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558章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

第558章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1 / 1)

晉紀十六,從公元328年戊子年)到公元331年辛卯年),共四年。

鹹和三年公元328年,戊子年)

春天,正月的時候,溫嶠趕來救援建康,軍隊駐紮在尋陽。

韓晃跑去慈湖偷襲司馬流。這司馬流向來膽小懦弱,要打仗了,吃烤肉連嘴在哪都不知道,結果兵敗戰死。

丁未日,蘇峻帶著祖渙、許柳等兩萬多人,從橫江渡江,登上牛渚,在陵口紮營。朝廷的軍隊去抵擋,卻屢戰屢敗。二月庚戌日,蘇峻到了蔣陵的覆舟山。陶回就跟庾亮說:“蘇峻知道石頭城防守森嚴,不敢直接下去,肯定會從小丹楊南邊的小路徒步過來,咱們應該埋伏兵力截擊他,一仗就能把他抓住。”庾亮不聽。結果蘇峻真從小丹楊來,還迷路了,大晚上行軍,隊伍亂成一團。庾亮聽說後,那叫一個後悔。

當時朝廷官員覺得京城危險,好多都把家人送去東邊避難,隻有左衛將軍劉超,把老婆孩子接到宮裡住。

皇帝下詔,讓卞壼都督大桁東的各路軍事,卞壼就和侍中鐘雅帶著郭默、趙胤等人的軍隊,在西陵和蘇峻乾仗。結果卞壼他們大敗,死傷上千人。丙辰日,蘇峻攻打青溪的柵欄,卞壼帶著各路軍隊抵抗,根本攔不住。蘇峻借著風勢放火,把朝廷的官署、軍營還有寺廟啥的,一下子全燒光了。卞壼背上的癰剛治好,傷口都還沒長好呢,就拚了老命帶著手下苦戰,最後戰死了。他兩個兒子卞眕、卞盱跟在老爸後麵,也衝上去和敵人拚命,死了。他們老媽摸著屍體哭著說:“老爸是忠臣,兒子是孝子,沒啥可遺憾的!”丹楊尹羊曼帶兵守雲龍門,和黃門侍郎周導、廬江太守陶瞻都戰死了。庾亮帶著人在宣陽門內準備列陣,還沒排好呢,手下人全丟盔棄甲跑了。庾亮和他弟弟庾懌、庾條、庾翼,還有郭默、趙胤一起往尋陽跑。走的時候,庾亮回頭跟鐘雅說:“後麵的事就全托付給你了。”鐘雅說:“房子塌了,這是誰的錯啊!”庾亮說:“現在這情況,彆再說這些了。”庾亮坐小船逃跑,亂兵在那搶東西,庾亮的手下射箭射賊,結果誤射中了船夫,船夫一下子就倒了。船上的人都嚇得臉色大變,想散夥,庾亮卻很淡定,慢悠悠地說:“這手怎麼能用來射賊呢!”大家這才安定下來。

蘇峻的兵打進台城,司徒導跟侍中褚翜說:“皇上應該到正殿去,你快去請皇上趕緊出來。”褚翜馬上進宮,親自把皇帝抱到太極前殿。導和光祿大夫陸曄、荀崧、尚書張闓一起站到禦床邊,保護皇帝。任命劉超為右衛將軍,讓他和鐘雅、褚翜在皇帝身邊站著護衛,太常孔愉穿著朝服守著宗廟。當時官員們都跑光了,宮殿和官署冷冷清清。蘇峻的兵進來後,大聲嗬斥褚翜,讓他下去,褚翜挺直了站著不動,還大聲嗬斥他們:“蘇冠軍來拜見皇上,你們這些當兵的怎麼敢侵犯!”所以蘇峻的兵沒敢上殿,卻衝進後宮,宮女還有太後身邊的侍從都被搶了。蘇峻的兵還把官員們當苦力使喚,光祿勳王彬等人都被打了,還被命令背著東西往蔣山上爬。那些士兵把男女的衣服都扒了,大家隻能用破席子、爛草苫子遮羞,沒草的就坐在地上用土蓋著自己,哭喊聲那叫一個大,裡裡外外都能聽見。

