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漢紀四十八 孝靈皇帝上之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318章 漢紀四十八 孝靈皇帝上之上

第318章 漢紀四十八 孝靈皇帝上之上(2 / 2)

司徒許訓被免職,任命司空橋玄為司徒;夏天,四月,任命太常南陽人來豔為司空。秋天,七月,司空來豔被免職。

癸醜日,立貴人宋氏為皇後,宋皇後是執金吾宋酆的女兒。

司徒橋玄被免職,任命太常南陽人宗俱為司空,前司空許栩為司徒。

皇帝因為竇太後有擁立自己的功勞,冬天,十月戊子日初一,率領群臣到南宮朝見太後,親自給太後進獻食物,祝太後長壽。黃門令董萌因此多次為太後訴說冤屈,皇帝很認同,對太後的供養和待遇比以前更好了。曹節、王甫很痛恨董萌,就誣陷他誹謗永樂宮,把他關進監獄處死。

鮮卑再次侵犯並州。

評論

這段史料涵蓋了東漢建寧二年至四年的關鍵事件,核心圍繞黨錮之禍的深化、士人命運的分化與宦官專權的登峰造極,字裡行間儘顯亂世的悲涼與人性的掙紮,可從三個維度解讀:

黨錮之禍的極致:道義與暴力的殊死碰撞

範滂入獄的場景,堪稱漢末士大夫精神的巔峰寫照。當吳導“抱詔書閉傳舍而泣”,當郭揖“解印綬欲共亡”,範滂的選擇超越了個人生死——他以“死則禍塞”的擔當,拒絕牽連他人;與母親訣彆時,母親一句“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將儒家“三不朽”的價值觀推向極致:比起壽考,“令名”才是永恒的生命。而他對兒子的遺言“使汝為惡,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更是道儘亂世中“行善反遭禍”的荒誕,道破製度性邪惡對倫理的扭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場災難的殘酷性遠不止於誅殺百餘黨人。宦官集團將“黨人”標簽異化為政治工具:“有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濫入黨中”,甚至“未嘗交關”者也“離禍毒”,六七百人或死或徙。這種無差彆的清洗,本質是對整個士大夫階層的係統性摧毀——當正直成為罪名,道義淪為原罪,王朝的精神支柱徹底崩塌。

張儉的逃亡則展現了另一種困境:他“望門投止”,所到之處“破家相容”,李篤與毛欽的對話“蘧伯玉恥獨為君子”,彰顯民間對道義的堅守;但代價是“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殄滅,郡縣殘破”。夏馥的歎息“一人逃死,禍及萬家”,道破這種“義舉”的沉重:在暴政之下,連堅守道義都可能成為災難的導火索。

士人階層的分化:抗爭、隱忍與妥協的生存抉擇

麵對浩劫,士大夫群體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選擇,折射出亂世中的人性光譜:

以死明誌者:範滂、李膺等“事不辭難,罪不逃刑”,用生命踐行“臣節”,將儒家“殺身成仁”的理念具象化。他們的死亡不是終結,而是化作“天下豪桀”心中的火種,為後來的反抗埋下伏筆。

隱忍避世者:郭泰“不為危言核論”,在黨人死後僅私慟“漢室滅矣”,以沉默保持距離;申屠蟠預見“坑儒燒書之禍”,“絕跡於梁、碭之間”,用隱逸規避災難。司馬光盛讚他們“明哲保身”“見幾而作”,實則是亂世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自保——當發聲即獲罪,沉默便成了最後的尊嚴。

曲線救人者:何顒“變名姓匿汝南”,與袁紹聯手“為諸名士求救援”;陳寔因曾吊唁張讓之父,在黨錮中“多所全宥”。他們放棄了“清流”的姿態,以灰色手段在夾縫中救人,展現了道義在現實麵前的彈性。

同流合汙者:孟佗通過賄賂張讓的監奴,竟換得涼州刺史之位,將官場的腐敗演繹到極致。他的成功與範滂的犧牲形成刺眼對比,揭示出王朝覆滅的深層原因:當“作惡得勢、行善遭誅”成為常態,人心的崩塌遠比製度的腐朽更致命。

宦官專權的登峰造極:從操控皇權到腐蝕根基

這一時期的宦官集團,已從“操弄國權”升級為對帝國肌體的全麵侵蝕:

政治操控:曹節、王甫不僅主導黨錮清洗,更能隨意誅殺為竇太後鳴冤的董萌,連皇帝“供養太後”的微小善舉都要乾預,皇權徹底淪為傀儡。14歲的靈帝對“黨人”的無知發問,反襯出宦官對信息的壟斷——他們用“圖危社稷”的謊言,將屠殺包裝成“維穩”,完成對統治合法性的盜竊。

經濟掠奪:張讓的監奴“威形喧赫”,孟佗靠行賄得官,折射出宦官集團已形成“權力變現”的產業鏈。地方官通過搜刮賄賂宦官,宦官則通過任命官員斂財,整個官僚體係淪為分贓工具,百姓承受“郡縣殘破”的惡果。

邊疆失控:西域長史討疏勒“四十餘日不能下”,最終“朝廷亦不能複治”,顯示中央權威的衰落;鮮卑寇並州、高句驪犯遼東,邊疆危機與內政崩壞相互疊加,帝國已陷入“內憂外患”的惡性循環。

值得玩味的是建寧四年的細節:靈帝加元服大赦,卻“唯黨人不赦”,徹底斷絕和解可能;立宋皇後、朝見竇太後等事件,都成了宦官排除異己的由頭。這說明宦官集團已不滿足於權力,更要徹底消滅所有潛在威脅,這種極端化的統治邏輯,隻會加速自身的滅亡。

結語:亂世的開端與曆史的鏡鑒

這三年的曆史,是東漢王朝的“墓誌銘”初稿。黨錮之禍不僅是一場政治清洗,更是一次“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篩選——當範滂們死去,孟佗們得勢,當郭泰沉默,曹節們狂歡,這個王朝的道德與製度已同時破產。

司馬光的評論“黨人生昏亂之世,不在其位,而欲以口舌救之”,雖似苛責,實則道破悲劇的核心:在製度性邪惡麵前,單純的道德批判與個體抗爭,往往無力回天。但範滂母子的決絕、李篤們的堅守,恰是黑暗中不滅的微光——它們或許無法挽救一個王朝,卻為文明保留了“何為正義”的記憶。

從黨人赴死到宦官專權,從邊疆失控到官場腐敗,這段曆史清晰地展示了一個真理:當權力失去約束,當正義淪為罪愆,當沉默成為生存技能,崩潰便隻是時間問題。而那些在亂世中堅守道義的身影,永遠是衡量人性高度的標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從地獄歸來 全球警報:天命反派出獄了! 雨夜狂風 都市乞丐小醫仙 都市冥王回歸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