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650章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第650章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1 / 1)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丙戌年)

開春正月戊申這天,拓跋珪在牛川召集大夥兒開大會,直接登上了代王的寶座,還把年號改成了登國。他任命長孫嵩當南部大人,叔孫普洛做北部大人,讓他倆分彆管理手下人。又讓上穀的張兗當左長史,許謙當右司馬,廣寧的王建、代地的和跋、叔孫建、庾嶽等人做外朝大人,奚牧當治民長,這些人都負責守衛工作和參與國家大事的謀劃。長孫道生、賀毘等人則在身邊跟著,負責傳達命令。王建娶了代王什翼犍的女兒;庾嶽是和辰的弟弟;長孫道生是長孫嵩的侄子。

燕王慕容垂直接稱帝了。

後秦王姚萇到了安定。

南安的秘宜帶著五萬多羌人、胡人攻打乞伏國仁,乞伏國仁帶著五千士兵迎擊,把他們打得大敗。秘宜逃回南安。

鮮於乞殺翟真的時候,翟遼逃到黎陽,黎陽太守滕恬之特彆信任他。滕恬之喜歡打獵,不愛護士兵,翟遼暗地裡用小恩小惠收買人心。滕恬之向南攻打鹿鳴城,翟遼在後麵關起城門不讓他進;滕恬之向東逃到鄄城,翟遼追上去把他抓住,於是占據了黎陽。豫州刺史朱序派將軍秦膺、童斌和淮、泗各郡一起討伐翟遼。

前秦益州牧王廣從隴右帶兵到枹罕攻打河州牧毛興,毛興派建節將軍衛平率領他的同宗一千七百人連夜襲擊王廣,把他打得大敗。二月,前秦秦州牧王統派兵幫助王廣攻打毛興,毛興據城堅守。燕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建興,設置公卿尚書等百官,修繕宗廟、社稷。

西燕主慕容衝喜歡待在長安,又害怕燕王慕容垂強大,不敢向東回去,就督促農耕、建造房屋,做長久安居的打算,鮮卑人都怨恨他。左將軍韓延趁著大家心裡不滿,攻打慕容衝,把他殺了,立慕容衝的部將段隨為燕王,改年號為昌平。

當初,張天錫向南逃跑的時候,前秦長水校尉王穆藏起他的世子張大豫,和他一起逃到河西,投靠禿發思複鞬,禿發思複鞬把他們送到魏安。魏安人焦鬆、齊肅、張濟等人聚集幾千士兵迎接張大豫做首領,攻打呂光的昌鬆郡,攻了下來,抓住太守王世強。呂光派輔國將軍杜進反擊,杜進的軍隊戰敗,張大豫進逼姑臧。王穆勸他說:“呂光糧食充足、城池堅固,兵力精銳,逼近他沒好處;不如橫掃嶺西,整頓軍隊、積累糧食,然後向東和他爭奪,不到一年,就能拿下呂光。”張大豫不聽,自稱撫軍將軍、涼州牧,改年號為鳳凰,任命王穆為長史,向各郡縣發布檄文,王穆去勸說嶺西各郡,建康太守李隰、祁連都尉嚴純都起兵響應他,有三萬人馬,據守楊塢。

代王拓跋珪遷到定襄的盛樂,鼓勵農耕、讓百姓休養生息,國內的人都挺滿意。

三月,實行大赦。

泰山太守張願獻出郡城反叛,投降翟遼。當初,謝玄想讓朱序駐守梁國,自己駐守彭城,以此向北鞏固黃河沿岸,向西支援洛陽。朝廷商議認為征戰時間太長,想讓謝玄設置防守後回來。恰逢翟遼、張願接連反叛,北方動蕩不安,謝玄請罪,請求解除職務,皇帝下詔安慰他,讓他回到淮陰。

燕主慕容垂追尊母親蘭氏為文昭皇後,想把文明段後遷走,讓蘭後和太祖配享祭祀,下詔讓百官商議,大家都認為應該這樣。博士劉詳、董謐認為:“堯的母親是帝嚳的妃子,位在第三,不因為尊貴而淩駕於薑原之上。聖明的道理,以公平為先;文昭後應該另立廟宇。”慕容垂發怒,逼迫他們,劉詳、董謐說:“皇上想做的事,不用問我們。我們按照經典遵循禮儀,不敢有二心。”慕容垂於是不再問儒生們,最終遷走段後,讓蘭後代替她。又因為景昭可足渾後顛覆國家,追廢了她;尊烈祖昭儀段氏為景德皇後,和列祖配享祭祀。

