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466章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第466章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1 / 1)

一開始,陸抗因為江陵北邊路況太好,怕敵軍搞事,就讓江陵督張鹹修了個大水壩蓄水,把周邊平原泡成濕地,想以此防敵。羊祜這老狐狸想借這壩裡的水用船運糧,故意放風說要拆壩走步兵。陸抗一聽就懂,立馬讓張鹹趕緊把壩拆了。手下將領都懵圈了,勸了好幾次,陸抗就是不聽。結果羊祜到了當陽,聽說壩塌了,隻能把船運改成車運,費老鼻子勁了。

十一月,楊肇帶兵到了西陵。陸抗安排公安督孫遵沿著南岸防羊祜,水軍督留慮擋徐胤,自己親率大軍對著楊肇擺開陣勢。沒想到將軍朱喬的營都督俞讚跳槽投奔楊肇了。陸抗說:“俞讚是老員工,門兒清咱們的底細。我一直擔心那些少數民族兵訓練不夠,要是敵軍來攻,肯定先打這兒。”當天夜裡就把夷兵換成精兵駐守。第二天,楊肇果然往原來夷兵守的地方衝。陸抗下令反擊,箭石跟下雨似的,楊肇的人傷亡堆成山。十二月,楊肇沒招了,連夜跑路。陸抗想追,但怕步闡憋著壞搞偷襲,兵力不夠分,就故意敲鼓整隊,假裝要追。楊肇的兵本來就慌得一批,嚇得扔了盔甲撒腿就跑。陸抗派輕兵跟上去收割,楊肇大敗,羊祜等人也隻能撤軍。陸抗順勢拿下西陵,砍了步闡和幾十個同謀,連帶著三族都一鍋端了,剩下的幾萬人求赦免才保住命。回樂鄉的時候,陸抗臉上一點得意勁兒都沒有,還跟平時一樣低調。吳主給了他都護的頭銜,羊祜則被貶成平南將軍,楊肇直接擼成老百姓。

吳主拿下西陵後,覺得自己有天助,野心爆棚,讓術士尚廣算一卦能不能一統天下。尚廣說:“大吉!庚子年,您的禦駕就能進洛陽。”吳主美得不行,不光不搞民生工程,一門心思就想搞擴張。

賈充跟朝廷官員喝酒,河南尹庾純喝高了,跟賈充吵起來。賈充懟:“你老爹都老了,不回家儘孝,簡直沒天理!”庾純回懟:“那高貴鄉公在哪兒呢?”賈充又羞又氣,上表要辭職;庾純也自己彈劾自己。朝廷先免了庾純的官,再讓五府評判對錯。石苞覺得庾純為了官位不管爹媽,該開除;齊王攸等人覺得庾純在禮法上沒毛病。最後朝廷聽了齊王的,又讓庾純當國子祭酒。

吳主去華裡遊玩時,右丞相萬彧和右大司馬丁奉、左將軍留平偷偷合計:“要是他在華裡賴著不回,國家大事要緊,隻能硬把他弄回來。”這話被吳主聽到了,因為是老臣,就先忍著沒發作。這年,吳主借著宴會,給萬彧遞毒酒,傳酒的人偷偷減了點量。又給留平喝,留平察覺不對,趕緊吃了解藥才沒死。萬彧自殺,留平鬱悶了一個多月也掛了,萬彧的子弟被發配到廬陵。

之前萬彧建議選些靠譜的人補朝廷空缺,吳主就讓大司農樓玄當宮下鎮,管殿裡的事。樓玄一身正氣,按規矩辦事,說話直來直去,吳主越來越不爽。中書令兼太子太傅賀邵上書勸諫:“最近這幾年,朝廷烏煙瘴氣,真假難辨,忠臣被排擠,好人被害。搞得正派人沒活路,奸臣拍馬屁,都順著您的意思來,說些歪理邪說,把好風氣全帶壞了,忠臣都不敢說話。您身居高位,天天聽順耳的話,怕是真以為這些人很牛,天下太平了吧?我聽說興盛的君主愛聽批評,敗家的君主愛聽好話;聽批評的毛病越來越少,福氣自然來;聽好話的名聲越來越差,災禍跟著到。您用嚴刑峻法堵大家的嘴,趕走好人不讓提意見,喝頓酒都可能掉腦袋,當官的都想辭職,老百姓都想跑路,這哪能保住家業、搞好教化啊?何定就是個奴才,沒啥本事,您卻喜歡他的諂媚,給他權力作威作福。這種小人上位,肯定乾壞事。最近何定瞎搞工程,調江邊的兵去趕麋鹿,搞得老弱病殘挨餓受凍,大家怨聲載道。古話說‘國家興盛時,把百姓當孩子;要亡時,把百姓當草’。現在法律越來越嚴,賦稅越來越重,宦官和近臣到處搞事,地方官怕擔責,就使勁坑老百姓。搞得大家活不下去,妻離子散,哭喊聲都傷了天地和氣。現在國家連一年的存糧都沒有,家裡連一個月的儲備都沒,後宮卻有一萬多人吃白飯。再說北邊的敵人盯著咱們呢,長江天險靠不住,要是咱們守不住,人家一根蘆葦就能過來。希望您好好搞基礎建設,彆感情用事,這樣才能重現盛世啊!”吳主聽了肺都氣炸了。

