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海西公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4章 海西公下(1 / 1)

秦楊安攻打晉陽,晉陽這邊兵多糧足,打了好久都沒拿下。王猛留下屯騎校尉苟長守壺關,自己帶兵去幫楊安攻晉陽。他們挖了地道,派虎牙將軍張蠔帶著幾百號猛男偷偷摸進城裡,大喊著砍開城門,把秦兵放了進來。辛巳那天,王猛、楊安進了晉陽,活捉了燕國的並州刺史東海王慕容莊。太傅慕容評怕王猛,不敢往前衝,就在潞川紮營了。冬天十月辛亥日,王猛留將軍武都人毛當守晉陽,自己進兵潞川,和慕容評對峙起來。

壬戌日,王猛派將軍徐成去偵察燕軍的情況,約定中午回來,結果徐成到天黑才歸隊。王猛火大,要砍了他。鄧羌求情說:“現在敵眾我寡,明天就要開戰,徐成是大將,還是先饒了他吧。”王猛說:“不殺徐成,軍法就成擺設了。”鄧羌堅持求情:“徐成是我的老領導,雖然誤了時間該殺,但我願意和他拚命作戰贖罪。”王猛還是不答應。鄧羌怒了,回營後擂鼓整兵,要攻打王猛。王猛問他為啥,鄧羌說:“我受命討伐遠方的敵人,現在有眼前的敵人窩裡鬥,先把他解決了!”王猛覺得鄧羌講義氣又勇猛,就讓人傳話說:“將軍停手,我現在赦免徐成。”徐成沒事後,鄧羌去見王猛謝罪。王猛握著他的手說:“我是考驗將軍呢,將軍對老領導都這樣,何況對國家呢!我不用再擔心敵人了!”

太傅慕容評覺得王猛孤軍深入,想打持久戰拖垮他們。可這慕容評是個貪財鬼,把山泉都霸占了,賣柴賣水賺差價,攢的錢帛堆成山,士兵們怨聲載道,根本不想打仗。王猛聽說後笑道:“慕容評真是個奴才,就算有一億人也不用怕,何況幾十萬!我這次肯定能搞定他。”於是派遊擊將軍郭慶帶五千騎兵,夜裡從小路繞到慕容評軍營後麵,燒了他的輜重,火光在鄴城都能看見。燕國君主慕容暐嚇壞了,派侍中蘭伊去罵慕容評:“王爺你是高祖的兒子,該操心國家大事,為啥不安撫戰士,反倒賣柴賣水賺錢,滿腦子都是發財?國庫的東西我和你一起用,怕啥沒錢!要是敵人打過來,國家都沒了,你留著錢帛往哪放!”然後命令把錢帛全分給士兵,趕緊催他出戰。慕容評嚇尿了,派人向王猛請戰。

甲子日,王猛在渭源列陣誓師:“我王景略受國家大恩,內外重任在身,今天和各位深入敵境,要拚命死戰,隻進不退,一起立大功報答國家。到時候在明君手下受爵,回家給父母敬酒,這不香嗎!”大家都很興奮,砸了鍋扔了糧,大喊著往前衝。

王猛看著燕兵人多,對鄧羌說:“今天這事兒,非將軍不能打敗強敵。成敗在此一舉,將軍加油!”鄧羌說:“要是能給我司隸校尉的官,你就放心吧。”王猛說:“這不是我能說了算的,但肯定給你安定太守、萬戶侯。”鄧羌不高興地退下了。沒多久雙方開打,王猛叫鄧羌,鄧羌裝睡不搭理。王猛趕緊跑過去答應他的要求,鄧羌於是在帳中大喝一頓,和張蠔、徐成等跨馬持矛,衝進燕軍陣中,來回衝殺好幾次,旁若無人,殺了幾百人。到中午時,燕兵大敗,被俘虜斬殺五萬多人,秦軍乘勝追擊,又殺了和投降的十多萬人,慕容評單槍匹馬逃回鄴城。

崔鴻評論說:鄧羌為老領導求情而破壞軍法,是徇私;帶兵要攻打王猛,是沒上尊;臨戰先討價還價要官,是要挾君主。這三條罪,哪條不大!但王猛能容忍他的缺點,發揮他的長處,就像馴服猛虎、駕馭烈馬,最終成就大功。《詩經》說“采葑采菲,彆光看底下”,說的就是王猛這種人啊!

