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560章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

第560章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1 / 1)

一開始,蘇峻派尚書張闓暫時統領東邊的軍隊,司徒導悄悄讓他用太後的詔書告知三吳地區的官員和百姓,讓大家發動起義軍來救皇帝。會稽內史王舒任命庾冰代理奮武將軍,讓他帶領一萬士兵,往西渡過浙江。這時候,吳興太守虞潭、吳國內史蔡謨、前義興太守顧從等人都起兵響應。虞潭的母親孫氏對虞潭說:“你應該舍生取義,彆因為我年紀大就有顧慮!”她把家裡的仆人都派去參軍,還賣掉自己的玉佩來充當軍費。蔡謨覺得庾冰應該回到原來吳國內史的職位,就直接離開郡城,把位置讓給庾冰。

蘇峻聽說東邊有人起兵,就派他的將領管商、張健、弘徽等人去抵擋。虞潭他們和這些人交戰,雙方有勝有負,一時無法向前推進。

陶侃和溫嶠的軍隊駐紮在茄子浦。溫嶠考慮到南方士兵熟悉水戰,而蘇峻的士兵擅長陸戰,就下令將士:“誰要是上岸,格殺勿論!”正好蘇峻送一萬斛米給祖約,祖約派司馬桓撫等人去迎接。毛寶率領一千人作為溫嶠的前鋒,他對部下說:“兵法上說‘有時候軍令可以不遵守’,難道眼看著敵人能打,卻因為軍令不上岸攻擊嗎!”於是擅自前往襲擊桓撫,把那些糧食全搶了過來,還斬殺俘獲敵軍上萬人,祖約因此陷入饑餓困乏的境地。溫嶠上表推薦毛寶當了廬江太守。

陶侃上表請求讓王舒監督浙東軍事,虞潭監督浙西軍事,郗鑒都督揚州八郡諸軍事,還讓王舒、虞潭都接受郗鑒的指揮調度。郗鑒帶領人馬渡江,和陶侃等人在茄子浦會合,雍州刺史魏該也帶兵前來會合。

丙辰日,陶侃等人率領水軍直接向石頭城進發,到達蔡洲。陶侃駐紮在查浦,溫嶠駐紮在沙門浦。蘇峻登上烽火樓,看到對方軍隊陣容強大,心裡有點害怕,對身邊的人說:“我早就知道溫嶠能召集這麼多人。”

庾亮派督護王彰去攻打蘇峻的黨羽張曜,結果反而被張曜打敗。庾亮把符節等信物送去給陶侃,以此表示謝罪。陶侃回複說:“古人打仗有三次失敗,您這才兩次呢。現在情況緊急,彆老這樣。”庾亮的司馬陳郡人殷融跑去跟陶侃謝罪說:“將軍您彆怪,這事兒不是我們能決定的。”王彰也來了,說:“這是我自己的主意,將軍並不知情。”陶侃說:“以前覺得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現在看來王彰才是君子,殷融倒是小人了。”

宣城內史桓彝,聽說京城失守,悲憤得淚流滿麵,進軍駐紮在涇縣。當時很多州郡都派使者向蘇峻投降,裨惠又勸桓彝說暫時和蘇峻通個信,好緩解接連而來的災禍。桓彝說:“我深受國家厚恩,從道義上講就該拚死報國,怎麼能忍受恥辱和逆臣通信呢!如果事情辦不成,那也是命運啊。”桓彝派將軍俞縱駐守蘭石,蘇峻派將領韓晃去攻打。俞縱快戰敗的時候,身邊的人勸他撤軍。俞縱說:“我受桓侯桓彝)厚恩,應當以死相報。我不能辜負桓侯,就像桓侯不能辜負國家一樣。”於是奮力戰鬥,最終戰死。韓晃接著進軍攻打桓彝,六月,涇縣城被攻破,桓彝被抓住後殺害。

各路軍隊剛到石頭城的時候,就想和蘇峻決戰。陶侃說:“賊軍現在氣勢正盛,很難跟他們正麵硬剛,得花些時間,用智謀來打敗他們。”之後打了好幾仗都沒成功,監軍部將李根提議修築白石壘,陶侃同意了。大家連夜修築,到天亮就修好了。聽到蘇峻那邊軍隊動靜很大,將領們都擔心他們來攻打。孔坦說:“不會的。如果蘇峻來攻打白石壘,必須得是東北風很急的時候,這樣咱們的水軍就沒法去救援;現在天氣晴朗平靜,賊軍肯定不會來。他們之所以動靜大,肯定是派兵去江乘,搶掠京口以東的地方了。”後來果然是這樣。陶侃讓庾亮帶兩千人守白石壘,蘇峻率領一萬多步兵騎兵從四麵圍攻,沒能攻下。

