的情況。馮異說:“更始帝肯定要完蛋,複興漢室的重任就在大王你身上了,你應該聽從大家的建議稱帝!”正好有個叫強華的儒生從關中帶著《赤伏符》來見劉秀,說:“劉秀發兵去討伐無道之人,四方的勢力像雲彩一樣聚集,在中原大地爭鬥,從漢高祖到現在二百二十八年,火德當興,劉秀就是火德的主人。”大臣們又上奏請求劉秀稱帝。六月己未日,劉秀在鄗南登基稱帝,改了年號,大赦天下。
評論
這一段曆史可謂精彩紛呈,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劉秀在這期間既有勝仗的意氣風發,也有敗仗的狼狽不堪,但始終能保持冷靜,聽取下屬建議。他的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像馮異、寇恂、吳漢等,都為他出謀劃策、衝鋒陷陣。劉秀稱帝之路雖有波折,但在眾人的堅持下,最終順應大勢登上皇位。這也告訴我們,做大事不僅要有實力,更要懂得把握時機,善於凝聚人心,方能成就大業。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