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壬辰日,大司空宋弘被免職。
癸巳日,劉秀下詔說:“之前戰事不斷,國家費用不足,所以實行十分之一的田租稅。現在糧食儲備逐漸有所積累,下令各郡國按照舊製,收取現有田地租稅的三十分之一。”
各位將領從隴地撤下來後,劉秀命令耿弇駐軍漆縣,馮異駐軍栒邑,祭遵駐軍汧縣,吳漢等人回軍駐紮在長安。馮異帶領軍隊還沒到栒邑時,隗囂乘勝派王元、行巡率領兩萬多人下隴地,還分派行巡去奪取栒邑。馮異得知後,立刻帶兵疾馳,想要搶先占據栒邑。將領們說:“敵人兵力強盛,又正處於得勝的勢頭,咱們不能跟他們正麵硬剛,應該把軍隊駐紮在合適的地方,慢慢再想辦法。”馮異說:“敵人來到邊境,因貪圖小利而得意忘形,就想進一步深入。要是他們拿下栒邑,三輔地區就會人心動搖。進攻的一方力量容易損耗,防守的一方則相對有餘。現在咱們搶先占據城池,以逸待勞,這才是取勝之道。”於是馮異悄悄前往栒邑,進城後關閉城門,放倒軍旗,停止擊鼓,偃旗息鼓地等著。行巡不知道情況,依舊疾馳趕來。馮異趁他毫無防備,突然擊鼓、豎起軍旗殺出。行巡的軍隊驚慌失措,四處奔逃,馮異乘勝追擊,把他們打得大敗。祭遵也在汧縣打敗了王元。於是北地的豪強耿定等人都背叛隗囂,向劉秀投降。劉秀下詔讓馮異進軍義渠,馮異又擊敗了盧芳的將領賈覽以及匈奴的奧鞬日逐王,北地、上郡、安定等地都投降了。
竇融又派他弟弟竇友上書說:“我有幸托身為先皇後代的親屬,家族幾代人都擔任俸祿二千石的官職,我又暫任將帥,鎮守一方。之前派劉鈞去坦誠地表達我的心意,自以為已經毫無保留地把心底的想法都講出來了,以後不會再有任何隔閡。但皇上的璽書裡卻大力提到蜀地公孫述和您三分天下的局勢,還說到任囂、尉佗那樣割據的計謀,我看了心裡實在難過。我竇融雖然沒什麼見識,但還知道利害關係和順從與叛逆的分彆。我怎麼能背叛真正的舊主,去侍奉奸偽之人;廢棄忠貞的氣節,去做顛覆國家的事;放棄已經成就的基業,去追求沒有希望的利益呢。這三種事,就算去問一個狂夫,他都知道該怎麼選擇,我怎麼會不明白呢!我特意派弟弟竇友到朝廷,親口陳述我的一片赤誠之心。”竇友走到高平的時候,正好碰上隗囂造反,道路不通,於是就派司馬席封從小路去給劉秀送信。劉秀又派席封回去,給竇融、竇友寫了回信,對他們的撫慰非常優厚。竇融就給隗囂寫信說:“將軍您在國家遭遇困難、形勢不利的時候,堅守節操,一心侍奉朝廷。我竇融等人之所以欽佩您的高尚道義,願意追隨您,就是因為這個啊!可沒想到您一時憤怒,就改變了自己的節操和計劃,放棄已經成功的局麵,去做難以成功的事,積累百年的成果,一下子就毀掉了,難道不可惜嗎!大概是您身邊出主意的人貪圖功勞,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現在西州地勢局促,百姓和士兵人心離散,這樣的情況,輔助彆人容易,自己發展卻很難。如果您走錯路還不回頭,聽到正確的道理卻依然執迷不悟,那就隻能不是向南和公孫述聯合,就是向北投靠盧芳了。依靠不實在的交情而輕視強大的對手,依賴遠方的救援而小看近處的敵人,這可看不到什麼好處。自從戰亂爆發以來,城鎮都變成了廢墟,百姓流離失所,輾轉死於溝壑。好不容易靠上天保佑,局勢稍微好轉一些,可將軍您又讓局勢變得艱難起來,這就好比讓久病之人不能痊愈,讓年幼的孤兒又要流離失所,說起來真讓人痛心。