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635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

第635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1 / 1)

太元二年公元377年,丁醜年)

春天,高句麗、新羅和西南夷的小夥伴都派使者給前秦送特產。前趙的前將作功曹熊邈總跟秦王苻堅吹噓石氏家族的宮殿有多豪華、寶貝有多酷炫,苻堅一聽就上頭,任命熊邈為將作長史兼尚方丞,大張旗鼓搞基建——造大船、鑄兵器,還鑲金嵌銀,整得那叫一個精致。慕容農偷偷跟慕容垂說:“自從王猛掛了,前秦的製度越來越拉垮,現在又這麼鋪張,怕是要涼了。那些預言要應驗了,大王你得趕緊拉攏牛人,順應天意,這波機會可不能錯過!”慕容垂笑了笑:“天下大事哪兒是你能懂的。”

桓豁上表推薦兗州刺史朱序當梁州刺史,鎮守襄陽。

秋天七月丁未日,朝廷想讓尚書仆射謝安當司徒,謝安擺手說“使不得”;後來又給他加了侍中、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的頭銜,這才接了。

丙辰日,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桓豁去世。冬天十月辛醜日,朝廷讓桓衝都督江荊梁益寧交廣七州軍事,兼荊州刺史;讓他兒子桓嗣當江州刺史。又任命五兵尚書王蘊都督江南諸軍事,持節,兼徐州刺史;征西司馬兼南郡相謝玄為兗州刺史,兼廣陵相,監管江北軍事。桓衝覺得前秦太猛,想把防線撤到江南,上奏把治所從江陵搬到上明,派冠軍將軍劉波守江陵,谘議參軍楊亮守江夏。王蘊一個勁兒想辭掉徐州刺史,謝安說:“你是皇後她爹,身份擺在這兒,彆太謙虛,辜負了朝廷的信任。”王蘊這才接了活兒。

早先,中書郎郗超覺得他爹郗愔的地位本該比謝安高,結果謝安手握大權,他爹卻成了閒職,心裡那叫一個憋屈,天天擺臉子,因此跟謝家結了梁子。當時朝廷正愁前秦來犯,下詔求能鎮守北方的文武猛將,謝安推薦了自己的侄子謝玄。郗超聽說後,感歎道:“謝安是真有眼光,敢頂著壓力推薦自家人;謝玄也真有本事,絕對不會辜負這份信任。”大夥兒都覺得郗超在瞎吹,郗超說:“我以前跟謝玄在桓溫手下共過事,看他用人,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我才敢打包票。”謝玄招募猛人,招到了彭城的劉牢之等人。他任命劉牢之為參軍,經常讓他帶精銳當先鋒,打一仗贏一仗,當時人稱“北府兵”,敵人見了都發怵。

壬寅日,護軍將軍、散騎常侍王彪之去世。之前謝安想擴建宮殿,王彪之說:“東晉剛複國時,把東府當皇宮,簡陋得不行。蘇峻之亂時,成帝隻能待在蘭台辦公,連寒暑都擋不住,這才修了新宮。跟漢魏比算儉樸,跟剛過江時比就奢侈了。現在敵人正囂張,哪能大興土木折騰百姓啊!”謝安說:“宮殿這麼破,後人會說我們沒本事。”王彪之回懟:“但凡身負天下重任的人,都該以保國寧家、把政務搞好為重,難道靠修宮殿顯能耐?”謝安被懟得沒話說,所以直到王彪之去世,都沒搞宮殿擴建。

十二月,臨海太守郗超去世。早先,郗超跟桓家是一夥的,但他爹郗愔忠於朝廷,他一直沒敢讓爹知道。病重時,他拿出一箱書信交給門生:“我爹年紀大了,我死後如果他因為傷心吃不下睡不著,就把這箱子給他看;不然就燒了。”後來郗愔果然哭得病倒了,門生把箱子呈上,裡麵全是郗超跟桓溫的密謀。郗愔氣得大罵:“這小子死得太晚了!”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戊寅年)

春天二月乙巳日,新宮殿完工,皇帝搬到會稽王府暫住。秦王苻堅派征南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守尚書令長樂公苻丕,武衛將軍苟萇,尚書慕容暐率領七萬步兵騎兵進攻襄陽,讓荊州刺史楊安帶樊城、鄧縣的兵當先鋒,征虜將軍始平人石越帶一萬精銳騎兵出魯陽關,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帶五萬人出南鄉,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帶四萬人出武當,各路兵馬會師打襄陽。夏天四月,前秦軍隊到了沔水北岸,梁州刺史朱序以為前秦沒船,沒當回事。結果石越帶五千騎兵乘船渡過漢水,朱序瞬間慌了,趕緊守中城。石越攻下外城,繳獲一百多艘船,讓後續部隊過了河。長樂公苻丕指揮各軍攻中城。朱序的老媽韓氏聽說前秦兵來了,親自登城巡查,到西北角時,覺得這兒不結實,就帶一百多婢女和城裡的婦女在裡麵修了道斜城。等前秦兵一攻,西北角果然塌了,大夥兒就退守新城,襄陽人管這叫“夫人城”。桓衝在上明擁兵七萬,卻怕前秦太猛,不敢進軍。苻丕想急攻襄陽,苟萇說:“咱們人是對方的十倍,糧草堆成山,隻要慢慢把漢水、沔水一帶的百姓遷到許昌、洛陽,切斷他們的運輸線,斷絕援兵,他們就是網裡的鳥,跑不了。何必讓將士們白白送死,急著求成呢!”苻丕聽了他的。慕容垂攻下南陽,活捉太守鄭裔,跟苻丕在襄陽會師。

