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孝懷皇帝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13章 孝懷皇帝中(1 / 1)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庚午年)

一開春,正月乙醜朔日,朝廷又大赦天下。

漢主劉淵立單征的女兒為皇後,立梁王劉和為皇太子,同時大赦天下。還封兒子劉義為北海王,任命長樂王劉洋為大司馬。

漢國鎮東大將軍石勒渡過黃河,拿下白馬,王彌帶著三萬人和他會合,一起去攻打徐、豫、兗州。二月,石勒突襲鄄城,殺了兗州刺史袁孚,接著又拿下倉垣,殺了王堪。之後再次北渡黃河,攻打冀州各郡,有九萬多老百姓跟著他。

成國太尉李國鎮守巴西,他帳下的文石把他殺了,獻出巴西向羅尚投降。

太傅司馬越征召建威將軍吳興人錢璯和揚州刺史王敦。錢璯想殺了王敦造反,王敦趕緊逃到建業,把這事告訴了琅邪王司馬睿。錢璯乾脆就反了,進犯陽羨,司馬睿派將軍郭逸等人去討伐。周??召集鄉裡的人,和郭逸等人一起攻打錢璯,把他給殺了。周??三次平定江南,司馬睿就任命他為吳興太守,還在他家鄉設置義興郡來表彰他。

曹嶷從大梁帶兵往東,所到之處都被他攻下,順利拿下東平,接著進攻琅邪。

夏天四月,王浚的將領祁弘在廣宗打敗漢國冀州刺史劉靈,把他殺了。

成主李雄對他的將領張寶說:“你要是能拿下梓潼,我就把李離的官職賞給你。”張寶就先殺了個人,假裝逃亡,跑到梓潼。訇琦等人相信了他,把他當成心腹。正好羅尚派使者到梓潼,訇琦等人出去送行,張寶在後麵關上城門,訇琦等人隻能逃到巴西。李雄就任命張寶為太尉。

幽、並、司、冀、秦、雍這六個州鬨起了大蝗災,蝗蟲把草木、牛馬的毛都吃光了。

秋天七月,漢國的楚王劉聰、始安王劉曜、石勒以及安北大將軍越國,在懷縣圍攻河內太守裴整,朝廷下詔讓征虜將軍宋抽去救援。石勒和平北大將軍王桑迎擊宋抽,把他殺了。河內人抓住裴整投降,漢主劉淵任命裴整為尚書左丞。河內督將郭默收攏裴整剩下的部眾,自己當了塢主,劉琨任命郭默為河內太守。羅尚在巴郡去世,朝廷下詔讓長沙太守下邳人皮素接替他。

庚午日,漢主劉淵生病臥床。辛未日,他任命陳留王歡樂為太宰,長樂王劉洋為太傅,江都王延年為太保,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於,並且總管尚書事務。在平陽西邊設置單於台。任命齊王劉裕為大司徒,魯王劉隆為尚書令,北海王劉義為撫軍大將軍、兼領司隸校尉,始安王劉曜為征討大都督、兼領單於左輔,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兼領單於右輔,光祿大夫劉殷為左仆射,王育為右仆射,任顗為吏部尚書,朱紀為中書監,護軍馬景兼任左衛將軍,永安王劉安國兼任右衛將軍,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西陽王劉璿都兼任武衛將軍,分彆掌管禁兵。以前,劉盛年輕的時候不愛讀書,隻看《孝經》和《論語》,他說:“讀了這些能照著做,就夠了,讀那麼多書卻不踐行有啥用!”李熹見到他,感歎說:“遠遠看著好像很容易親近,接觸之後,卻像麵對嚴厲的長輩,這才是君子啊!”劉淵因為他忠誠老實,所以臨終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丁醜日,劉淵把太宰歡樂等人召進宮中,接受遺詔輔佐朝政。己卯日,劉淵去世,太子劉和即位。

