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手下薛蘭、李封駐守在巨野,曹操帶兵去攻打,呂布趕來救援薛蘭他們,沒打贏就跑了,曹操於是就把薛蘭等人給斬了。曹操的軍隊駐紮在乘氏,因為陶謙已經死了,曹操就想著乾脆順勢拿下徐州,回頭再來收拾呂布。荀彧勸曹操說:“以前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占據河內,都是先穩固根基,以此來掌控天下。這樣進可以戰勝敵人,退也能夠堅守,所以就算遇到困難挫折,最終還是成就了大業。將軍您一開始是在兗州起兵,平定了山東的禍亂,老百姓沒有不真心歸附您的。而且黃河、濟水一帶,是天下的要害之地,現在雖然有點殘破,但還是很容易據守自保的,這地方對您來說,就好比漢高祖的關中、光武帝的河內,不能不先把它穩定下來。如今已經打敗了李封、薛蘭,如果分兵向東攻打陳宮,陳宮肯定不敢往西來搗亂,咱們就趁這個時間,組織兵力收割成熟的麥子,儲備糧食,這樣一舉就能打敗呂布。打敗呂布之後,再向南聯合揚州的勢力,一起討伐袁術,進而兵臨淮水、泗水流域。要是丟下呂布不管,向東攻打徐州,留太多兵吧,前方兵力就不夠用;留太少兵呢,老百姓都會躲進城裡自保,咱們連砍柴都不行,呂布要是趁機來侵擾,民心就更不穩了,到時候就隻有鄄城、範縣、衛縣還能保住,其他地方就都不是咱們的了,這不就等於沒了兗州嘛。要是徐州拿不下來,將軍您又能回到哪兒去呢!再說了,陶謙雖然死了,但徐州也沒那麼容易被拿下。他們吸取了去年戰敗的教訓,肯定會因為害怕而相互結盟,彼此照應。現在東邊的麥子都已經收割完了,他們一定會堅壁清野來對付您,您攻城攻不下來,搶掠又搶不到東西,不出十天,十萬大軍還沒打仗,自己就先被困住了。之前咱們討伐徐州的時候,對他們可是毫不留情,他們的子弟想著父兄的恥辱,肯定會拚死堅守,不會有投降的念頭,就算能打敗他們,也很難真正占領徐州。有些事本來就得舍棄這個,去爭取那個,比如用大的利益換小的,用安穩的局麵換危險的,權衡當下的形勢,隻要不擔心根基不穩就行。可現在這三種情況對咱們都沒好處,希望將軍您好好考慮考慮。”曹操聽了荀彧的話,就打消了先打徐州的念頭。
呂布又從東緡和陳宮帶著一萬多人來和曹操交戰,當時曹操的士兵都出去收麥子了,留在營裡的不到一千人,營寨也防守得不太牢固。營寨西邊有個大堤,大堤南邊樹木茂密幽深,曹操就把一部分士兵藏在大堤裡麵,另一部分士兵布置在大堤外麵。呂布的軍隊漸漸靠近,曹操先讓輕裝的士兵去挑戰,等雙方交戰起來,藏在大堤裡的伏兵就全都衝了出來,步兵和騎兵一起進攻,把呂布打得大敗,一直追到呂布的營地才回來。呂布趁著夜裡逃跑了,曹操又攻下了定陶,然後分兵平定了周邊各個縣。
呂布往東去投奔劉備,張邈跟著呂布一起走,讓他弟弟張超帶著家眷去保守雍丘。呂布剛見到劉備的時候,對他特彆尊敬,還對劉備說:“我和你都是邊境地區的人呐!我看到關東起兵,想要誅殺董卓。我殺了董卓往東走,關東那些將領沒一個願意收留我的,都想殺了我。”呂布還把劉備請到營帳裡,讓劉備坐在自己老婆的床上,叫他老婆出來拜見劉備,然後擺酒設宴,還稱呼劉備為弟弟。劉備見呂布說話沒個準頭,表麵上答應著,心裡其實不太高興。
