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634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

第634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1 / 1)

一開始,哀帝下調田租,每畝隻收兩升糧食。乙巳那天,乾脆取消了按田畝收租的製度,從王公到百姓,改成按人頭收稅,每人繳三斛米,正在服役的人可以免掉這筆稅。

冬天十月,朝廷把淮北的老百姓遷到了淮南。

劉衛辰被代國逼得沒辦法,向秦國求救。秦王苻堅派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當北討大都督,帶著幽、冀兩州十萬兵馬來打代國;又讓並州刺史俱難、鎮軍將軍鄧羌、尚書趙遷、李柔、前將軍朱肜、前禁將軍張蠔、右禁將軍郭慶率領二十萬步兵騎兵,東邊從和龍出兵,西邊從上都出兵,全都跟苻洛會師,還讓劉衛辰當向導。這苻洛,是苻菁的弟弟。

之前苟萇討伐涼州的時候,派揚武將軍馬暉、建武將軍杜周帶八千騎兵從西邊的恩宿出發,去堵張天錫的退路,約定在姑臧會合。結果馬暉他們走到沼澤地,碰上漲水耽誤了時間,按規矩得砍頭,有關部門上奏要把他們抓進監獄。秦王苻堅說:“這水春天冬天就淺,秋天夏天猛漲,這是苟萇沒算好情況,不是馬暉他們的錯。現在天下正有事,得原諒他們的過錯讓他們立功。”就命令馬暉他們趕去北邊的軍隊,攻打索虜贖罪。大夥都覺得從萬裡之外調將領,肯定趕不及。苻堅說:“馬暉他們撿回一條命,肯定拚命趕,彆按常理猜。”果然,馬暉他們日夜兼程,趕上了東邊的部隊。

十一月初一,發生了日食。

代王什翼犍派白部、獨孤部去南邊抵擋秦兵,結果全輸了,又派南部大人劉庫仁帶十萬騎兵去迎戰。這劉庫仁是劉衛辰的同族,還是什翼犍的外甥,在石子嶺跟秦兵開打,被揍得大敗。什翼犍正好生病,沒法親自帶兵,就帶著各部跑到陰山北邊。結果高車那些雜部全都叛變了,四麵搶劫,連草料牲畜都弄不到,什翼犍隻好又渡回漠南。後來聽說秦兵稍微退了點,十二月,什翼犍回到雲中。

早先,什翼犍把國家一半地盤分給弟弟孤,孤死後,兒子斤沒得到職位,心裡一直憋著氣。世子寔和弟弟翰早就死了,寔的兒子珪還小,慕容妃生的兒子閼婆、壽鳩、紇根、地乾、力真、窟咄都長大了,誰來繼位還沒定。當時秦兵還在君子津,這些兒子們每天夜裡都帶兵警衛。斤就去忽悠什翼犍的庶長子寔君:“大王要立慕容妃的兒子,想先殺了你,所以最近這些兄弟每天夜裡都穿軍裝,帶兵圍著你的帳篷,就等機會動手呢。”寔君還真信了,就殺了弟弟們,連什翼犍也殺了。當天晚上,兒子們的媳婦和部眾跑去告訴秦軍,秦將李柔、張蠔帶兵直奔雲中;代國的部眾逃的逃散的散,國內徹底亂套了。珪的媽媽賀氏帶著珪跑去投靠賀訥。這賀訥,是野乾的兒子。秦王苻堅召見代國長史燕鳳,問代國為啥亂成這樣,燕鳳把情況一五一十說了。苻堅說:“天下的壞事都一個德性。”就把寔君和斤抓起來,弄到長安,處以車裂之刑。苻堅想把珪遷到長安,燕鳳堅決反對:“代王剛死,手下人叛變逃散,留下的孫子還小,沒人能管事兒。他們那邊的部落大人劉庫仁,又勇猛又有智謀;鐵弗部的衛辰,狡猾多變,這倆都不能單獨任用。應該把各部分成兩半,讓這倆人分彆統領;他倆本來就有仇,肯定不敢先動手。等代王的孫子長大點,再把他扶起來,這樣陛下對代國有存亡繼絕的恩德,讓他們子子孫孫永遠當不侵犯不叛變的臣子,這才是安定邊境的好辦法。”苻堅聽了他的,把代國百姓分成兩部分,黃河以東歸劉庫仁,黃河以西歸衛辰,給倆人都封了官爵,讓他們統領部眾。賀氏帶著珪回到獨孤部,和南部大人長孫嵩、元佗等人都投靠了劉庫仁。行唐公苻洛因為什翼犍的兒子窟咄年紀大,把他遷到長安。苻堅讓窟咄進太學讀書。

