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359章 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

第359章 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1 / 1)

揚州有個賊寇首領叫鄭寶,他想裹挾當地百姓跑到長江以南去。因為淮南的劉曄出身名門望族,是個有名的人物,鄭寶就想劫持劉曄,讓他帶頭乾這事兒,劉曄為此特彆發愁。正好曹操派使者到揚州來查問一些事情,劉曄就邀請使者到自己家。鄭寶得知後,就來拜訪使者,劉曄趁機留他一起吃飯喝酒,然後親手把鄭寶殺了,提著他的腦袋對鄭寶的軍隊說:“曹公有令,誰敢亂動,就和鄭寶同罪!”鄭寶的幾千手下一聽,都乖乖表示服從,還推舉劉曄當首領。劉曄卻帶著這些人歸附了廬江太守劉勳,劉勳覺得很奇怪,問他為啥。劉曄說:“鄭寶治軍毫無章法,他的手下向來靠搶劫撈好處。我向來沒什麼錢財,要是想整頓他們,肯定會招來怨恨,很難長久維持,所以就把他們交給你啦!”

劉勳因為袁術留下的部屬太多,供養不起,就派堂弟劉偕向上繚的各路宗族首領借米,結果沒借夠。劉偕就叫劉勳去攻打他們。孫策忌憚劉勳兵力強大,就假裝用謙卑的言辭來討好劉勳,說:“上繚的那些宗族百姓,屢次欺負我們郡,我一直想攻打他們,可路途實在不方便。上繚特彆富有,希望您去討伐,我願意出兵作為外援。”還送了珠寶、葛布等禮物給劉勳。劉勳特彆高興,他手下的人也都來祝賀,隻有劉曄不這麼覺得。劉勳問他為啥,劉曄說:“上繚雖說地方不大,但城牆堅固,護城河又深,易守難攻,短時間內根本拿不下來。要是您的軍隊在外邊打疲憊了,後方又空虛,孫策要是趁機偷襲咱們,那咱們可就守不住了。這樣一來,將軍您前進會受挫於敵人,後退又無處可歸,要是您一定要出兵,大禍馬上就到了。”劉勳不聽,還是去攻打上繚。等他到了海昏,那些宗族首領知道了消息,都帶著人跑光了,劉勳啥也沒撈著。

當時孫策正帶兵往西去攻打黃祖,走到石城的時候,聽說劉勳在海昏,孫策就分派堂兄孫賁、孫輔帶領八千人駐紮在彭澤,自己和兼任江夏太守的周瑜帶著兩萬人去偷襲皖城,順利攻下了皖城,還俘獲了袁術和劉勳的妻子兒女,以及三萬多部屬。孫策上表推薦汝南人李術為廬江太守,給他三千士兵守衛皖城,還把俘獲的百姓都遷到東邊的吳地。劉勳回軍到彭澤的時候,孫賁、孫輔半路截擊,把他打敗了。劉勳逃到流沂堅守,向黃祖求救,黃祖派兒子黃射率領五千水軍去援助劉勳。孫策又去攻打劉勳,把他打得大敗,劉勳往北投奔曹操,黃射也逃走了。孫策收編了劉勳的兩千多士兵,繳獲一千艘戰船,接著就去進攻黃祖。

十二月辛亥日,孫策的軍隊到達沙羨,劉表派侄子劉虎和南陽人韓曦,帶著五千手持長矛的士兵來救黃祖。甲寅日,孫策和他們交戰,把他們打得大敗,還殺了韓曦。黃祖脫身逃走,他的妻子兒女被孫策俘獲,戰船也被繳獲六千艘,士兵被殺和淹死的有好幾萬人。

孫策帶著大軍打算去攻打豫章,軍隊駐紮在椒丘。孫策對功曹虞翻說:“華歆字子魚)倒是有點名氣,但他可不是我的對手。要是他不開門獻城,等我這邊戰鼓一響,肯定會造成傷亡。你先去一趟,把我的意思跟他說明白。”虞翻就去見華歆,說:“我聽說您和我們會稽以前的王太守在中原地區齊名,是天下人尊崇的人物,我雖然在這東邊偏遠之地,也一直很敬仰您。”華歆說:“我比不上王太守。”虞翻又問:“您覺得豫章的糧草、武器裝備,以及軍民的勇猛果敢,和我們會稽郡比怎麼樣?”華歆說:“那可差遠了。”虞翻說:“您說比不上王太守,這是您謙虛。但要說精兵比不上會稽,倒確實像您說的。孫討逆孫策)智謀超群,用兵如神,之前趕走劉繇揚州刺史),您是親眼所見;往南平定我們會稽郡的事兒,您也聽說了吧。現在您想守著這座孤城,自己算算糧草,也知道不夠用,要是不早點想辦法,後悔都來不及了。現在大軍已經到椒丘了,我這就回去,明天中午之前,要是還沒收到您投降的文書,我就隻能跟您告彆了。”華歆說:“我在江南待了這麼久,一直想回北方。孫會稽孫策)一來,我就走。”於是連夜寫好迎接孫策的文書,第二天一早,就派手下人送去。孫策馬上進軍,華歆頭戴葛巾出來迎接孫策,孫策對華歆說:“您年高德劭,遠近聞名,大家都很敬仰您。我年紀小,應該以晚輩的禮節對待您。”說完就向華歆行禮,把他當成上賓。

孫盛評論說:華歆既沒有伯夷、商山四皓那樣超脫世俗的風範,又失去了作為臣子儘忠職守的操守,被那些歪理邪說擾亂了心智,還和放縱不羈的人結交,丟了官位,失了氣節,這罪過可不小啊!