劉和這人猜忌心重,對人也不厚道。宗正呼延攸,是呼延翼的兒子,劉淵覺得他沒才能品行又不好,所以一直沒給他升官。侍中劉乘,向來討厭楚王劉聰。衛尉西昌王劉銳,因為沒被列入遺詔顧命大臣而感到恥辱。這幾個人就湊一起商量,勸劉和說:“先帝沒考慮好局勢輕重,讓三個王爺在京城掌握強兵,大司馬劉聰又帶著十萬人馬屯駐在近郊,陛下您這皇位就跟借住的一樣不穩當啊,得早點想辦法。”劉和是呼延攸的外甥,對他的話深信不疑。辛巳夜裡,劉和把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等人叫來,說了這事。劉盛說:“先帝的靈柩還沒下葬,四個王爺也沒表現出叛逆的跡象,您要是現在就自相殘殺,天下人會怎麼說您呢!況且大業才剛開始,陛下您可彆信這些小人的話,懷疑自己兄弟。兄弟都不信,還能信誰呢!”呼延攸、劉銳生氣地說:“今天這事兒,沒彆的說法,領軍將軍你這說的什麼話!”就命令左右把劉盛殺了。劉盛死後,劉欽害怕了,說:“一切聽陛下吩咐!”壬午日,劉銳率領馬景在單於台攻打楚王劉聰,呼延攸率領永安王劉安國在司徒府攻打齊王劉裕,劉乘率領安邑王劉欽攻打魯王劉隆,還派尚書田密、武衛將軍劉璿攻打北海王劉義。田密、劉璿帶著劉義殺出一條路,投奔劉聰,劉聰命令士兵披甲備戰。劉銳知道劉聰有準備,趕緊跑回來,和呼延攸、劉乘一起攻打劉隆、劉裕。呼延攸、劉乘懷疑劉安國、劉欽有二心,把他倆殺了。當天,劉裕被殺。癸未日,劉隆被殺。甲申日,劉聰攻打西明門,攻了下來。劉銳等人逃進南宮,劉聰的前鋒部隊緊追不舍。乙酉日,劉和在光極殿西室被殺,劉銳、呼延攸、劉乘被抓,腦袋被砍下來掛在大街上示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臣們都請劉聰即位當皇帝,劉聰覺得北海王劉義是單皇後的兒子,就想把皇位讓給他。劉義哭著堅決推辭,劉聰過了好久才答應,說:“劉義還有各位大臣,是覺得現在禍難還多,看我年紀大才這樣。這是國家大事,我哪敢推辭!等劉義長大,我就把大業還給他。”於是劉聰即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興。尊單氏為皇太後,他母親張氏為帝太後。封劉義為皇太弟,兼領大單於、大司徒。立他妻子呼延氏為皇後,這呼延氏是劉淵皇後的堂妹。封他兒子劉粲為河內王,劉易為河間王,劉翼為彭城王,劉悝為高平王,還任命劉粲為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任命石勒為並州刺史,封汲郡公。

略陽臨渭的氐族首領蒲洪,勇猛又有謀略,氐族人都敬畏服從他。漢主劉聰派使者來封蒲洪為平遠將軍,蒲洪不接受,自稱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九月辛未日,把漢主劉淵葬在永光陵,諡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雍州有很多流民在南陽,朝廷下詔讓他們回故鄉。流民們覺得關中地區又荒涼又殘破,都不想回去。征南將軍山簡、南中郎將杜蕤各自派兵送他們,還催著他們按期限出發。京兆人王如就偷偷聯絡了一些壯士,夜裡突襲這兩支軍隊,把他們打敗了。於是馮翊的嚴嶷、京兆的侯脫各自聚集人馬攻打城鎮,殺了當地的長官來響應王如。沒多久,他們的人馬就達到四五萬,王如自稱大將軍,兼領司、雍二州牧,向漢國稱臣。

【內核解讀】

亂世裂變中的權力博弈與民生悲歌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是西晉末年亂世格局加速裂變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漢趙前趙)政權經曆權力更迭,石勒等勢力持續擴張,西晉王朝在內外交困中加速衰落,而民生疾苦則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透過史冊簡練的記載,我們能清晰看到一個王朝崩塌前的掙紮、割據勢力的崛起邏輯,以及亂世中個體命運的浮沉。

漢趙政權的權力迭代:從鼎盛到內鬥的伏筆

漢主劉淵在這一年完成了政權架構的關鍵布局,立皇後、定太子、封諸王,試圖構建穩固的統治核心。他對石勒、劉聰等軍事將領的倚重,推動漢趙勢力在中原地區快速擴張——石勒渡過黃河後連克白馬、鄄城、倉垣,裹挾民眾九萬餘口,軍事威懾力持續增強;劉聰、石勒等聯軍圍攻河內,擊殺西晉援軍將領,迫使河內太守投降,進一步壓縮了西晉的生存空間。這些軍事勝利背後,是漢趙政權對西晉腐朽統治的衝擊,也體現了少數民族政權在中原地區的適應性擴張。

然而,權力的陰影始終籠罩著這個新興政權。七月,劉淵病重後的托孤布局暗藏危機:他以“三太”太宰、太傅、太保)輔政,同時任命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於,試圖平衡宗室與軍事集團的力量。但這種看似穩妥的安排,卻因繼承人問題迅速引爆矛盾。太子劉和性“猜忌無恩”,在呼延攸、劉乘等失意貴族的挑唆下,對手握兵權的兄弟展開血腥清洗。這場內鬥中,安昌王劉盛因直言勸諫被殺,齊王劉裕、魯王劉隆先後遇害,最終劉聰以“清君側”為名攻入皇宮,誅殺劉和及主謀者,完成權力逆襲。