一開始,姑孰淪陷的時候,尚書左丞孔坦就跟人說:“看蘇峻這架勢,肯定能攻破台城,不是當兵打仗的,就彆穿軍裝了。”等台城真被攻破,穿軍裝的大多死了,穿便服的倒沒什麼事。

當時官府有布二十萬匹,金銀五千斤,錢上億,絹幾萬匹,其他東西也不少,蘇峻全給禍禍完了。太官就剩下幾石燒剩下的米,給皇帝做飯。

有人跟鐘雅說:“你這人又耿直又老實,那些賊寇肯定容不下你,還不趕緊想辦法跑路!”鐘雅說:“國家亂成這樣我不能挽救,皇上有危險我不能幫忙,都跑了求自保,還當什麼臣子!”

丁巳日,蘇峻假傳聖旨大赦天下,就庾亮兄弟不在赦免範圍內。因為王導有德行威望,還讓他在自己之上擔任原職。祖約當了侍中、太尉、尚書令,蘇峻自己當了驃騎將軍、錄尚書事,許柳當了丹楊尹,馬雄當了左衛將軍,祖渙當了驍騎將軍。弋陽王司馬羕跑去蘇峻那,一頓誇蘇峻的功勞,蘇峻又讓司馬羕當西陽王、太宰、錄尚書事。

蘇峻派兵攻打吳國內史庾冰,庾冰抵擋不住,丟了郡城往會稽跑,到了浙江,蘇峻懸賞抓他,抓得可緊了。吳地一個小兵把庾冰拉到船上,用草席子給他蓋上,一邊唱著小曲一邊劃船逆流而上。每次碰到巡邏的,就用棍子敲著船說:“去哪找庾冰啊,庾冰就在這呢。”彆人都以為他喝醉了,也沒懷疑,庾冰這才逃過一劫。蘇峻讓侍中蔡謨當了吳國內史。

溫嶠聽說建康失守,大哭起來。有人來看他,大家就對著哭。庾亮到了尋陽,宣讀太後詔書,封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又加封徐州刺史郗鑒為司空。溫嶠說:“現在當務之急是滅了賊寇,還沒立功就先封官,這怎麼向天下人交代!”就沒接受。溫嶠一直很敬重庾亮,庾亮雖然打了敗仗跑來,溫嶠反而更敬重他,還分兵給庾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趙也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太和。三月丙子日,庾太後憂憤而死。

蘇峻往南在湖口駐紮。

夏天,四月,後趙將領石堪攻打宛城,南陽太守王國投降。接著又在淮上攻打祖約的軍隊。祖約的將領陳光起兵攻打祖約,祖約身邊有個閻禿,長得和祖約挺像,陳光以為抓住祖約了,就把閻禿給擒了。祖約翻牆跑了,陳光就投奔後趙去了。

壬申日,把明穆皇後葬在武平陵。

【內核解讀】

鹹和三年公元328年)的蘇峻之亂,是東晉初年一場撼動國本的軍事叛亂,這段史料如同一幅濃縮的曆史畫卷,既展現了權力博弈的殘酷,也刻畫出亂世中人性的光輝與幽暗。透過字裡行間的刀光劍影與悲歡離合,我們得以窺見東晉門閥政治的脆弱根基與亂世中個體命運的浮沉。

軍事潰敗背後的政治痼疾

蘇峻叛軍從渡江到攻陷台城建康宮城)僅用兩個月時間,其過程之迅猛暴露了東晉軍事防禦體係的致命缺陷。主帥庾亮的決策失誤成為潰敗的關鍵——陶回已精準預判蘇峻會從小丹楊南道進軍,建議設伏攔截,這本是扭轉戰局的絕佳機會,卻被庾亮執意否決。這種剛愎自用的決策模式,源於東晉門閥士族壟斷軍政權力的體製痼疾:出身潁川庾氏的庾亮憑借外戚身份執掌大權,缺乏實戰經驗卻輕視基層將領的軍事智慧,最終將朝廷推向絕境。