後來就有人誣告樓玄和賀邵碰麵時,站著嘀咕還大笑,誹謗朝政,兩人都被問責。樓玄被發配到廣州,賀邵暫時官複原職。沒過多久,樓玄又被弄到交趾,最後被殺了。過了一陣子,何定的齷齪事敗露,也被乾掉了。

羊祜從江陵回來後,專心搞德政、講信用,想拉攏吳人。每次打仗都約好時間,不搞偷襲。有將領想耍陰招,他就灌人好酒,讓對方說不出話。軍隊在吳境行軍,割了糧食當軍糧,都按數量折算成絹帛賠償。每次在江、沔一帶打獵,都隻在晉地活動,要是禽獸先被吳人打傷再被晉兵逮著,都送回去。這樣一來,吳國邊境的人都服他。羊祜和陸抗在邊境對峙,還經常互派使者。陸抗送酒給羊祜,羊祜直接喝了不設防;陸抗生病,向羊祜求藥,羊祜給了現成的藥,陸抗馬上就吃。手下人勸陸抗,陸抗說:“羊叔子哪是下毒的人!”他還告誡邊境守軍:“對方專心搞德政,咱們要是光搞暴力,不用打就輸了。大家守住邊界就行,彆貪小便宜。”吳主聽說兩邊關係挺好,就質問陸抗,陸抗說:“一鄉一縣都得講信義,何況大國呢!我不這麼做,反而顯得他有德行,對羊祜沒啥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主聽了將領們的主意,老侵犯晉國邊境。陸抗上書說:“以前夏朝作惡多端,商湯才出兵;紂王荒淫暴虐,周武王才伐紂。要是時機不對,就算是聖人也得養精蓄銳自保,不能輕舉妄動。現在不專心搞農業富國,選賢任能,明確獎懲,用道德教化百官,用仁愛安撫百姓,反而聽將領們追求虛名,窮兵黷武,每次花費都成千上萬,士兵累得要死,敵人沒削弱多少,咱們自己先垮了。現在為了爭奪帝王大業,卻盯著蠅頭小利,這是臣子的奸計,不是國家的好策略!以前齊、魯打了三仗,魯人贏了兩次,結果很快就亡國了。為啥?因為實力懸殊啊。何況現在咱們打仗得到的,還不夠彌補損失的呢?”吳主根本不聽。

羊祜不跟朝廷權貴搞關係,荀勖、馮紞這幫人都討厭他。他的外甥王衍曾經來談事,說得頭頭是道,羊祜卻不認可,王衍氣呼呼地走了。羊祜對賓客說:“王夷甫這小子遲早靠名氣身居高位,但敗壞風氣,肯定是他。”後來打江陵時,羊祜按軍法要斬王戎。王衍是王戎的堂弟,所以兩人都恨羊祜,到處說他壞話,當時人還編了句順口溜:“二王當權,羊公沒賢。”

【內核解讀】

這段曆史片段如同一場濃縮的政治軍事大戲,既展現了戰場上的智勇交鋒,也暴露了權力場的荒誕與殘酷,更暗藏著王朝興衰的密碼。從陸抗的冷靜布局到吳主的昏聵膨脹,從羊祜的德政博弈到西晉朝堂的暗流湧動,每個細節都折射出亂世中個體選擇與時代命運的深度糾纏。

軍事對決:智者的博弈與命運的分野

西陵之戰堪稱古代軍事謀略的經典教科書。陸抗的表現堪稱“細節決定成敗”的完美詮釋:戰前預判江陵水路隱患,以水壩蓄水設防,麵對羊祜的“拆壩誘敵”之計,他跳出思維定式,果斷下令毀壩,用看似“自毀長城”的操作打亂敵軍部署,儘顯戰略前瞻性;戰時遭遇內部叛變,他精準洞悉叛徒可能泄露的弱點——少數民族部隊防線,連夜換防精兵,將危機轉化為殲敵契機,這種臨危不亂的應變能力,正是頂級將領的核心素養。