劉聰即位後的權力平衡術頗具政治智慧——他先假意讓位給單後之子北海王劉乂,在群臣“勸進”後才登基,既彰顯“仁厚”,又鞏固了權力;同時封劉乂為皇太弟,保留其繼承資格,暫時穩定了宗室內部。這種“兄終弟及”的承諾雖為權宜之計,卻為後續的權力鬥爭埋下隱患。此外,劉聰對石勒的冊封並州刺史、汲郡公),既是對其軍功的認可,也是對這一強大軍事力量的暫時安撫,反映出漢趙政權內部中央與地方軍事集團的微妙關係。

西晉王朝的潰敗:軍事失利與統治根基的崩塌

西晉在這一年的表現儘顯頹勢。麵對漢趙與石勒的聯合進攻,西晉地方官員或戰死如兗州刺史袁孚、王堪),或投降如河內太守裴整),中央禁軍的救援行動如宋抽救河內)也以失敗告終。唯一的亮點是江南地區的局部穩定——周玘“三定江南”,協助琅邪王司馬睿平定錢璯叛亂,不僅鞏固了司馬氏在江南的統治,還促成了義興郡的設立,成為西晉在北方崩潰前的“南方屏障”。但這種局部穩定無法扭轉全局潰敗的趨勢,尤其是北方六州遭遇大蝗災,“食草木、牛馬毛皆儘”,農業生產完全停滯,民眾流離失所,為石勒等勢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西晉的統治根基已從經濟、軍事層麵全麵瓦解。

地方層麵,西晉官員的表現也暴露了統治體係的腐朽。益州方麵,羅尚死後,朝廷以皮素代之,但巴西、梓潼等地的控製權在成漢與西晉間反複易手,成將張寶以“詐降”之計奪取梓潼,反映出西晉地方守軍的麻痹與無能。南陽地區的流民問題則直接引爆了新的叛亂——朝廷不顧關中“荒殘”的現實,強行遣返流民,最終激起王如起義,數萬流民響應並歸附漢趙,形成對西晉南方統治的新威脅。這種“官逼民反”的惡性循環,本質上是西晉統治者喪失民心的必然結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割據勢力的崛起:石勒與蒲洪的擴張邏輯

石勒在這一年的軍事行動堪稱“流寇式擴張”的典範。他從濟河攻白馬開始,聯合王彌寇掠徐、豫、兗州,繼而北攻冀州,以“裹挾民眾”為核心策略,短期內聚集九萬餘口,既擴充了實力,又削弱了西晉的統治基礎。這種“以戰養戰”“以民為資”的模式,成為亂世中軍閥崛起的通用路徑——通過劫掠資源、吸納流民,快速壯大軍事力量,再以武力威懾獲取更多地盤與人口。石勒對冀州的攻略,不僅擴大了漢趙的勢力範圍,更使其個人勢力逐漸脫離中央控製,為日後建立後趙政權積累了資本。

略陽氐人蒲洪的崛起則代表了少數民族豪酋的獨立傾向。麵對漢趙的冊封,蒲洪“不受”並自立為“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體現了氐族部落對自身利益的維護。蒲洪憑借“驍勇多權略”獲得部眾擁戴,其割據行為反映了西晉對邊疆控製力的喪失,也預示著十六國時期“族群割據”的時代特征。這些地方性勢力的崛起,不斷蠶食著西晉的統治空間,加速了大一統王朝的解體。

民生疾苦與社會動蕩:亂世的底色

史書記載“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儘”,寥寥數語勾勒出觸目驚心的災荒景象。這場大蝗災導致農業絕收,民眾無以為生,隻能依附於石勒等軍閥以求存活,形成“民從之者九萬餘口”的現象。這種“流民軍閥”的共生關係,成為亂世延續的重要動力——流民需要生存保障,軍閥需要兵源與勞動力,二者結合形成的軍事集團,徹底摧毀了原有的社會秩序。

南陽流民起義則是民生困境的直接爆發。朝廷“促期令發”的強硬政策,無視流民“不願歸”的現實訴求,最終引發反抗。王如、嚴嶷等首領聚眾數萬,攻城鎮、殺令長,本質上是底層民眾在絕境中的求生之舉。而成漢政權利用梓潼守將的信任奪取城池,西晉地方官或死或降,反映出在生存危機麵前,道德與忠誠已讓位於現實利益,社會倫理體係也隨統治秩序一同崩塌。

結語:亂世邏輯的開端

永嘉四年的曆史事件,集中展現了西晉末年“權力碎片化”“秩序崩塌化”“民生極端化”的亂世特征。漢趙的內鬥與擴張、西晉的潰敗與掙紮、石勒等軍閥的崛起、民眾的苦難與反抗,共同構成了十六國亂世的序幕。這一年的權力更迭與軍事衝突,不僅改變了政權格局,更重塑了中國北方的社會結構——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殘餘勢力的博弈、流民與軍閥的結合、地方豪族的自保與崛起,成為此後數百年曆史演進的核心線索。透過這些簡練的史書記載,我們能深刻感受到亂世中個體命運的渺小與權力博弈的殘酷,也能看到曆史洪流中文明存續的韌性。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