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295章 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

第295章 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1 / 1)

漢紀四十五,從公元146年丙戌年)到公元156年丙申年),一共十一年。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丙戌年)

夏天四月庚辰日,朝廷下令各個郡、國舉薦通曉儒家經典的人到太學,從大將軍往下,官員們都要送自己的兒子去太學學習。學習期滿後進行考核測試,根據成績授予不同官職。此外,俸祿千石、六百石的官員,四府的屬官,三署的郎官,以及四姓小侯中那些早就精通經典的人,讓他們各自按照家傳的學術方法學習,成績優秀的上報姓名,按照順序給予賞賜和提拔。從這時候起,去太學求學的人越來越多,達到了三萬多人。

五月庚寅日,把樂安王劉鴻改封為渤海王。

海水泛濫,淹沒了很多百姓的房屋。

六月丁巳日,大赦天下。

孝質皇帝從小就聰明伶俐,有一次在朝會的時候,他看著梁冀說:“這就是跋扈將軍啊!”梁冀聽到後,對孝質皇帝痛恨不已。閏六月甲申日,梁冀指使身邊的人在煮餅裡下毒,拿給孝質皇帝吃。孝質皇帝吃了之後痛苦煩悶得厲害,趕緊讓人去召太尉李固來。李固進來後,問皇帝是怎麼生病的。孝質皇帝還能說話,就說:“吃了煮餅,現在肚子難受,喝點水或許還能活。”當時梁冀也在旁邊,說:“喝了水恐怕會吐,不能喝水。”話還沒說完,孝質皇帝就駕崩了。李固趴在皇帝的屍體上痛哭,還提議要追究太醫的責任。梁冀擔心下毒的事情泄露,對李固非常厭惡。接下來要商議選立皇位繼承人,李固和司徒胡廣、司空趙戒先給梁冀寫信說:“天下真是不幸啊,這幾年間,皇位傳承三次斷絕。如今要選立皇帝,這可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我們知道太後操心,將軍您也費心考慮,仔細挑選合適的人,一定要選個聖明的君主。不過我們心裡也有些想法,想跟您說說。回顧以前朝代廢立皇帝的舊規矩,再看看咱們國家最近皇帝登基的事情,沒有不向公卿大臣們谘詢、廣泛征求大家意見的,這樣才能上符合天意,下滿足眾人的期望。《傳》裡說:‘把天下讓給彆人容易,為天下找到合適的人卻很難。’以前昌邑王被立為皇帝後,昏庸混亂的情況日益嚴重,霍光為此憂慮愧疚,後悔得捶胸頓足。要不是霍光忠誠勇敢,田延年奮起相助,漢朝的江山社稷差點就傾覆了。這件事至關重要,能不深思熟慮嗎?天下這麼多事,就屬選立皇帝這件事最大,國家是興盛還是衰敗,就看這一次了。”梁冀收到信後,就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官員、列侯,一起商議立誰為帝。李固、胡廣、趙戒和大鴻臚杜喬都認為清河王劉蒜品德高尚、名聲遠揚,而且在皇族中血統最尊貴親近,應該立為皇位繼承人,朝廷大臣們也都心向劉蒜。但是中常侍曹騰曾經去拜見劉蒜,劉蒜對他沒有以禮相待,宦官們因此厭惡劉蒜。當初,平原王劉冀被貶回河間後,他的父親請求把蠡吾縣分出來封劉冀為侯,順帝答應了。劉冀去世後,他的兒子劉誌繼承了爵位。梁太後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誌,就把劉誌征召到夏門亭。正好趕上孝質皇帝駕崩,梁冀就想立劉誌為帝。大家的意見不一致,梁冀心裡很不痛快,但又沒辦法強行改變眾人的想法。曹騰等人聽說後,夜裡去勸說梁冀:“將軍您家好幾代都和皇室聯姻,掌握著國家大權,賓客們到處橫行,有很多過錯。清河王為人嚴明,如果他真的當了皇帝,將軍您很快就會大禍臨頭!不如立蠡吾侯劉誌,這樣富貴就能長久保住了。”梁冀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第二天,再次召集公卿大臣商議,梁冀氣勢洶洶,言辭激烈,從胡廣、趙戒往下的大臣們沒有不害怕的,都說:“一切聽大將軍的!”隻有李固和杜喬堅持原來的意見。梁冀大聲說:“散會!”李固還希望眾人能堅持立清河王,又寫信勸說梁冀,這讓梁冀更加惱怒。丁亥日,梁冀勸說太後,先下令罷免了李固。戊子日,任命司徒胡廣為太尉,司空趙戒為司徒,和大將軍梁冀一起參與總領尚書事務,太仆袁湯為司空。袁湯是袁安的孫子。庚寅日,讓大將軍梁冀拿著符節,用王青蓋車把蠡吾侯劉誌接到南宮,當天劉誌就登上了皇位,當時他年僅十五歲。太後仍然臨朝處理政務。