李傕和郭汜互相攻打了好幾個月,死的人得有上萬。六月,李傕的部將楊奉打算謀殺李傕,結果事情泄露了,楊奉就帶兵背叛了李傕,李傕的勢力從此逐漸衰弱。庚午日,鎮東將軍張濟從陝縣趕來,想要調解李傕和郭汜的矛盾,還想把皇帝暫時接到弘農。皇帝也想念舊都長安,就派使者去傳達旨意,來回跑了十趟,郭汜、李傕才答應和解,不過他們想把對方的愛子作為人質。李傕的老婆心疼兒子,這和解的事兒就一直定不下來。這時候,羌人和胡人多次跑到宮門口張望,還說:“天子在這兒麵嗎?李將軍答應給我們宮女,現在都在哪兒呢?”皇帝為此很發愁,就派侍中劉艾對宣義將軍賈詡說:“你之前履職又公正又忠誠,所以才一直受到重用。現在到處都是羌人和胡人,你得想想辦法啊。”賈詡就把羌人和胡人的首領們找來,請他們吃飯,還答應給他們封賞,羌人和胡人這才都離開了,李傕的勢力因此變得更加單薄。這時候又有人提和解的事兒,李傕就同意了,雙方各自把女兒送過去做人質。
秋天,七月甲子日,皇帝的車駕出了宣平門,正要過橋的時候,郭汜的幾百個士兵攔住橋問:“這是天子嗎?”車駕沒辦法往前走。李傕的幾百個士兵,都拿著大戟守在皇帝車駕前麵,兩邊的士兵眼看就要打起來了,侍中劉艾大聲喊道:“這就是天子!”又讓侍中楊琦把車帷高高舉起,皇帝也說:“你們怎麼敢逼近朕呢?”郭汜的士兵這才退了回去。過了橋之後,眾人都高呼萬歲。夜裡到了霸陵,跟著皇帝的人都餓了,張濟就按等級給大家分發食物。李傕出兵駐紮在池陽。丙寅日,朝廷任命張濟為驃騎將軍,可以像三公一樣開府設置僚屬;任命郭汜為車騎將軍,楊定為後將軍,楊奉為興義將軍,他們都被封為列侯。又任命原來牛輔的部將董承為安集將軍。郭汜想讓皇帝到高陵去,公卿大臣和張濟都覺得應該去弘農,大家為此開大會討論,卻沒個結果。皇帝派使者告訴郭汜:“弘農離宗廟比較近,你彆猶豫了。”郭汜不聽。皇帝氣得一整天都沒吃飯。郭汜聽說後說:“那就先到附近的縣吧。”八月甲辰日,皇帝車駕前往新豐。丙子日,郭汜又打算脅迫皇帝回到郿縣定都,侍中種輯知道了這個消息,就偷偷告訴楊定、董承、楊奉,讓他們到新豐會合。郭汜知道自己的計劃泄露了,就扔下軍隊,逃進南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評論
這段記載生動展現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複雜局勢,其中蘊含的戰略抉擇、人性博弈和權力邏輯,即便以現代視角審視,仍具深刻啟示:
戰略定力:荀彧的“固本思維”穿透短期誘惑
荀彧勸阻曹操放棄兗州攻徐州的論述,堪稱古代戰略決策的經典案例。他的核心邏輯——“深根固本以製天下”,放在現代語境中,就是強調“核心競爭力”和“戰略根據地”的重要性。
他指出兗州對曹操的價值,如同關中、河內對劉邦、劉秀的意義:既是資源基地“收熟麥,約食畜穀”),也是風險緩衝帶“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這種“先穩固基本盤,再圖擴張”的思路,在現代商業、軍事中依然適用——企業若盲目擴張而忽視核心市場,國家若放棄戰略要地而追求虛名,往往會陷入“失地亡本”的困境。
他對徐州局勢的預判更是精準:對方“堅壁清野”“人自為守”,且曹操此前征伐時的“威罰實行”已埋下仇恨“子弟念父兄之恥”),強行進攻隻會陷入“攻不拔、略無獲”的消耗戰。這提示我們:短期機會若與長期利益衝突,且缺乏可行性支撐,就應果斷放棄。曹操最終“乃止”,體現了決策者對戰略邏輯的尊重,避免了“撿芝麻丟西瓜”的風險。
