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在濮陽西邊還有一處屯兵的地方,曹操趁著夜色去偷襲,把它攻破了,但還沒來得及撤回來。正好呂布趕到了,親自上陣拚殺,從早晨一直打到下午,雙方打了幾十個回合,戰況十分激烈。曹操招募能衝鋒陷陣的勇士,陳留司馬典韋帶著應募的人迎上去抵擋。呂布那邊弓弩齊發,箭像下雨一樣射過來。典韋看都不看,對身邊的人說:“敵人到了十步遠,再告訴我。”身邊的人說:“十步了。”典韋又說:“五步再告訴我。”身邊的人害怕了,急忙喊道:“敵人來了!”典韋手持長戟,大喊著衝了上去,隻要被他碰到的敵人,全都應聲倒下,呂布的人馬這才退了回去。正好天色已晚,曹操這才得以帶兵撤離。事後,曹操任命典韋為都尉,讓他經常帶領幾百個親兵,在大帳周圍護衛。
濮陽有個大戶田氏,給曹操使了個反間計,曹操得以進入濮陽城,他還下令燒毀東門,表示自己絕不後退。但和呂布交戰時,曹操的軍隊戰敗了。呂布的騎兵抓住了曹操,卻沒認出他,就問:“曹操在哪兒?”曹操說:“騎黃馬跑的那個人就是。”呂布的騎兵就放了曹操,去追騎黃馬的人。曹操衝過火海,回到營地,還強撐著身體去慰勞士兵,命令軍中趕緊製作攻城器械,再次進攻呂布,和呂布對峙了一百多天。這時候鬨起了蝗災,老百姓都餓得不行,呂布的軍隊糧食也吃光了,雙方隻好各自撤兵。九月,曹操回到鄄城。呂布到了乘氏縣,被縣裡一個叫李進的人打敗,隻好往東駐紮在山陽。
冬天,十月,曹操到了東阿。袁紹派人來勸說曹操,想讓曹操把家眷送到鄴城居住。曹操剛丟了兗州,軍糧也吃完了,就打算答應袁紹。程昱說:“將軍您是不是遇到事害怕了呀?不然怎麼考慮得這麼不周全!袁紹有吞並天下的野心,可他的智謀卻跟不上。將軍您自己想想,能甘心在他手下做事嗎?以將軍您的本事,難道要像韓信、彭越那樣,給彆人當手下嗎?現在兗州雖然殘破,但咱們還有三座城,能打仗的士兵也不少於一萬人。憑借將軍您的英明神武,再和荀彧字文若)、我等人齊心協力,一定能成就霸業,希望將軍您再好好考慮考慮!”曹操聽了,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十二月,司徒淳於嘉被罷免,朝廷任命衛尉趙溫為司徒,總領尚書事務。
馬騰攻打李傕的時候,劉焉的兩個兒子劉範和劉誕都死了。議郎、河南人龐羲,一直和劉焉關係很好,就招募人手,帶著劉焉的孫子們進入蜀地。正好這時候,一場大火燒了城,劉焉就把治所遷到成都,結果背上長疽病死了。益州的大官趙韙等人,覺得劉焉的兒子劉璋性格溫和善良,就一起推舉劉璋為益州刺史。朝廷下詔任命潁川人扈瑁為益州刺史。劉璋的部將沈彌、婁發、甘寧造反,攻打劉璋,沒打贏,就逃到荊州去了。於是朝廷又任命劉璋為益州牧。劉璋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讓他帶兵去攻打劉表,駐紮在朐?。
徐州牧陶謙病得很重,他對彆駕、東海人麋竺說:“除了劉備,沒人能讓徐州安定下來。”陶謙去世後,麋竺帶著徐州的人去迎接劉備。劉備不敢接受,說:“袁術就在壽春,離這兒很近,你們可以把徐州交給他。”典農校尉、下邳人陳登說:“袁術驕橫自大,不是能治理亂世的人。現在我們想為您召集十萬步兵和騎兵,往大了說,您可以輔佐天子,拯救百姓;往小了說,也能割據一方,守住疆土。要是您不答應,我也不敢聽您的。”北海相孔融對劉備說:“袁術哪裡是個為國為民、不顧自己小家的人啊!他就是個沒什麼本事的家夥,不用在意他!現在這機會,是老百姓認可您的才能。上天給的機會如果不抓住,後悔都來不及。”劉備這才接受,領了徐州。