秋天七月,新宮殿落成,辛巳日,皇帝搬了進去。

前秦兗州刺史彭超請求攻打沛郡太守逯於彭城,還說:“希望再派大將攻打淮南各城,跟征南大軍形成夾擊之勢,東西並進,拿下丹楊不在話下。”秦王苻堅同意了,讓他都督東討諸軍事;派後將軍俱難、右禁將軍毛盛、洛州刺史邵保率領七萬步兵騎兵攻打淮陽、盱眙。彭超是彭越的弟弟,邵保是邵羌的堂弟。八月,彭超攻打彭城,朝廷下詔讓右將軍毛虎生帶五萬人鎮守姑孰抵禦前秦軍隊。前秦梁州刺史韋鐘在西城包圍了魏興太守吉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九月,秦王苻堅跟大臣們喝酒,讓秘書監朱肜當酒監,要求大夥兒喝到斷片為止。秘書侍郎趙整作了首《酒德之歌》:“地上有酒泉,天上有酒池,杜康最懂酒,儀狄早先知。紂王因酒喪殷,夏桀因酒亡夏,這麼看來,前人的教訓得吸取啊。”苻堅聽了特高興,讓趙整寫下來當戒酒令,從此宴請大臣,隻是禮節性地喝點。

前秦涼州刺史梁熙派使者去西域,炫耀前秦的威風。冬天十月,大宛獻上汗血寶馬。秦王苻堅說:“我挺佩服漢文帝的為人,要千裡馬有啥用!”讓大臣們寫《止馬之詩》,把馬送了回去。

巴西人趙寶在梁州起兵,自稱晉西蠻校尉、巴郡太守。

前秦豫州刺史北海公苻重鎮守洛陽,圖謀造反。秦王苻堅說:“長史呂光忠心正直,肯定不會跟他一夥。”當即命令呂光逮捕苻重,用囚車送到長安,赦免了他,讓他以公爵身份回家。苻重是苻洛的哥哥。

十二月,前秦禦史中丞李柔彈劾:“長樂公苻丕等人帶十萬大軍,攻打一個小城,每天花掉上萬兩金子,打了這麼久還沒拿下,請把他們交廷尉治罪。”秦王苻堅說:“苻丕等人浪費這麼多卻沒成果,確實該貶官殺頭;但軍隊已經在外這麼久,不能白跑一趟,就特彆赦免他們,讓他們立功贖罪。”派黃門侍郎韋華持節去嚴厲斥責苻丕等人,賜給苻丕一把劍,說:“明年春天再打不贏,你就自裁吧,彆再來見我了!”

周颺在前秦,偷偷給桓衝寫信,透露前秦的陰謀;後來逃到漢中,被前秦人抓住,又赦免了他。

【內核解讀】

公元377到378年,距離決定南北命運的淝水之戰僅剩兩三年,前秦與東晉的對峙已從“暗流”轉向“明刀”。這段史料裡藏著太多“興亡密碼”——前秦看似橫掃四方的“霸權泡沫”正在膨脹,東晉則在內部磨合中悄悄攢起反擊的底氣,而關鍵人物的選擇與心性,早已埋下勝負的伏筆。

前秦:苻堅的“雙麵操作”與隱憂爆發

苻堅在這兩年的表現,完美詮釋了“明君晚期的迷失”。他並非昏庸之主,甚至有不少清醒時刻:趙整借《酒德之歌》勸誡戒酒,他立刻推行戒酒令;大宛獻汗血寶馬,他以漢文帝為榜樣送馬歸去,這份克製與格局曾是前秦崛起的關鍵。但王猛去世後,沒人能按住他“好大喜功”的性子,隱患也隨之炸開。

自我挖坑的“麵子工程”:被前趙降臣熊邈的“豪華敘事”忽悠,就大張旗鼓造金鑲銀的大船兵器,本質是“霸權炫耀欲”壓過了務實治國。慕容農看得透徹:製度鬆弛+鋪張浪費,正是王朝衰敗的典型征兆。而苻堅對這種“內部預警”毫無察覺,反倒放任奢靡,等於親手拆了王猛留下的“製度地基”。