王舒、虞潭等人和蘇峻的軍隊打了好幾仗,都不太順利。孔坦說:“本來就不該把郗公郗鑒)召來,結果弄得東邊防線沒有防備。現在應該讓他回去,雖然有點晚,但總比不回去強。”陶侃就命令郗鑒和後將軍郭默回去占據京口,修築大業、曲阿、庱亭三座營壘,來分散蘇峻的兵力,讓郭默守大業營壘。

壬辰日,魏該去世。

祖約派祖渙、桓撫去襲擊湓口。陶侃聽說後,打算親自去迎擊。毛寶說:“義軍都靠著您呢,您不能輕易離開,我請求去討伐他們。”陶侃同意了。祖渙、桓撫經過皖地時,順勢攻打譙國內史桓宣。毛寶去救援,卻被祖渙、桓撫打敗。箭射中毛寶的大腿,穿透了馬鞍,毛寶讓人踩著馬鞍把箭拔出來,血都流滿了靴子。但他又轉身回擊祖渙、桓撫,把他們打敗趕走,桓宣這才得以脫身,投奔溫嶠。毛寶又去東關攻打祖約的軍隊,攻下合肥戍,正好溫嶠召他回去,他就又回到石頭城。

祖約的將領們暗中與後趙勾結,答應做他們的內應。後趙將領石聰、石堪帶兵渡過淮河,攻打壽春。秋天,七月,祖約的軍隊潰敗,逃到曆陽,石聰等人俘虜了壽春兩萬多戶百姓後返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趙中山公石虎率領四萬大軍從軹關西進,攻打前趙的河東地區。響應他的有五十多個縣,接著石虎又進攻蒲阪。前趙皇帝劉曜派河間王劉述征調氐族、羌族的人馬駐紮在秦州,以防備張駿、楊難敵,自己則親自率領朝廷內外的精銳水陸大軍去救援蒲阪,從衛關向北渡河。石虎害怕了,率軍撤退。劉曜追擊,八月,在高候追上石虎,雙方交戰,劉曜把石虎打得大敗,還殺了石瞻。戰場上屍體綿延二百多裡,劉曜繳獲的物資兵器數以億計,石虎逃奔到朝歌。劉曜從大陽渡河,攻打在金墉的石生,還決開千金堨的堤壩,用水灌城。又分彆派將領攻打汲郡、河內,後趙滎陽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張進等人都投降了。這可把襄國嚇得不輕。

張駿整頓軍隊,想趁著前趙空虛去襲擊長安。理曹郎中索詢勸諫說:“劉曜雖然去東邊打仗了,但他兒子劉胤守著長安,可不容易對付。就算咱們能有點小收獲,要是他放下東邊的戰事,回來和咱們較量,那災禍的程度可就難以估量了。”張駿聽了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蘇峻的心腹路永、匡術、賈寧聽說祖約戰敗,擔心這事兒要黃,就勸蘇峻把司徒導等大臣都殺了,重新培養自己的心腹。但蘇峻一向敬重司徒導,沒答應。路永等人就對蘇峻有了二心,司徒導派參軍袁耽悄悄引誘路永歸順。九月戊申日,司徒導帶著兩個兒子和路永一起逃到白石。袁耽是袁渙的曾孫。

【內核解讀】

這段史料聚焦於東晉蘇峻之亂中的關鍵戰事與人物活動,生動展現了亂世背景下各方勢力的博弈、忠義之士的堅守以及軍事謀略的交鋒,其中蘊含的曆史啟示值得深入剖析。

忠義精神:亂世中的精神燈塔

在叛軍肆虐的危局中,諸多人物用行動詮釋了“舍生取義”的忠義精神,成為黑暗中的光。會稽內史王舒、吳興太守虞潭等地方官員響應司徒導的號召,毅然舉兵討逆,形成了東部的抗叛力量。尤其令人動容的是虞潭之母孫氏,這位老者不僅鼓勵兒子“舍生取義,勿以吾老為累”,更遣家僮從軍、變賣環佩充作軍資,以年邁之軀踐行家國大義,展現出超越性彆與年齡的擔當。