當初,太傅馬日磾和趙岐一起奉命到壽春,趙岐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屈服,袁術很忌憚他。馬日磾卻對袁術有所求。袁術就欺負他,向馬日磾借符節看,趁機奪走不還,還列出軍中十幾個人,讓馬日磾趕緊征召他們為官。馬日磾向袁術請求離開,袁術把他扣下不放,還想強迫他當軍師。馬日磾為自己失去氣節感到羞愧,氣得吐血死了。
當初,孫堅娶了錢唐的吳氏,生下四個兒子,分彆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還有一個女兒。孫堅在外打仗,把家眷留在壽春。孫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結交了不少有名望的人。舒縣的周瑜和孫策同歲,也是聰明早熟。周瑜聽說了孫策的名聲,就從舒縣來拜訪他,兩人一見如故,很快成了好朋友,周瑜還勸孫策搬到舒縣來住,孫策答應了。周瑜就把道南的大宅讓給孫策,還到孫策家裡拜見了他的母親,兩家不分彼此。孫堅死後,孫策十七歲,他把父親送回曲阿安葬。之後,孫策渡過長江,住在江都,結交豪傑,心裡一直想著為父報仇。
丹楊太守、會稽人周昕和袁術關係不好,袁術就上表推薦孫策的舅舅吳景兼任丹楊太守,去攻打周昕,把丹楊郡奪了過來,還任命孫策的堂兄孫賁為丹楊都尉。孫策把母親和弟弟托付給廣陵的張紘,自己直接到壽春去見袁術。他流著淚說:“我父親當年從長沙起兵討伐董卓,和您在南陽會師,結盟交好,可惜不幸遇難,沒能完成大業。我感激您和我父親的舊情,想投靠您,希望您能明白我的誠意!”袁術覺得孫策很不一般,但沒把他父親原來的軍隊還給他,隻對孫策說:“我任用你舅舅為丹楊太守,你堂兄孫賁為都尉,丹楊可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以回去依靠他們招募兵馬。”孫策就和汝南的呂範以及族人孫河一起,把母親接到曲阿,投靠舅舅。孫策借此機會招募了幾百人,卻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差點丟了性命。於是孫策又去見袁術。袁術把孫堅原來的一千多士兵還給孫策,還上表推薦他為懷義校尉。孫策手下有個騎兵犯了罪,逃到袁術的軍營裡,藏在馬棚裡。孫策派人進去,當場把這個騎兵殺了,完事後,孫策去向袁術謝罪。袁術說:“士兵就愛叛變,大家都很痛恨這種行為,你謝什麼罪呀!”從此,軍中的人越發敬畏孫策。袁術一開始答應讓孫策當九江太守,後來卻改用丹楊的陳紀。後來袁術想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要三萬斛米,陸康不給。袁術很生氣,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還對孫策說:“之前錯用了陳紀,我一直後悔沒能按我原來的想法辦。現在要是打下陸康,廬江就真的歸你了。”孫策攻下了廬江,可袁術又任用他原來的下屬劉勳為廬江太守,孫策心裡更加失望。侍禦史劉繇,是劉岱的弟弟,向來很有名望,朝廷下詔任命他為揚州刺史。揚州原來的治所在壽春,已經被袁術占據了,劉繇想往南渡過長江,吳景和孫賁就把他接到曲阿。孫策攻打廬江的時候,劉繇聽說了,因為吳景和孫賁本來是袁術任命的,他害怕被袁術和孫策吞並,就和他們產生了矛盾,把吳景和孫賁趕走了。吳景和孫賁隻好退到曆陽駐紮。劉繇派將領樊能、於糜駐紮在橫江,張英駐紮在當利口,來抵擋袁術。袁術就任用自己原來的下屬惠衢為揚州刺史,任命吳景為督軍中郎將,讓他和孫賁一起帶兵攻打張英等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評論
