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楊主任突然一聲輕喝。
蘇敏娟剛準備抬起的腿複又縮了回來。
而陸科長和高主任夫妻倆,原本稍定的心重新又懸了起來。
楊主任看著麵麵相覷的一對無恥小人,淡淡一笑道:“還是我跟著一起去吧。”
高主任知道他這是要單獨詢問當事人,以探究事情的真相,當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於是趕緊接話道:“楊主任,哪能勞您的大駕,畢竟是我們科的病人,如果不放心的話,還是我跟著一起去吧。”
楊主任心中暗道:正是因為有你從中作梗,我才不放心呢!
當然了,這話是不好直接說出來的。
正思索著該怎麼回話時,陸科長搶著說了。
“這麼的吧,楊主任,您年紀也大了,跑上跑下確實沒必要。就讓張醫生和高主任陪著蘇醫生一起去門診拿藥吧,如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主任也不好再堅持,隻能默認地點了點頭。
一行三人剛剛走出病房。
高主任就一反常態,陪著笑臉問張景:“張醫生,你之前是不是治療過類似的病例?”
張景搖了搖頭,如實告知:“沒有。”
“那你怎麼知道用這兩味中藥就一定會有效?”高主任詫異地看著他。
張景不想跟她多費口舌,淡淡地反問了一句:“高主任,請問您是中醫嗎?”
高主任先是一愣,隨即搖了搖頭:“不是啊,怎麼了?”
“那您還是彆問了吧,反正說了您也應該也聽不懂。”
雖然張景說的這話都用了敬語,但是話裡話外,那種蔑視之意已經顯現得明明白白。
於是高主任自討沒趣,隻得怏怏地閉上了那張臭嘴。
見到張景替自己出了口惡氣,蘇敏娟心裡忍不住直樂,差點兒就笑出聲來。
剛剛那張梔子豉湯的方子,處方上總共開了三劑。
中醫院自然也有自動煎藥設備,隻不過,跟明德堂中醫診所一樣,需要五劑中藥起煎。
如果是成人的中藥,又是一般常規藥量的話,三劑其實也能勉強煎得出來。
但是這個方子裡就隻有兩味中藥,並且服用者是五六歲的兒童,加水總量及藥汁總量太少,三劑藥自然隻能手工煎煮了。
等到三人來到位於門診大樓的煎藥室大門時,高主任趕緊伸手一攔。
“張醫生,不好意思,我們醫院煎藥室有規定,如果不是本院員工,不得入內。”
張景點了點頭,對於這個規定,他並不陌生。
不久後,高主任和蘇敏娟便一前一後從煎藥室走了出來。
走在前麵的高主任手裡捧著一杯藥汁,徑直端到張景的跟前。
“張醫生,你再仔細瞧瞧,這次該不會有錯了吧?”
蘇敏娟走上前來,小心翼翼地幫著揭開杯蓋。
張景雖然知道這一回應該不可能會再出錯,但還是認認真真瞅了瞅,又仔仔細細聞了聞。
確定無誤後,微笑著點了點頭:“挺好,煎藥火候也控製得很精準。”
“那是必須的!不瞞你說,這個煎藥室的老王藥師是我老公的同班同學,當初一起入職的中醫院……”
說到這裡,高主任突然停住了。
因為,她突然意識到,這樣一來,等於是明確告訴對方,自己和負責煎藥的藥師關係非同尋常。
那麼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有重大“作案”嫌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