宣城內史桓彝的堅守更顯悲壯。當京城陷落、州郡多降時,他拒絕裨惠“與逆臣通使”的建議,直言“吾受國厚恩,義在致死”。其部將俞縱守蘭石時,麵對敗局仍以“吾之不可負桓侯,猶桓侯之不負國也”明誌,力戰而死;最終桓彝城破被殺,用生命踐行了對國家的忠誠。這種“士為知己者死”“臣為家國儘忠”的精神鏈條,構成了東晉士大夫階層的精神底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祖約的覆滅。這位曾與蘇峻勾結的將領,在糧草被截、部將通敵的多重打擊下眾叛親離,最終潰逃曆陽。其興衰印證了“失道寡助”的古訓——背離忠義之道的勢力,即便一時得勢,終將被曆史拋棄。

軍事謀略:理性與衝動的博弈

戰爭的走向不僅取決於兵力強弱,更考驗指揮者的謀略與理性。陶侃作為聯軍核心,展現出卓越的戰略眼光。當諸軍初至石頭城欲決戰時,他清醒指出“賊眾方盛,難與爭鋒,當以歲月,智計破之”,拒絕盲目冒進。李根建議築白石壘,他當即采納,連夜築成關鍵防禦工事;麵對蘇峻軍的動向,孔坦通過風向判斷其真實意圖,避免了防禦失誤。這種“以守為攻、待機破敵”的策略,為聯軍穩住陣腳奠定了基礎。

溫嶠部將毛寶則展現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靈活戰術。在溫嶠嚴令“有上岸者死”的情況下,他敏銳捕捉到襲擊祖約運糧隊的戰機,果斷出兵斬獲萬計,既削弱了敵軍實力,又緩解了聯軍糧荒,用實戰成果證明了戰術靈活性的重要性。這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平衡,成為軍事指揮的經典範例。

反觀庾亮的失利,則暴露了衝動冒進的弊端。他遣王彰擊張曜反遭敗績,雖有陶侃“當今事急,不宜數爾”的寬容,但也反映出其軍事指揮能力的欠缺。而蘇峻雖一度勢盛,卻在看到聯軍聲勢後“有懼色”,顯示出其心理防線的脆弱,為後續敗局埋下伏筆。

人性百態:危難中的善惡抉擇

亂世是人性的試金石,這段史料中人物的言行儘顯善惡百態。庾亮兵敗後送節傳謝罪,陶侃以“古人三敗,君侯始二”的寬容回應,展現出大局為重的胸襟;而庾亮司馬殷融與督護王彰的不同態度更耐人尋味——殷融推卸責任稱“非融等所裁”,王彰則直言“彰自為之,將軍不知也”,陶侃評語“今王彰為君子,殷融為小人”,辛辣諷刺了趨利避害的虛偽者,褒揚了敢作敢當的擔當者。

蘇峻集團內部的分裂同樣折射出人性的複雜。心腹路永、匡術等因祖約敗亡而動搖,勸峻誅大臣、樹腹心,遭拒後轉而謀叛;司徒導則抓住時機策反路永,成功奔往白石,展現出政治鬥爭中的心理攻勢與策反藝術。這種“敵友易勢”的變化,印證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邏輯——失去道義支撐的集團,內部必然因利益猜忌而瓦解。

曆史鏡鑒:亂世中的生存法則

這段曆史為後世提供了多重鏡鑒。從政治層麵看,蘇峻之亂本質是中央與地方勢力的權力博弈,但最終的勝負取決於是否占據“道義製高點”——聯軍以“救天子、討逆臣”為旗幟,獲得了廣泛支持;而蘇峻、祖約的叛亂則因背離正統而失人心。從軍事層麵看,戰爭的勝負不僅在於兵力多寡,更在於戰略布局、後勤保障與戰術靈活性的綜合較量。從人性層麵看,危難時刻的選擇最能彰顯人格底色,忠義者名垂青史,叛逃者遺臭萬年,構成了曆史評價的基本準則。

回望這段曆史,無論是孫氏的傾家助戰、桓彝的寧死不降,還是陶侃的穩健謀略、毛寶的靈活出擊,都在訴說著亂世中“堅守道義、理性應變”的生存智慧。這些人物與事件共同構成了東晉曆史的鮮活切片,讓我們在千年後的今天,仍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熱血與風骨。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 重生後撲到權臣懷裡哭,他紅溫了 朕,廢物皇帝,開局直升陸地神仙! 盜墓:滿級黎簇重回新手村 灼灼沉溺 於他懷中輕顫 不中了!八零禁欲新廠長是我前夫 一拳轟穿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