苻堅下詔書說:“張天錫靠著祖父父輩的家底,占著河西當土皇帝,不服管教。索頭部落世代盤踞朔北,占了半壁江山,東邊收服穢貊,西邊拉攏烏孫,有百萬大軍,在雲中虎視眈眈。我命令兩支大軍,分頭收拾這倆狡猾的敵人,不到一年就把他們徹底搞定,俘虜投降的有上百萬,開拓土地九千裡,連五帝沒收服的,周、漢沒到過的地方,都派使者來歸順,乖乖聽話。有關部門趕緊論功行賞,士兵們免除五年賦稅,賜爵三級。”於是加封行唐公苻洛為征西將軍,任命鄧羌為並州刺史。

陽平國常侍慕容紹私下對他哥哥慕容楷說:“秦國仗著自己強大,沒完沒了地打仗,北邊守著雲中,南邊守著蜀、漢,運糧運物跑萬裡路,路上餓死的人到處都是。軍隊在外頭累垮,老百姓在國內窮慘,快完蛋了。冠軍叔慕容垂)又聰明又有本事,肯定能恢複燕國,咱們隻要保住小命等機會就行!”

早先,秦人打下涼州後,商量著討伐西障的氐、羌部落。秦王苻堅說:“那些部落雜居在一起,誰也管不了誰,成不了中原的大威脅。應該先安撫他們,征收租稅。要是不服,再打也不遲。”就派殿中將軍張旬先去宣慰,庭中將軍魏曷飛帶二萬七千騎兵跟著。結果魏曷飛氣他們仗著地勢險要不服管,就出兵攻打,搶了一把回來。苻堅氣他違抗命令,打了他二百鞭子,還斬了前鋒督護儲安向氐、羌部落謝罪。氐、羌部落這下高興了,投降歸附的有八萬三千多個部落。雍州士族早先因為戰亂流落到河西的,都允許他們回老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庫仁到處招撫逃散的人,信譽特彆好,侍奉拓跋珪也特彆用心周到,沒因為代國滅亡就變卦,還常對兒子們說:“這小子有統一天下的誌向,肯定能恢複祖宗家業,你們得好好待他。”秦王苻堅獎勵他的功勞,加封廣武將軍,給了他旌旗儀仗。

劉衛辰不服氣在劉庫仁手下,氣不過,殺了秦國的五原太守叛變了。劉庫仁攻打衛辰,把他打敗,追到陰山西北一千多裡地,俘虜了他的老婆孩子。又往西攻打庫狄部,把他們的部落遷到桑乾川。過了一陣子,苻堅任命衛辰為西單於,統管河西的各種部落,駐紮在代來城。

這一年,乞伏司繁去世,他兒子國仁繼位。

【內核解讀】

這段源自十六國時期的史料,濃縮了政權更迭、民族博弈與個人決策交織的亂世圖景,其中既有製度調整的嘗試,也藏著大國興衰的密碼,更折射出亂世中人性與權力的複雜邏輯,可從幾個核心維度展開解讀:

稅製調整:亂世裡的財政“權宜之計”

哀帝從“按田收租”到“按人頭征稅”的轉變,本質是戰亂背景下的財政簡化嘗試。按田畝收租需要清晰的土地核查與征管體係,而亂世中人口流動、土地荒蕪,這套製度很容易失效;改征人頭稅每人三斛米,服役者免繳),雖能快速鎖定征稅對象、短期充實府庫,但本質是“一刀切”的粗放治理——它不問土地多寡、貧富差異,對無地貧民而言實則是變相的負擔。這種調整暴露了亂世政權的共性困境:財政需求優先於製度公平,短期效率壓倒長期規劃,也為後續的社會矛盾埋下隱患。

苻堅的“雙麵”:雄主的智慧與隱憂

前秦王苻堅是這段史料的核心人物,他的一係列決策既展現了十六國時期“明君”的特質,也暗藏了前秦盛極而衰的伏筆。

軍事與用人:剛柔並濟的治理術

苻堅伐代的勝利,靠的是“十萬人+二十萬步騎”的兵力壓製與“劉衛辰為向導”的精準借力,體現了大國征伐的係統性布局;而對馬暉、杜周的處置更見其用人智慧——不糾結於“延誤軍期”的成規,反而以“春冬水淺、夏秋暴漲非其過”為由免罪,讓其戴罪立功,最終竟實現“萬裡赴軍、趕上會師”的效果。這種“不拘常規、以功補過”的靈活性,正是前秦能快速吞並諸部的關鍵:亂世用人,重實績遠勝重規矩。