這段史料生動還原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複雜局勢,字裡行間充滿了權謀博弈、人性掙紮與時代的殘酷邏輯,從多個維度折射出亂世的生存法則:
軍事對抗中的個體高光與命運偶然
典韋的“五步殺”堪稱冷兵器時代的戰神時刻。麵對呂布軍的箭雨壓製,他以極致的心理壓迫術延緩反擊時機,最終憑借悍勇撕碎包圍圈,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既展現了個人勇武對戰場天平的瞬間撬動,也暗示了曹操集團早期依賴“死士型”將領破局的生存狀態。
曹操濮陽遇險的細節充滿戲劇性:被呂布騎兵俘獲卻因不識而逃脫,靠謊言轉移追兵注意力,最終突火而出。這種近乎荒誕的脫險經曆,暴露了冷兵器戰爭中信息差對勝負的決定性影響,也印證了亂世梟雄往往需要運氣加持的曆史偶然。
權謀博弈中的人性弱點與戰略短視
呂布集團的潰敗暗藏必然:依賴濮陽大姓田氏卻遭反間,糧儘後因蝗蟲災被迫撤軍,甚至被縣人李進擊潰,暴露了其有勇無謀、根基淺薄的致命缺陷——缺乏穩定的後勤體係與民心依附,淪為流竄作戰的軍事投機者。
袁術的背信棄義與短視貫穿始終:許諾孫策九江太守卻改用陳紀,承諾廬江太守又轉手劉勳,這種畫餅充饑的操作雖暫時留住孫策,卻埋下了日後江東崛起反噬的伏筆。而他扣押馬日磾、強奪符節的行為,更是以粗暴手段踐踏漢室權威,最終淪為天下笑柄,印證了權謀無信者難成大業的規律。
勢力洗牌中的選擇與崛起密碼
曹操的韌性在低穀中凸顯:兗州儘失時拒絕袁紹“質家於鄴”的控製,在程昱點醒下堅守三城、重整旗鼓,展現了能屈能伸、錨定目標的雄主特質。這種在絕境中拒絕依附、堅持自主發展的戰略定力,成為其日後統一北方的精神基石。
劉備領徐州的過程充滿政治智慧:麵對陶謙托孤,他先推袁術以避嫌,再借陳登“合步騎十萬”的實力承諾與孔融天與不取的道義施壓,最終半推半就接手徐州,既避免了鳩占鵲巢的惡名,又順勢完成從客將到一方諸侯的躍升,堪稱亂世中借勢上位的經典案例。
時代洪流中的青年群像與曆史伏筆
孫策與周瑜的舒城之盟預示著江東勢力的崛起:兩人年少相交即升堂拜母、有無通共,這種超越利益的生死情誼,成為日後孫策平定江東的核心凝聚力。而孫策向袁術索還父兵時的隱忍、斬殺逃兵後的果決,已顯露小霸王的梟雄氣質,其對袁術的失望累積,恰是江東脫離袁術控製的前奏。
劉璋得蜀與劉繇治揚的對比耐人尋味:劉璋因溫仁被益州大吏推立,卻無力掌控甘寧等部將,暴露了守成之主在亂世的脆弱;劉繇雖有盛名卻猜忌吳景、孫賁,最終逼反盟友,印證了虛名無實者難鎮一方的現實。這種地方勢力的權力真空,為日後劉備入蜀、孫策定揚埋下了曆史伏筆。
整體而言,這段記載如同一幅亂世速寫:既有典韋式的個人勇武閃耀,也有曹操、劉備式的戰略隱忍;既揭露了袁術、呂布的短視敗亡之道,也暗藏了孫策崛起、三分天下的曆史引線。其中反複出現的承諾與背叛、機遇與抉擇,恰是漢末亂世最真實的生存鏡像——在秩序崩塌的縫隙中,唯有兼具勇力、韌性與格局者,方能在洗牌中占據先機。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