戰術博弈:曹操的“以弱勝強”與信息差利用
曹操以不足千人迎擊呂布萬餘大軍的戰役,是典型的“不對稱作戰”範例:
他利用地形“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隱蔽兵力,以“半兵堤外”示弱,引誘呂布輕敵,再通過“輕兵挑戰+伏兵突襲”的組合拳打破僵局。這種戰術的核心,是通過信息差製造對方誤判——用局部暴露的“弱勢”掩蓋全局的“優勢”兵力部署、地形熟悉度),在現代戰爭中的“伏擊戰”“特種作戰”中仍可見其影子。
更關鍵的是,曹操抓住了呂布的決策盲區:對方以為曹軍“皆出收麥,在者不能千人”,卻沒料到曹操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兵力集結與伏擊部署。這說明:對手的“常識性判斷”往往是可利用的弱點,而快速應變能力“隱兵堤裡”“步騎並進”)是弱勢方破局的關鍵。
人性與權力:呂布的“認知錯位”與劉備的“隱忍博弈”
呂布投奔劉備時的表現,暴露了其性格缺陷對政治生涯的致命影響:
他試圖以“同邊地人”拉近關係,甚至讓妻子向劉備行禮、稱劉備為“弟”,看似親昵,實則暴露了缺乏政治分寸感的問題——以“邊地人”自矜,忽視了劉備“豫州牧”的身份;用私人關係綁架政治聯盟,反而讓劉備覺得“語言無常”,心生警惕。這種“想親近卻失分寸”的行為,在現代人際交往、職場合作中也常見:忽視對方的核心訴求劉備需要的是穩定聯盟,而非虛情假意),僅憑個人情緒行事,往往適得其反。
劉備的“外然之而內不悅”則體現了成熟政治家的隱忍:表麵接受呂布的示好,實則保持戒備。這種“表麵妥協、內裡設防”的策略,是弱勢方在複雜博弈中的生存智慧——不輕易撕破臉,但絕不放鬆警惕。
亂世中的“權力真空”:漢獻帝的被動與賈詡的務實
李傕、郭汜混戰中,漢獻帝的處境堪稱“傀儡的困境”:
他被羌胡兵威脅“天子在此中邪!李將軍許我宮人”),卻隻能依賴賈詡解決問題。賈詡通過“召羌胡大帥飲食之,許以封賞”平息危機,看似簡單,實則抓住了亂世中最直接的規則——利益交換優先於名分道義。這種“以實用主義破解僵局”的思路,在缺乏秩序的環境中往往最有效。
李傕、郭汜“以女為質”才達成和解,以及郭汜多次試圖“脅帝還都”,則暴露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質:皇帝隻是權力的符號,各方爭奪的是“控製符號”的權力。這種“符號化權力鬥爭”,在後世的政治博弈中反複上演——爭奪“正統性”的名義,實則為了壟斷資源分配權。
曆史啟示:亂世中的“生存法則”
這段記載濃縮了亂世競爭的核心邏輯:
戰略優先於戰術:荀彧的“固本論”比曹操的“取徐州”衝動更具長遠價值,說明方向錯了,戰術再強也無濟於事。
情緒讓位於理性:呂布因“無常”失人心,曹操因“納諫”守根本,證明政治博弈中,情緒穩定與理性決策是核心競爭力。
細節決定成敗:曹操利用大堤伏擊、賈詡用封賞退羌胡,都體現了“抓住關鍵細節地形、對方需求)”的重要性。
說到底,亂世的競爭,本質是“認知、資源、執行力”的綜合較量——誰能看透本質、守住根本、用好細節,誰就能在亂局中脫穎而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