秋天七月乙卯日,把孝質皇帝安葬在靜陵。

大將軍的屬官朱穆給梁冀寫了封信,勸誡他說:“明年是丁亥年,按照陰陽學說,刑德在乾位會合,就像《易經》裡說的龍戰之會,陽道將會勝利,陰道將會失敗。希望將軍您一心為朝廷效力,摒棄私欲,廣泛招攬賢能的人,遠離那些奸佞邪惡之徒,給皇帝挑選師傅,找那些小心忠誠、篤厚守禮的人,將軍您和他們一起輔助皇帝,參與講學,借鑒賢人的做法,效法古人,這樣就如同背靠南山、穩坐平原,誰能動搖您呢!議郎大夫這些職位,本來是給那些有儒家學問、品行高尚的人設立的,現在很多人都不稱職,九卿當中也有不適合擔任其職位的,希望將軍您明察啊!”朱穆還舉薦了種暠、欒巴等人,但梁冀沒有采納。朱穆是朱暉的孫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九月戊戌日,追尊河間孝王為孝穆皇,他的夫人趙氏為孝穆後,為他們建的廟叫清廟,陵墓叫樂成陵;蠡吾先侯被追尊為孝崇皇,廟叫烈廟,陵墓叫博陵。這些地方都設置了令、丞等官職,讓司徒拿著符節,捧著策書和璽綬,用太牢的禮儀祭祀。

冬天十月甲午日,尊皇帝的母親匽氏為博園貴人。

滕撫性格正直,不攀附權貴,因此被宦官厭惡。論起討伐盜賊的功勞,他本應受封,但是太尉胡廣按照梁冀的意思上奏罷免了他。滕撫最後在家中去世。

評論

這段史料集中反映了東漢中後期外戚專權、政治黑暗的典型狀況,其中的權力鬥爭與製度細節值得深入剖析:

教育改革的表麵繁榮與深層矛盾

朝廷推行的經學教育改革看似興盛——太學擴招至三萬餘生,官員子弟強製入學,形成“遊學增盛”的景象。但這種繁榮更像是權力階層的自我裝飾:一方麵,通過“課試拜官”將經學與仕途直接綁定,強化了儒學作為統治工具的屬性;另一方麵,“隨家法”“高第賞進”的規則,實則為門閥士族壟斷知識、鞏固特權提供了製度通道。教育的普及並未帶來政治清明,反而成為權力遊戲的附庸。

皇帝廢立中的權力博弈

漢質帝因一句“跋扈將軍”被梁冀毒殺,暴露了外戚專權的殘酷性。年僅九歲的皇帝尚不能掌握實權,卻因觸碰權臣底線遭滅口,足見皇權已淪為外戚操縱的玩偶。在立新帝的過程中,各方勢力的角力極具代表性:

李固等大臣主張“詢訪公卿,廣求群議”,試圖以傳統禮法約束外戚,卻被梁冀無視;

宦官曹騰因私怨清河王蒜“不為禮”)與外戚結盟,以“清河王嚴明則將軍受禍”的私利邏輯,推動蠡吾侯劉誌繼位,揭示了宦官與外戚“相愛相殺”的利益本質;

胡廣、趙戒等官員的“懾憚屈服”,則反映了士大夫階層在強權麵前的妥協,凸顯了官僚體係的整體性潰敗。

製度空轉與正義缺失

滕撫平定叛亂有功,卻因“不交權勢”被宦官打壓,連太尉胡廣都“承旨奏黜之”,可見軍功製度已完全讓位於權力私怨;

朱穆的勸諫直擊要害,主張“割除私欲”“師賢法古”,卻被梁冀束之高閣,說明體製內的改革呼聲在既得利益麵前毫無作用;

追尊先祖、冊封貴人等儀式的隆重,與底層政治的肮臟形成鮮明對比,禮製淪為粉飾專製的工具。

曆史啟示

這段記載堪稱東漢滅亡的預演: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士大夫集團分化瓦解,皇權失去製衡,底層訴求被完全忽視。教育的興盛、禮製的完備,都未能阻止政權的腐朽——當權力不受約束,製度淪為形式,即便是“遊學三萬”的文化繁榮,也不過是帝國崩塌前的最後一抹虛假亮色。這種“表麵文章與實質潰爛並存”的狀態,正是中國古代專製王朝衰亡的典型特征。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