民族治理:“分治”與“安撫”的雙刃劍

滅代之後,苻堅沒有簡單“直接統治”,而是采納燕鳳建議,將代國一分為二,讓劉庫仁河東)與劉衛辰河西)分領,利用二人世仇互相牽製;同時保留拓跋珪性命、讓窟咄入太學,既示恩又留“後手”。這種“分而治之+存其宗嗣”的策略,比單純的暴力征服更具長遠眼光,短期內穩定了朔北局勢。

對西障氐羌的處置更顯其手腕:魏曷飛違令攻伐後,苻堅非但不縱容,反而“鞭二百、斬前鋒謝罪”,用懲罰己方將領的方式換取異族信任,最終收獲“八萬三千部落歸附”。這種“恩威並施、以退為進”的民族政策,是前秦能整合北方多民族的核心原因。

但隱患也恰藏於此:分治依賴“平衡”,一旦中央衰弱,劉衛辰的叛變殺五原太守反秦)便證明了“以仇製仇”的脆弱性;而保留拓跋珪、善待慕容氏慕容紹兄弟仍能私下議論),看似寬仁,實則為後來拓跋珪建北魏、慕容垂複後燕埋下了“火種”——苻堅的“包容”缺乏足夠的實力兜底,終究成了“養虎為患”。

代國之亡:內部崩塌遠比外敵更致命

代國的覆滅,表麵是前秦大軍壓境,核心卻是“內耗”的必然。什翼犍晚年“繼位未定”,本就埋下權力爭奪的隱患;而失勢的斤利用庶長子寔君的猜忌,編造“慕容妃之子欲殺你”的謊言,竟直接引發“殺弟弑父”的慘劇。一夜之間,代國核心領導層全滅,部眾逃散,前秦兵不血刃便拿下雲中。

這段細節戳破了亂世政權的“命門”:軍事強大遠不如內部穩定重要。哪怕有“十萬騎兵”,哪怕占據“朔北半壁”,隻要繼承權模糊、宗室猜忌、人心離散,外敵隻需“順勢而為”便能輕鬆得手。劉庫仁後來“侍奉拓跋珪不貳”,看似是“信義”,實則也是看透了“亂世中,唯有依附潛力者才能長久”——拓跋珪雖幼,但“代國宗嗣”的身份本身就是最珍貴的政治資本。

亂世伏筆:繁榮表象下的“崩潰種子”

慕容紹對慕容楷的私下議論,堪稱這段史料的“點睛之筆”:“秦國窮兵黷武,運糧萬裡,餓殍遍地;軍疲民窮,快完蛋了”。這句話精準點出了前秦的“致命傷”:苻堅的擴張太快,打下了“九千裡土地”,收服了“百萬俘虜”,但治理跟不上征服的速度——邊疆駐軍需要海量糧草,長途運輸拖垮民生;多民族歸附需要精細管理,卻僅靠“分治”與“安撫”維持表麵平靜。

前秦的“鼎盛”,本質是“軍事勝利掩蓋下的治理空轉”。當擴張的紅利耗儘比如淝水之戰失敗),“軍疲民窮”的矛盾便會總爆發,而被壓製的民族矛盾拓跋氏、慕容氏、劉衛辰等)也會瞬間反彈。慕容紹的“保命等機會”,正是亂世中“幸存者”的清醒:看懂了“盛極而衰”的規律,便懂得隱忍待變。

結語:亂世的“生存邏輯”

這段史料沒有絕對的“善惡”,隻有“生存與博弈”:哀帝的稅製是為了“活下去”,苻堅的決策是為了“統得住”,劉庫仁的忠誠是為了“站對隊”,慕容氏的隱忍是為了“等翻盤”。它揭示了十六國時期的核心法則:政權的存續,不靠“道義正統”,而靠“治理效率”與“內部凝聚”;個人的命運,不取決於“忠誠與否”,而取決於“對趨勢的判斷”。苻堅的雄才與疏漏、代國的內耗與覆滅、拓跋珪的幸存與崛起,實則是同一套曆史邏輯的不同側麵——亂世裡,所有選擇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活下去,並等待下一個機會。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 重生65,靠打獵,我把妻女寵上了天 星海於你 櫻盛時分 快穿攻略:點滿男主的撒嬌技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