軍事擴張的“虛胖症”:十萬大軍打襄陽,竟因苻丕急功近利、朱序輕敵,從“碾壓局”拖成“消耗戰”。苟萇“圍而不攻斷補給”的建議雖合理,但暴露了前秦軍隊“規模大卻效率低”的問題——七萬主力加四路援軍,打一個襄陽耗到被彈劾,還得靠苻堅“賜劍督戰”才敢逼自己一把。更致命的是,慕容垂、姚萇這些異族將領帶著重兵“參戰”,看似出力,實則在觀望前秦的虛實,這為後來的“倒戈反噬”埋下了種子。

內部管理的“軟刀子”:苻重謀反,苻堅隻抓不殺、放回家養老,看似寬容,實則是對宗室叛亂的“縱容”;彭超請求攻彭城,他隨手就撥七萬大軍,卻沒管控“雙線作戰”的風險,這種“拍腦袋決策”讓前秦的軍事資源被分散。前秦的“強”,早已是表麵的“肌肉發達”,內裡的派係矛盾異族將領與宗室)、決策草率攻襄陽的指揮混亂)、製度鬆弛奢靡浪費無約束),都在消解它的霸權根基。

東晉:謝安的“危機破局”與內部止血

麵對前秦的步步緊逼,東晉沒陷入“內鬥死循環”,反而在謝安的掌舵下完成了關鍵布局。這兩年的東晉,像個“久病初愈的人”,雖然仍有沉屙,但終於摸到了“續命藥方”。

用人:打破派係的“關鍵一步”。謝安推薦侄子謝玄鎮守江北,在當時絕對是“冒風險”——郗超與謝家有私怨,朝臣也難免質疑“任人唯親”。但謝安的魄力在於“隻看能力不看關係”,而郗超的那句“謝玄必不辜負信任”,更打破了東晉士大夫“派係優先”的陋習。事實證明,謝玄招募劉牢之打造的“北府兵”,後來成了淝水之戰的“王牌殺器”。這種“拋開私怨用人才”的共識,是東晉能扛住壓力的核心。

防線:務實的“收縮與聚焦”。桓衝知道前秦兵鋒正盛,不硬拚而是將荊州治所遷到江南,把江陵、江夏打造成前沿堡壘,這種“以空間換時間”的調整,避免了被前秦一口吃掉;謝玄守廣陵、王蘊鎮江南,形成“江北阻敵、江南兜底”的防線,東晉終於從“被動挨揍”轉向“有備而防”。更難得的是,桓衝雖與謝家有權力製衡,但在抗秦大事上從未拆台,這種“外患壓過內鬥”的默契,比兵力更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清醒的“反奢靡共識”。謝安想擴建宮殿,被王彪之一句話懟回:“保國寧家靠政務,不是靠宮殿顯能耐”。直到王彪之去世前,東晉都沒搞“形象工程”——這種“把錢花在刀刃上”的務實,與前秦的奢靡形成鮮明對比。王朝存亡之際,能否戒掉“麵子癮”,往往是生死線。

小人物的“微光”與大曆史的“細節”

這段曆史裡,幾個“非主角”的表現格外亮眼,甚至左右了局部戰局:

朱序的母親韓氏,僅憑“登城巡查的直覺”,就帶著婢女和婦女修起“斜城”,等西北角城牆塌了,這座“夫人城”成了襄陽的救命符。這打破了“古代戰爭是男人的獨角戲”的刻板印象,更證明:戰爭的勝負,有時就藏在普通人的清醒與堅韌裡。

郗超的“臨終布局”透著複雜與真實:他依附桓溫謀逆,卻怕老父親傷心,留下書信“解局”——父親看到密謀後從“悲痛病倒”變成“怒罵其死晚”,反而走出了悲傷。這個細節裡沒有“非黑即白”,卻讓東晉士大夫的“派係掙紮”與“親情牽絆”變得鮮活,也讓這段曆史少了些冰冷的“政治符號”。

結語:興亡的“預演”

太元二、三年的南北對峙,本質是“兩種治理邏輯的較量”:前秦靠苻堅的個人魅力與軍事碾壓維持霸權,卻在內部失衡中“自耗元氣”;東晉靠士族間的“有限共識”與務實布局攢力,用北府兵、防線調整、人才任用補全了短板。

苻堅送回的千裡馬、謝安頂住壓力推薦的謝玄、韓氏修起的夫人城、郗超放下私怨的評價……這些看似零散的細節,最終擰成了淝水之戰的“勝負繩”。曆史從不是“突然轉折”,而是無數個“當下選擇”的疊加——這兩年的每一步,都在為後來“前秦崩解、東晉續命”寫下注腳。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