普通人尚且不忍心,何況是有仁德的人呢!我聽說做忠誠的事容易,但做到恰到好處很難。我為您擔憂得太過分了,可能會因為這份心意反而招來怨恨,我也知道這樣說可能會獲罪!”隗囂沒有采納竇融的建議。竇融就和五個郡的太守一起整頓兵馬,上疏請求朝廷確定出兵的日期;劉秀對他的做法非常讚賞。竇融隨即和各位郡守帶兵進入金城,攻打隗囂的黨羽先零羌封等人,把他們打得大敗。接著沿著黃河進軍,宣揚武威,等待劉秀的大軍。當時劉秀的大軍還沒有進發,竇融就帶兵回來了。劉秀因為竇融的忠誠和效力非常明顯,對他更加讚賞,下令修繕竇融父親的墳墓,用太牢的禮儀祭祀,還多次派使者帶著各地的珍貴美食賞賜給他。梁統還是擔心眾人心裡搖擺不定,就派人刺殺了勸大家割據的張玄,於是和隗囂斷絕關係,大家都解下隗囂授予的將軍印綬。
在此之前,馬援聽說隗囂想要背叛漢朝,多次寫信責備並勸說他,隗囂收到信後更加惱怒。等到隗囂發兵反叛,馬援就上書說:“我和隗囂原本是好朋友,當初他派我去東邊,對我說:‘我本來想歸附漢朝,希望你去看看情況,要是你覺得行,我就一心歸附了。’等我回來,我真心實意地向他彙報,真的是想引導他走向善道,絕不敢用不正當的道理欺騙他。但隗囂自己心懷奸計,就像盜賊厭惡主人一樣,把怨恨都發泄到我身上。我要是不說,又沒辦法讓皇上知道這些情況,希望能到皇上麵前,詳細陳述消滅隗囂的辦法。”劉秀於是召見了他。馬援詳細地說出了自己的謀劃。劉秀就派馬援率領五千突擊騎兵,去遊說隗囂的將領高峻、任禹等人,以及下麵的羌族豪強,給他們分析禍福,來離間隗囂的黨羽。馬援又寫信給隗囂的將領楊廣,讓他勸勸隗囂,信裡說:“我看到天下已經逐漸安定,百姓都渴望和平,可隗囂卻關閉邊界,抗拒朝廷,背叛國家,成了天下人指責的對象。我常常擔心天下人對他咬牙切齒,想要把他碎屍萬段,所以才懷著不舍的心情寫信給他,提出我的憂慮。卻聽說隗囂把過錯都歸到我身上,還聽信了王遊翁諂媚邪惡的建議,自以為函穀關以西的地區,他一舉腳就能平定。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到底怎麼樣呢!我前不久到河內,去看望隗恂,見到他的奴仆吉從西方回來,說隗恂的小弟仲舒看到吉,想問隗恂有沒有事,卻怎麼也說不出話,從早到晚哭泣,在塵土中輾轉難安。還說到他家悲傷愁苦的樣子,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怨恨可以用行動去化解,但不應該去傷害彆人,我聽了這些,忍不住流下眼淚。我一向知道隗囂孝順慈愛,就算是曾參、閔子騫也比不上他。對父母孝順的人,難道會對自己的孩子不慈愛嗎!哪有自己的孩子被囚禁,卻還肆意妄為,做出像項羽要煮劉邦父親那樣的事呢!隗囂平時總說自己擁兵自重,是為了保全父母所在的封國,守護祖先的墳墓,還說隻是想厚待士大夫罷了。可現在他想要保全的卻即將破滅,想要守護的即將毀壞,想要厚待的反而要受到傷害。隗囂曾經當麵折辱公孫述,不接受他封的爵位,現在卻又稀裡糊塗地想去歸附他,難道不會覺得難為情嗎!要是公孫述再要求他送重要人質,他又從哪裡去找兒子送過去呢!以前公孫述隻想封王給你,你都拒絕了,現在老了,難道還要低頭和那些小輩們一起爭食,在仇人手下共事嗎!現在朝廷對您很看重,您應該讓牛邯和各位長輩一起去勸說隗囂,如果他還是不聽從大家的建議,那您真的可以離開他了。