孫策把豫章郡分出一部分設立廬陵郡,任命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正好僮芝生病,孫輔就進駐廬陵,留下周瑜鎮守巴丘。孫策攻下皖城後,對袁術的妻子兒女很照顧;等進入豫章,又把劉繇的靈柩收殮載運,對他的家人也很好。士大夫們因此都很稱讚孫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會稽功曹魏騰曾經違背了孫策的心意,孫策要殺他,大家又擔心又害怕,卻想不出辦法。孫策的母親吳夫人靠著一口大井對孫策說:“你剛在江南開創基業,很多事還沒辦妥,正應該優待賢才,禮待士人,原諒彆人的過錯,記住彆人的功勞。魏功曹為公事儘心謀劃,你今天殺了他,明天大家都會背叛你。我不忍心看到大禍臨頭,不如先跳到這井裡去死!”孫策大驚,趕緊放了魏騰。

當初,吳郡太守、會稽人盛憲舉薦高岱為孝廉。後來許貢來接任太守,高岱就帶著盛憲到營帥許昭家避難。烏程的鄒佗、錢銅以及嘉興的王晟等人,各自聚集了一萬或幾千人,不歸附孫策。孫策帶兵去征討,把他們都打敗了,接著進攻嚴白虎。嚴白虎戰敗,逃到餘杭,投奔許昭。程普請求攻打許昭,孫策說:“許昭對舊主有義氣,對朋友有誠心,這是大丈夫該有的誌向。”於是就放過了他。

曹操又把軍隊駐紮在官渡。曹操的侍從徐他等人想謀殺曹操,他們進入曹操營帳時,看到校尉許褚,臉色都變了。許褚察覺不對勁,就把他們殺了。

當初,車騎將軍董承聲稱接受了皇帝藏在衣帶中的密詔,和劉備密謀要殺掉曹操。曹操曾經不經意地對劉備說:“當今天下的英雄,隻有你和我啊,袁紹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劉備當時正在吃飯,嚇得筷子都掉了。正好這時天上打雷,劉備就趁機說:“聖人說:‘遇到迅雷和狂風,人一定會改變臉色’,果然有道理啊。”於是劉備就和董承以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人一起謀劃此事。

正巧曹操派劉備和朱靈去攔截袁術,程昱、郭嘉、董昭都勸曹操說:“不能派劉備去啊!”曹操後悔了,派人去追,已經來不及了。袁術往南逃走後,朱靈等人回軍。劉備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留下關羽鎮守下邳,代行太守職權,自己回到小沛。東海的賊寇昌豨以及很多郡縣都背叛曹操,歸附劉備。劉備的人馬發展到好幾萬,還派使者和袁紹聯合。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人劉岱和中郎將、扶風人王忠去攻打劉備,沒能取勝。劉備對劉岱等人說:“就算你們來一百個人,也拿我沒辦法;要是曹公親自來,那還說不定呢!”

評論

這段史料生動展現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戰亂頻發的動蕩圖景,其中人物的謀略抉擇、命運沉浮與時代大勢相互交織,折射出亂世生存的殘酷邏輯與權力博弈的深層規律。

智士的清醒:劉曄的格局與遠見

劉曄在麵對鄭寶裹挾時的果斷行事,儘顯亂世中保全自身、掌控局麵的智慧。他以“手刃殺之”的決絕手段瓦解數千人武裝,卻不貪權據有,而是將部眾轉交劉勳,理由是“寶無法製,其眾素以鈔略為利”,自己“宿無資,整齊之必懷怨難久”。這一決策既規避了駕馭亂兵的風險,又為自己預留了轉圜空間,體現了對人性本質與權力邏輯的深刻洞察——沒有根基的控製權如同流沙,強行握持隻會引火燒身。

更值得稱道的是他對劉勳伐上繚的勸諫。麵對“外內儘賀”的狂熱,劉曄直指要害:“上繚城堅池深,攻難守易”“兵疲於外而國內虛,策乘虛襲我,則後不能獨守”。這番分析精準預判了孫策的戰略意圖與戰爭走向,卻因劉勳的貪婪與傲慢未被采納。這一悲劇性對比揭示了亂世的殘酷法則:決策者的格局與清醒,往往比兵力強弱更能決定成敗,而多數人終將被眼前利益蒙蔽雙眼。