秦軍長驅直入向東推進,丁卯日包圍了鄴城。王猛上書說:“我在甲子日大敗敵人,順著陛下的仁愛之心,讓六州百姓不知不覺換了主子,隻要不是頑固抵抗的,全都沒受傷害。”秦王苻堅回複說:“將軍打仗沒超期,就搞定了首惡,功勞超過古人。我現在親自率大軍,像流星閃電一樣趕過去。將軍讓將士們休整一下,等我到了再拿下鄴城。”

王猛沒來之前,鄴城一帶搶劫成風,等王猛到了,遠近都安定下來。秦軍號令嚴明,沒人敢私拿東西,法令簡單政策寬鬆,燕國百姓各安其業,互相說:“沒想到今天又見到像太原王那樣的好官了!”王猛聽說後感歎:“慕容玄恭真是奇人,算得上是古代留下的愛民典範啊!”於是用太牢之禮祭祀他。

十一月,秦王苻堅留李威輔佐太子守長安,陽平公苻融鎮守洛陽,自己率十萬精銳趕赴鄴城,七天就到了安陽,宴請祖父輩的故舊。王猛偷偷到安陽拜見苻堅,苻堅說:“當年周亞夫不迎接漢文帝,現在將軍臨戰卻離開軍隊,為啥?”王猛說:“周亞夫擺架子對待君主求名聲,我看不起他。而且我靠陛下的威靈,打這種快滅亡的敵人,就像鍋裡的魚,有啥好擔心的!太子還小,陛下遠來,萬一有意外,後悔都來不及!陛下忘了我在灞上的話了嗎!”

早先,燕國安都王慕容桓帶著一萬多兵駐紮在沙亭,給太傅慕容評當後援。聽說慕容評敗了,趕緊帶兵退守內黃。苻堅派鄧羌去攻打信都。丁醜那天,慕容桓帶著五千鮮卑兵逃往龍城。戊寅日,燕國散騎侍郎餘蔚領著扶餘、高句麗的人質和上黨來的質子共五百多人,半夜打開鄴城北門,放秦兵進城。燕主慕容暐和上庸王慕容評、樂安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淵、左衛將軍孟高、殿中將軍艾朗等人,撒腿就往龍城跑。辛巳日,秦王苻堅大搖大擺進了鄴城皇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慕容垂見到燕國的公卿大夫和以前的老部下,臉拉得老長,一臉不爽。高弼跟他說:“大王您靠著祖宗攢下的家底,又有超一流的本事,就算前些年運氣背,在外麵寄人籬下,可現在國家雖然垮了,誰知道這不是東山再起的開始呢?依我看,對這些老臣舊人,您得拿出大海一樣的肚量,好好安撫他們的心,這才能像堆土山似的,先搭個基礎,最後建成九仞高的大功業。犯得著跟他們置氣,把這機會給作沒了嗎?我覺得這事兒您真不該這麼乾。”慕容垂一聽,氣兒順了,就照高弼說的做了。

【內核解讀】

這段十六國時期的秦燕戰爭片段,看似是一場古代軍事衝突的記錄,實則藏著關於“人才管理、組織崩壞、民心向背”的底層邏輯——哪怕放在現代職場、企業管理或公共治理中,這些邏輯依然戳中核心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關鍵人物和矛盾點,拆解其中的現代啟示。

慕容評:“精致利己者”如何拖垮一個組織?

慕容評的操作,堪稱“古代版職場蛀蟲”的典型:大敵當前,他不想著整合資源、鼓舞士氣,反而把軍營裡的山泉、柴火當成“私產”,靠賣水賣柴賺差價,堆了滿營錢帛。士兵們渴得沒水喝、冷得沒柴燒,卻看著上司發國難財,能有鬥誌才怪?

這像極了現代企業裡的“短期利益至上者”:比如公司麵臨市場競爭時,部門負責人不抓核心業務,反而靠克扣團隊資源、薅公司羊毛謀私利。結果必然是“團隊怨聲載道,戰鬥力清零”——燕軍後來一觸即潰,根本不是打不過,是沒人願意為慕容評這種上司拚命。

更諷刺的是,慕容暐罵他的話,放到現在依然適用:“國家公司)沒了,你留著錢有啥用?”很多人在職場或管理中,總盯著眼前的“小錢小利”,卻忘了自己的利益和組織的存亡綁在一起。慕容評最後單槍匹馬逃回老家,滿營錢帛全成了秦軍的戰利品,就是最直白的教訓。

王猛的“用人哲學”:如何駕馭“有缺點的核心人才”?