而他追擊楊肇時的“虛實之道”更顯高明:明知兵力不足,卻以擊鼓整隊的虛張聲勢瓦解敵軍心理防線,再以輕兵收割戰果,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勝利。戰後“麵無驕色”的低調,則超越了武將的勝負執念,儘顯儒將風範。相比之下,羊祜的“船運改車運”、楊肇的“精準踩坑”,都成了襯托陸抗智慧的注腳。這場戰役的結局不僅是軍事上的勝負,更埋下了吳晉力量消長的伏筆——陸抗的全勝未能改變吳國的頹勢,羊祜的被貶反而讓他轉向“德政攻心”的長期戰略,為日後西晉滅吳埋下伏筆。

權力場域:明君與昏君的認知鴻溝

吳主孫皓在西陵之戰後的表現,堪稱“勝利即毒藥”的典型案例。一場關鍵勝利非但沒有讓他勵精圖治,反而催化了其好大喜功的本性。術士“庚子年入洛陽”的虛妄預言,竟成了他放棄民生、沉迷擴張的“聖旨”,這種將國運寄托於玄學占卜的荒唐,暴露了專製皇權下“權力膨脹必然導致認知閉環”的規律。他對萬彧、留平的毒殺,對樓玄、賀邵的迫害,更是將“兔死狗烹”的帝王權術演繹到極致——賀邵的勸諫字字切中時弊,從官場腐敗到民生凋敝,從後宮冗餘到邊防隱患,句句都是救國良言,卻被視為逆耳忠言,這種“忠言逆耳而必誅”的操作,本質上是昏君對自我認知的終極維護。

反觀羊祜在西晉的處境,則展現了另一種權力困境:他在邊境推行“德政外交”,用誠信感化吳人,這種“以柔克剛”的戰略本是長治久安之道,卻因不攀附權貴而遭荀勖、馮紞構陷,甚至被“二王”聯手抹黑。“二王當權,羊公沒好名聲”的順口溜,道儘了清官在汙濁官場的無奈。但曆史最終給出了公正答案:羊祜的德政為西晉統一奠定了人心基礎,而吳主的倒行逆施則加速了吳國的滅亡,兩種執政理念的較量,早已預示了南北歸一的結局。

人性百態:亂世中的選擇與代價

這段曆史中的人物群像,堪稱人性的“多棱鏡”。陸抗代表了亂世中的“清醒者”,他始終保持專業主義底色,不因勝利而驕縱,不因權鬥而沉淪,即便身處吳國衰落期,仍以一己之力延緩國運頹勢,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守,讓他成為黑暗中的微光;羊祜則詮釋了“君子之爭”的境界,他不搞偷襲、賠償糧穀、送藥不疑,將軍事對抗升華為道德博弈,用“以德服人”的策略瓦解對手防線,這種超越時代局限的格局,使其成為魏晉風度中“儒將”的典範。

而吳主孫皓與西晉權貴則暴露了權力對人性的異化:孫皓從獲勝者到暴君的轉變,證明了缺乏製約的權力必然滋生狂妄與殘忍;荀勖、馮紞、二王的構陷行為,則揭示了官僚體係中“劣幣驅逐良幣”的潛規則。特彆值得玩味的是庾純與賈充的爭執——“高貴鄉公在哪兒呢”的質問,如同刺穿虛偽的利刃,將西晉政權合法性的隱痛暴露無遺,也暗示了這個王朝從建立之初就埋下的倫理危機。

曆史啟示:國運興衰的底層邏輯

這段曆史最深刻的啟示,在於揭示了“短期勝負與長期國運”的辯證關係。吳國贏了西陵之戰,卻因統治者的昏聵加速滅亡;西晉輸了戰役,卻因羊祜的德政積累民心資本。這印證了一個永恒規律:軍事勝利可以決定一時成敗,但國家長治久安的核心在於民生、吏治與人心向背。吳主沉迷於“庚子入洛”的虛妄預言,卻看不見百姓“妻離子散”的苦難;孫皓執著於用嚴刑峻法壓製異見,卻不明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古訓;而羊祜看似“迂腐”的德政,實則是最堅實的國防——當邊境百姓“服其恩信”時,軍事防線早已無形延伸。

在權力與人性的博弈中,每個選擇都在書寫曆史走向:陸抗的專業堅守延緩了吳國的崩潰,羊祜的戰略遠見加速了統一進程,而吳主的剛愎自用與西晉權貴的內鬥,則讓亂世的終結充滿了曲折與代價。這段曆史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僅能贏得戰役,更能看透人心;真正的國運,不在占卜預言中,而在民生疾苦與吏治清明裡。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極品親戚! 主母生存指南 引誘清冷權臣後 克係末日擺攤,邪神被我喂成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