前線將領的表現更凸顯了軍隊戰鬥力的虛浮。司馬流臨戰"食炙不知口處"的怯懦之態,與庾亮軍隊"未及成列,士眾皆棄甲走"的潰散場景,形成鮮明對比。這些養尊處優的將門子弟,早已失去了祖輩在亂世中拚殺的血性,麵對蘇峻麾下身經百戰的流民武裝,自然不堪一擊。軍事潰敗的背後,是門閥士族長期壟斷軍權導致的戰鬥力退化,也是東晉建立初期"王與馬,共天下"權力格局失衡後的必然爆發。

忠烈與苟活的人性抉擇

台城陷落前後的眾生相,構成了這段曆史最震撼的篇章。卞壼父子三人戰死沙場的壯舉,展現了儒家忠義觀在亂世中的精神力量。卞壼帶著"背癰新愈"的傷痛率軍死戰,兩個兒子緊隨其後赴敵而死,其母"父為忠臣,子為孝子,夫何恨乎"的悲歎,道儘了忠義世家的家國情懷。同樣堅守氣節的還有鐘雅,麵對"早為之計"的勸告,他以"國亂不能匡,君危不能濟,何以為臣"的鏗鏘誓言,詮釋了士大夫的擔當精神。

與忠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弋陽王司馬羕的投機嘴臉。他主動詣見蘇峻"稱述峻功",換來太宰高位,這種為權勢背棄宗室立場的行為,暴露了皇族內部的道德淪喪。更令人唏噓的是普通百姓的遭遇:叛軍"裸剝士女,皆以壞席苦苫草自鄣"的慘狀,"哀號之聲,震動內外"的悲戚,讓權力鬥爭的殘酷性具象化。在這場士族博弈中,底層民眾永遠是最無辜的犧牲品。

權力重構中的利益算計

蘇峻控製建康後的權力分配,深刻反映了叛亂的本質——這並非階級革命,而是流民帥與門閥士族的權力再分配。蘇峻雖然誅殺庾亮黨羽,卻保留了王導的高位,"以本官居己之右",這種安排既是對王導德望的忌憚,也是對門閥政治規則的妥協。祖約作為叛亂盟友,被封為侍中、太尉、尚書令,形成了蘇峻祖約的權力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叛軍對財富的掠奪:"官有布二十萬匹,金銀五千斤,錢億萬"被"峻儘費之",太官僅剩"燒餘米數石以供禦膳",這種竭澤而漁的行為,暴露了流民武裝缺乏長遠政治規劃的局限性。他們推翻舊秩序後,既無法建立新的統治規範,又不能約束軍隊紀律,最終隻能依靠暴力維持短暫統治。

曆史啟示:亂世中的生存智慧

史料中隱藏的生存智慧同樣發人深省。孔坦"自非戰士,不須戎服"的預判,使白衣者在城破後得以保全;吳鈴下卒用"蘧蒢覆之"、"呤嘯鼓枻"的機智,幫助庾冰逃脫追捕。這些細節提醒我們,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之外,個體的智慧與勇氣仍能創造生存奇跡。

庾亮的轉變也頗具意味。從剛愎自用的敗軍之將,到被溫嶠"愈推奉之"的合作對象,他的經曆折射出東晉門閥政治的彈性——隻要家族勢力未被徹底摧毀,失敗者仍有卷土重來的機會。而溫嶠"今日當以滅賊為急,未有功而先拜官,將何以示天下"的拒官表態,則展現了亂世中難得的政治清醒。

鹹和三年的這場叛亂,本質上是東晉建立初期中央與地方流民武裝矛盾的總爆發,也是門閥士族內部權力鬥爭的極端表現。它暴露了東晉政權的結構性缺陷:皇權衰弱、士族專權、軍權分散。但在這場浩劫中,卞壼、鐘雅等人用生命扞衛的忠義精神,溫嶠、庾冰等人的抗爭行動,又為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注入了存續的力量。這段曆史告訴我們:權力博弈或許能決定一時的勝負,但人性的光輝與文明的底線,才是支撐王朝延續的真正根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