梟雄的崛起:孫策的戰略博弈與攻心之術

孫策的一係列操作堪稱漢末軍事政治的經典案例。他巧妙利用劉勳的貪婪,以“偽卑辭”“珠寶賄賂”誘使其出兵上繚,實則布下“圍點打援”的陷阱——趁皖城空虛奇襲得手,俘獲三萬餘人;在彭澤截擊回援的劉勳,最終“收得勳兵二千餘人,船千艘”,完成對廬江勢力的吞並。這一過程中,孫策展現了精準的對手心理把控、靈活的戰術調整能力與高效的執行力,將“兵不厭詐”的軍事思想發揮到極致。

在沙羨之戰中,孫策大破黃祖與劉表援軍,“獲其妻子及船六千艘,士卒殺溺死者數萬人”,進一步鞏固了江東霸權。而攻略豫章時,他並未一味強攻,而是派虞翻勸降華歆,以“君年德名望,宜修子弟之禮”的姿態禮遇降者,既減少了損失,又贏得了士大夫階層的認同。這種“武力威懾與懷柔安撫並重”的策略,為江東政權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孫策對細節的把控同樣值得關注:撫視袁術妻子、收葬劉繇、釋放魏騰、赦免許昭,這些舉動看似細微,實則是在亂世中構建“仁德”形象的刻意經營。他明白,單純的武力征服難以持久,唯有贏得人心才能建立穩固統治,這種兼具梟雄狠辣與政治家遠見的特質,使其在短短數年間平定江東,成為“用兵如神”的少年英雄。

失敗者的教訓:劉勳的貪婪與袁紹集團的隱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勳的覆滅堪稱“利令智昏”的典型案例。他先是因“袁術部典眾多,不能贍”而試圖劫掠上繚,又被孫策的虛辭厚禮衝昏頭腦,無視劉曄的警告執意出兵,最終落得“了無所得”“北歸曹操”的結局。其悲劇根源在於缺乏戰略定力,將短期利益置於全局安全之上,淪為孫策擴張的墊腳石。

與此同時,曹操集團內部也暗藏危機。董承“衣帶詔”事件與劉備的叛離,暴露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模式下的統治隱患——表麵的臣服之下,各方勢力仍在伺機反抗。劉備在被曹操稱為“天下英雄”後,以“迅雷風烈”掩飾失態,最終殺車胄、聯袁紹,成為曹操後方的重大威脅。程昱、郭嘉“備不可遣”的勸諫被忽視,反映了曹操在權力擴張中逐漸滋生的自負,為後來的官渡之戰埋下伏筆。

亂世的生存法則:暴力、權謀與人心的博弈

這段史料中反複出現的“鈔略為利”“偽卑辭”“空壁逃遷”“邀擊破之”等關鍵詞,勾勒出漢末亂世的生存圖景:道德秩序崩壞,武力成為基礎話語權,而權謀與攻心則是放大器。鄭寶的“略居民以赴江表”代表了底層武裝的生存邏輯,劉勳的劫掠與孫策的征伐本質上並無不同,隻是後者更懂得用“合法性敘事”包裝擴張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義”與“禮”仍未完全消亡。許昭“有義於舊君,有誠於故友”被孫策赦免,曹操因許褚識破刺殺而保命,吳夫人以死勸諫救下魏騰,這些細節說明:亂世中的人性光輝與道德底線,既是維係社會的微弱紐帶,也是梟雄們不得不顧忌的隱性規則。

曆史的啟示:時勢造英雄,選擇定命運

從鄭寶之死到孫策崛起,從劉勳覆滅到劉備叛曹,這段曆史中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隻有在時代洪流中不斷做出選擇的個體。劉曄的清醒、孫策的果決、劉勳的短視、華歆的妥協,共同構成了亂世的多棱鏡——每個選擇都基於自身立場與認知局限,而曆史則以結果對這些選擇做出最終評判。

孫策的成功印證了“時勢造英雄”的真理:他抓住袁術覆滅、廬江空虛的時機,以精準的戰略規劃和強大的執行力迅速崛起;而劉勳、黃祖等人的失敗,則警示後人:在大變革時代,固守舊思維、被利益裹挾、無視潛在風險,終將被曆史淘汰。

這段曆史更揭示了權力遊戲的本質:沒有永恒的盟友,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絕對的強弱,隻有動態的平衡。孫策的崛起與曹操的隱憂並存,劉備的叛離與袁紹的觀望交織,預示著更大規模的亂世風暴——官渡之戰即將來臨,而所有人物的命運,都將在這場更大的博弈中重新書寫。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 我,隨身軍火庫,鑄就盛唐帝國 物價瘋貶,她做惡毒女配日入千元 末世:我的列車無限升級 說唱:從地下開始崛起 綜網:從速刷打灰開始的戰鬥天選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