鄧羌是個典型的“能力強但毛病多”的人:為老領導徐成求情,敢跟主帥王猛叫板甚至要帶兵打王猛);臨戰前還討價還價要官,妥妥的“職場刺頭”。但王猛沒像“愣頭青”一樣硬剛,反而先忍、再哄、最後用——這背後是頂級管理者的“務實思維”。

放在現代管理中,這就是“用人所長,容人所短”的精髓:沒有完美的員工,隻有不會用的領導。鄧羌的“缺點”講義氣、敢爭、認利益),換個角度看也是“優點”:講義氣意味著他重情,能凝聚下屬;敢爭意味著他不怕事,關鍵時刻能衝上去;認利益意味著“隻要給夠回報,他能拚命”。

王猛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不糾結鄧羌“徇私、要挾”的小錯,隻盯著“能打勝仗”的大目標。比如鄧羌要“司隸校尉”的官,王猛一開始沒答應,但開打後見鄧羌裝睡,立刻妥協——因為他知道,沒鄧羌,這場仗可能輸,到時候“軍法再嚴、規矩再死”也沒用。

這對現代職場的啟示是:管理者彆總想著“管死員工”,更要學會“盤活人才”。對核心人才的“小毛病”,隻要不觸碰底線,不妨多些包容;關鍵是把他的“能力”和團隊的“目標”綁在一起——王猛最後靠鄧羌打贏了仗,鄧羌也拿到了想要的封賞,這才是“雙贏”。

“民心”比“武力”更重要:王猛的“戰後治理”為何高明?

王猛不隻是個軍事家,更是個懂“民心”的政治家。打下鄴城後,他沒讓秦軍燒殺搶掠,反而“號令嚴明,法令寬鬆”,讓燕國百姓“各安其業”——甚至百姓們說“又見到像太原王慕容恪)那樣的好官了”,這才是真正的“征服”。

放在現代,這就像企業“並購後的整合”:很多公司並購後,隻想著“換招牌、改製度”,卻忘了安撫“老員工”和“老客戶”,結果導致人心渙散,業務崩盤。王猛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不搞“一刀切”,而是先穩定秩序、保障民生,讓百姓覺得“換了統治者,日子沒變差,反而更好”——這才是“長治久安”的關鍵。

更難得的是,王猛還祭祀了燕國的賢臣慕容恪太原王),這不是“裝樣子”,而是“政治智慧”:他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燕國人“我尊重你們的好官,也會像他一樣待你們”,瞬間拉近了和當地人的距離。現代企業做“跨文化管理”或“地域擴張”時,其實也該學這招:尊重當地的“文化和習慣”,比強行灌輸自己的規則更有效。

慕容垂與高弼:挫折中的“情緒管理”與“長遠眼光”

慕容垂作為燕國舊臣,看到故國滅亡、老部下投降,難免“臉拉得老長”,這是人之常情。但高弼的勸諫點醒了他:“國家垮了,說不定是你東山再起的機會,彆跟老臣置氣,要收攏人心。”

這像極了現代職場中“失敗者的心態調整”:比如公司倒閉、團隊解散,有人會沉溺於“憤怒、不甘”,甚至跟老同事互相指責;但聰明人會像高弼說的那樣,“放下情緒,著眼長遠”——因為老同事、老資源,可能是你未來重新起步的關鍵。

慕容垂後來能複建燕國後燕),跟他聽了高弼的話、收攏了燕國舊部有很大關係。這告訴我們:遇到挫折時,彆被情緒牽著走;真正的強者,會把“失敗”當成“積累資源”的機會——哪怕暫時寄人籬下,隻要能團結可用的人,總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結語:曆史從不重複,但邏輯總在重演

這段秦燕戰爭的片段,本質上是“人性”和“組織規律”的碰撞:慕容評的“私利至上”注定失敗,王猛的“務實用人”和“民心為本”注定成功,鄧羌的“能力與缺點並存”是人才的常態,慕容垂的“情緒與長遠”是挫折中的選擇。

這些邏輯放到現在,依然能對應到職場、企業管理、公共治理中:比如“彆做慕容評式的蛀蟲”“要學王猛式的管理者”“要容鄧羌式的核心人才”“要懂高弼式的長遠眼光”。曆史的價值,從來不是讓我們記住“誰打贏了誰”,而是讓我們從古人的選擇裡,學會應對當下的問題——這才是讀史的意義。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