我之前翻看輿地圖,看到天下有一百零六個郡國,怎麼能用小小的兩個郡,去抵擋其餘的一百零四個郡呢!您侍奉隗囂,從外麵說有君臣的道義,從內裡說有朋友的情分。說是君臣,就應該直言勸諫;說是朋友,也應該互相切磋。哪能明知他不會成功,卻隻是懦弱畏縮,閉口不言,跟著他一起走向滅族的結局呢!現在做出正確的決定,還來得及,過了這個時候,可就越來越難辦了!而且來歙是天下都信任的人,朝廷也很看重他,他心裡一直惦記著西州,常常為西州說話。我和朝廷商議事情,也特彆希望能在這件事上建立信用,朝廷一定不會違背約定。我不能在這裡久留,希望您趕緊給我回信。”楊廣最終沒有回複。各位將領每當有疑難的議題時,就會請馬援來商議,大家都很敬重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隗囂上疏向劉秀謝罪說:“官吏和百姓聽說大軍突然到來,驚慌害怕,為了自救才起兵,我隗囂沒能阻止他們。但戰事取得勝利後,我不敢廢棄做臣子的氣節,親自把他們追回來。以前虞舜侍奉父親,父親用大杖打他就跑開,用小杖打就接受,我雖然不聰明,也不敢忘記這個道理!現在我對朝廷,賜我死我就死,給我加刑我就受刑;如果能讓我改過自新,就算死了,我的骸骨也會感恩不朽。”有關官員認為隗囂言辭傲慢,請求殺掉他的兒子。劉秀不忍心,又派來歙到汧縣,賜給隗囂一封信說:“以前柴將軍說過:‘陛下寬厚仁愛,諸侯就算有逃亡反叛的,隻要後來回來,就恢複他們的爵位名號,不會誅殺。’現在你要是放下武器,再派隗恂的弟弟到朝廷來,那就能保全爵祿,獲得極大的福分!我快四十歲了,在軍隊裡待了十年,已經厭煩了那些浮誇不實的言辭。如果你不願意,就不用回複了。”隗囂知道劉秀已經看穿他的欺詐,於是派使者向公孫述稱臣。
匈奴和盧芳不斷侵擾邊境,劉秀派歸德侯劉颯出使匈奴,想要修複過去的友好關係。匈奴單於態度傲慢,雖然也派使者回複,但依舊像以前一樣侵擾掠奪。
評論
這段曆史呈現了劉秀政權在麵對各方勢力時的複雜局麵與應對策略。在軍事上,馮異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洞察力與果斷決策能力,在栒邑之戰中,以“先據城,以逸待勞”的策略大破隗囂軍,不僅穩固了己方防線,還進一步削弱了隗囂勢力,體現出優秀將領對局勢的精準把握。竇融堅定支持劉秀,其言辭懇切地表明立場,不僅寫信勸說隗囂,還以實際行動整頓兵馬,請求參戰,得到劉秀的高度讚賞,劉秀對竇融的厚待,也進一步鞏固了雙方的關係,反映出劉秀善於拉攏和團結各方勢力。馬援對隗囂的勸說,從情感、道義、局勢等多方麵入手,言辭誠摯,展現出他對局勢的清晰認識和對朋友的真心規勸,儘管隗囂不聽,但馬援在將領中的威望得以提升,側麵反映出眾人對其見解的認可。而隗囂在麵對劉秀的多次寬容與勸誡時,仍執迷不悟,先是虛偽地謝罪,被識破後乾脆向公孫述稱臣,其反複無常與短視,使其徹底走向劉秀的對立麵,注定了失敗的結局。此外,匈奴與盧芳的侵擾,給劉秀政權帶來外部壓力,修複關係的努力暫時未能奏效,也凸顯出當時邊境局勢的不穩定。總體而言,劉秀在統一進程中,既要應對內部割據勢力的反複無常,又要抵禦外部侵擾,雖麵臨諸多挑戰,但通過正確的決策和用人,逐步鞏固自身勢力,為最終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