崔鴻說:“齊桓公命令諸侯不能把妾立為妻。丈夫對於妻子,尚且不能用妾來代替,何況兒子改換他的母親呢?《春秋》所說的母以子貴,是指君母去世後,可以把妾母當作小君;至於在宗廟祭祀,成風最終也不能和莊公配享。君主、父親的所作所為,臣子、兒子必然會跟著效仿,就像聲音和影子一樣。慕容寶逼迫殺害他的母親,就是由慕容垂開的頭。堯、舜的禪讓,尚且導致了子之、燕王噲的禍亂,何況違背禮儀放縱私情呢?從前文薑對桓公有罪,《春秋》也沒有廢除她。可足渾氏雖然在前朝有罪,但小君的禮儀已經完成;慕容垂因為私人怨恨廢了她,又立兄長沒有兒子的妾,都是不符合禮儀的。

劉顯從善無向南逃到馬邑,他的族人奴真率領部下投降代國。奴真有個哥哥叫犍,先在賀蘭部,奴真對代王拓跋珪說,請求召回犍並把自己的部下讓給他;拓跋珪答應了。犍統領部下後,派弟弟去斤送給賀訥黃金和馬匹。賀染乾對去斤說:“我對待你們兄弟很好,你現在統領部下,應該來歸順我。”去斤答應了。奴真生氣地說:“我們從祖父以來,世代都是代國的忠臣,所以我把部下讓給你們,是想做道義之事。現在你們不像話,竟然謀劃叛國,道義在哪裡!”於是殺了犍和去斤。賀染乾聽說後,帶兵攻打奴真,奴真逃到代國。拓跋珪派使者責備賀染乾,賀染乾才停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西燕左仆射慕容恒、尚書慕容永襲擊段隨,把他殺了;立宜都王的兒子慕容顗為燕王,改年號為建明,率領鮮卑男女四十多萬人離開長安向東去。慕容恒的弟弟護軍將軍慕容韜,在臨晉引誘慕容顗,慕容恒發怒,丟下慕容韜離開。慕容永與武衛將軍刁雲率領部眾攻打慕容韜。慕容韜戰敗,逃到慕容恒的軍營。慕容恒立西燕主慕容衝的兒子慕容瑤為帝,改年號為建平,追諡慕容衝為威皇帝。大家都離開慕容瑤投奔慕容永,慕容永抓住慕容瑤,殺了他,立慕容泓的兒子慕容忠為帝,改年號為建武。慕容忠任命慕容永為太尉,代理尚書令,封為河東公。慕容永執法寬厚公平,鮮卑人都安定下來。到了聞喜,聽說燕主慕容垂已經稱帝,不敢前進,修築燕熙城居住。

【內核解讀】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極具標誌性的一年。這一年,北方各族政權更迭頻繁,軍事衝突此起彼伏,政治倫理與權力規則在亂世中被反複撕扯,諸多關鍵事件深刻影響了此後數十年的曆史走向,從中可窺見那個大分裂時代的本質特征。

政權更迭:權力真空下的群雄逐鹿

這一年的北方政壇,最顯著的特征是政權的密集更替與權力的重新洗牌。正月,拓跋珪在牛川即代王位,改元登國,標誌著北魏政權的前身正式重建。拓跋珪的崛起並非偶然,他在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建立起初步的官僚體係——以長孫嵩、叔孫普洛分掌南北部大人,設置長史、司馬、外朝大人等職官,既保留了鮮卑部落的傳統治理模式,又吸收了中原王朝的官僚架構,為北魏後來的壯大奠定了製度基礎。這種“胡漢雜糅”的治理智慧,成為拓跋氏區彆於其他遊牧政權的關鍵優勢。

與此同時,慕容垂在中山稱帝,建立後燕,改元建興,完善官僚體係與宗廟製度,顯示出重建慕容氏霸業的決心。而西燕則陷入了瘋狂的內耗:慕容衝因留戀長安、不思東歸引發鮮卑部眾不滿,被左將軍韓延誅殺;隨後段隨、慕容顗、慕容瑤、慕容忠先後被立為燕王,一年內四易其主,政權動蕩程度堪稱十六國之最。西燕的亂象折射出遊牧政權“兄終弟及”“強者為王”的繼承困境——缺乏穩定的繼承製度,權力交接往往伴隨血腥政變,最終導致西燕在與後燕的競爭中逐漸衰落。

