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暗忖:一年的時間,說短也不短,但對於剛入門的中醫學徒跟師來說,肯定不算長。
原本空有一肚子理論知識和雄心壯誌,卻被無情現實狠狠打臉的他,以為這輩子成就夢想已變得遙遙無期。
不料否極泰來,現如今,希望又擺在了他的麵前。
他又獲得了一次機會,一次絕佳的機會,他怎麼可能不去好好珍惜呢!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景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學校園那段時光。除了吃喝拉撒睡,全心全意撲在學習上,不敢有一絲懈怠。
按照李漁的指點,通過脈象教學考試儀和臨床診脈相結合的方法,張景的脈診水平提高得很快。
一年下來,除了極個彆特殊脈象外,基本上都能和李漁的脈診結果保持一致。
臨證時,在李漁的悉心指導下,又有《傷寒論》密鑰加持,張景辨證論治越來越得心應手。
秋儘冬至,冬去春來,夏隱秋歸。
不知不覺,一年的期限很快就到了。
是夜,張景像往常一樣,雙手捧著《傷寒論》繼續研讀。
“叮~”
久違的聲音在腦海中驟然響起。
張景將眼一閉,果然,是係統來消息了。
“嘀嘀嘀~係統消息:恭喜宿主,你已完成第一階段跟師學習。明日太陽升起之時,便是回歸現實世界之日。若要開啟下一次跟師學習模塊,需達到臨床經驗值10000點。”
10000點?
張景頓時有點懵,這要求未免也太高了吧。
如果可以的話,張景真想向係統再借500天,繼續跟著李漁多學點臨床經驗!
但是,係統永遠都是那麼高冷。
沒辦法,誰讓規則都是係統製定的呢。
就在此時,眼前的畫麵開始變換。
很快出現了個人屬性麵板,不過,與上次相比,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
宿主姓名:張景
性彆:男
年齡:25歲
職業:純中醫
醫德評價:優秀
醫術等級:縣級名醫(綜合評定)
擅長科室:內科(縣級名醫)、兒科(市級名醫)、針灸(小有名氣)
臨床經驗:0
這一次,可能擔心張景看不懂,係統還貼心地給出了說明。
原來,係統將醫術等級分成了十個層次。
從低到高依次分彆是:中醫學徒、初窺門徑、登堂入室、小有名氣、縣級名醫、市級名醫、省級名醫、名師國手、國醫大師、當代醫聖。
縣、市、省級名醫,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公認的相應範圍內的頂尖中醫專家。當然了,這裡所說的中醫專家,是指確有真本事,能看好病的真正中醫,而不是徒有虛名的所謂專家。
初窺門徑,就是係統學習過中醫,但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
至於登堂入室,算是正式跨入了中醫的大門。
小有名氣,就是在小範圍內具有一定知名度。
名師國手,則是國家級的大專家,這個不論年齡,全憑個人能力,李漁應該就歸屬於這個級彆。
至於國醫大師,則比名師國手再高一級,不僅醫術水平一流,還需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足夠的資曆。假以時日,李漁未來可期。
最高一級是當代醫聖,這個已經不是普通凡人所能夠達到的境界了。
參照個人屬性麵板上的信息,張景有了如下幾點感悟。
首先,這的確是係統構建的虛擬世界,所以,雖然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年齡卻仍停留在25歲。
其次,跟師學習過程中得到的臨床經驗,係統是不認可的。至於具體如何計算,暫時猶未可知。
第三,雖然針灸不是李漁的強項,但是在這一年的跟師時間裡,張景學會了古法溫針,驗之於臨床,較之現今常規的針灸手段,效果顯著許多。因此,達到了小有名氣的水平。
第四,李漁主要擅長內科和兒科,相較於大內科,李漁的兒科患者更多,療效也更佳,因此,張景的醫術水平也跟著略偏重於中醫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