軍事衝突:生存邏輯下的實力博弈

這一年的軍事格局呈現出多線混戰、強弱不定的特點。乞伏國仁以五千兵力大破南安秘宜五萬羌胡聯軍,展現出新興勢力的強悍戰鬥力;王廣與毛興在枹罕的攻防戰,則反映了前秦瓦解後地方軍閥的割據混戰;呂光與張大豫在涼州的對峙,預示著河西走廊即將迎來“五涼爭霸”的時代。這些戰爭的本質,都是各方勢力為爭奪生存空間、人口資源與戰略要地而進行的實力博弈。

特彆值得注意的是翟遼的崛起:他利用黎陽太守滕恬之“喜畋獵,不愛士卒”的弱點,以“施奸惠收人心”的手段奪取黎陽,隨後聯合泰山太守張願叛晉,引發北方騷動。這一事件揭示了亂世中“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即便是割據政權,若失去基層支持,也會被內部勢力輕易顛覆。而謝玄因北方騷動自請解職,則反映了東晉在淝水之戰後無力北伐、戰略收縮的無奈處境。

禮製爭議:權力合法性的文化爭奪

慕容垂的“遷後之爭”是這一年最具爭議的文化事件。他為尊崇生母蘭氏,欲遷走文明段後神位,將蘭氏配享太祖,遭到博士劉詳、董謐以“堯母不陵薑原”“經禮公義”為由反對。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尖銳批評此舉“違禮縱私”,認為“夫之於妻猶不可以妾代之,況子而易其母乎”。這場爭議的本質,是權力合法性與傳統禮製的碰撞。

慕容垂的行為看似是“子為母貴”的情感表達,實則是通過重構宗廟禮製強化個人權威的政治手段。他同時追廢“傾覆社稷”的可足渾後,立兄妾段氏為景德皇後,進一步將禮製服務於政治需求。這種“以禮謀權”的做法,雖然暫時鞏固了權力,卻破壞了禮製的嚴肅性,正如崔鴻所言“君父之所為,臣子必習而效之”,為後來慕容寶逼殺生母埋下了倫理隱患。禮製在亂世中成為權力的工具,折射出傳統價值體係的崩壞。

部落矛盾:遊牧傳統與集權需求的衝突

劉顯族人奴真的“殺兄拒叛”事件,暴露了鮮卑部落聯盟的結構性矛盾。奴真本欲讓部位於兄犍,卻因犍與去斤圖謀投靠賀染乾而痛下殺手,最終引發與賀染乾的軍事衝突。這一事件反映了遊牧部落“血緣認同”與“政權忠誠”的張力:奴真以“世為代忠臣”自居,將對拓跋珪的忠誠置於部落血緣之上,而犍與去斤則仍固守部落依附的傳統觀念。

拓跋珪對賀染乾的“遣使責止”,則顯示出新興政權對部落聯盟的控製力正在增強。這種矛盾的實質,是遊牧社會的分散性與集權政治的統一性之間的衝突。拓跋珪通過處理此類事件,不斷強化王權對部落的掌控,為北魏從部落聯盟向中央集權國家轉型積累了經驗。

曆史啟示:亂世中的生存法則與文明困境

太元十一年的曆史事件,集中體現了十六國時期的三大核心困境:政權合法性的脆弱性——多數政權依賴武力崛起,缺乏穩定的繼承製度與文化認同;治理模式的搖擺性——胡漢雜糅的製度探索中,傳統部落製與中原官僚製始終存在張力;價值體係的混亂性——禮製淪為權力工具,道德倫理讓位於生存邏輯。

然而,正是在這種混亂與衝突中,曆史孕育著新的可能性:拓跋珪的製度建設為北魏統一北方埋下伏筆,慕容垂的禮製改革暴露了遊牧政權“漢化”的深層矛盾,河西走廊的割據則為中原文化的保存提供了空間。這些事件共同構成了魏晉南北朝“大分裂中孕育大融合”的曆史底色,也為後世王朝的製度設計提供了正反兩麵的經驗教訓。

總的來說,太元十一年是十六國時期的一個“縮影年份”,它的混亂與動蕩既是亂世的常態,也是曆史重構的必經階段。在權力與倫理、傳統與變革、胡與漢的碰撞中,中國北方正在緩慢孕育著新的統一契機。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兩界物價差億倍,我氪金爆獎勵 大唐:開局女兒槍挑長安城! 快穿拯救世界從養崽做起 黑心女修,債主都在反派修羅場 出馬仙紀實:我供奉鬼堂的那十年 這個師姐不講道理 仙帝重走凡塵路 重生揣崽去部隊後,被前夫親哭了 寵物小精靈:雲曉 換嫁搬家產,資本家小姐隨軍一胎接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