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肝呢?”楊主任又問。
“呃……應該還有膽,因為肝膽相表裡,肝膽通常都是同時為病的。”蘇敏娟連忙補充了一句。
“嗯,小蘇,那現在你再用中醫的理論,解釋一下為何肝膽為病會導致黃疸出現的呢?”楊主任點了點頭,緊接著又問。
蘇敏娟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原本把事情想得很簡單。
就是想請張景分享一下這個病案的治療思路,自己可以好好學習一下。
結果,沒有想到,張景和楊主任輪番著來考自己。
偏偏自己入職中醫院輪完科後,就一直在兒科病區上班,中醫相關理論知識,壓根兒就用不上一丟丟。
幸好,畢竟在中醫藥大學裡曾經學過多年,殘存的記憶多少還是有一點兒的。
中醫有點兒特殊,隻要懂點相關基礎知識,加上一副好口才,往往也能說得頭頭是道。
就好比明德堂中醫診所的黃彪,單單隻用五行相生相克那一套,繞來繞去,麵對來診患者,那叫一唬一個準。
其實,這都還不算什麼。
放眼各大保健養生場所,巧舌如簧的技師們,那天花亂墜的一套一套說辭,也是足以把外行人忽悠得團團轉,被人奉若中醫大師的。
然而,蘇敏娟畢竟是個實誠人。
略一思忖,還是如實相告,自己其實已經遺忘得差不多了,隻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試著分析。
楊主任又點了點頭,不僅沒有責怪,反而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她。
他原本就不是為了要故意刁難她,或者是讓她出糗。而是認為,學習中醫的過程,隻有親身參與,並且用心思考了,才能讓學到的知識在腦海中加深印象。
同時,楊主任也是希望當著兒科其他醫生的麵,通過自己的循循善誘,能夠讓大家對於中醫治病產生興趣。
當然了,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
楊主任還想著以此來給張景立立威,以便為他今後能在中醫院大展身手打好群眾基礎。
蘇敏娟受到鼓勵後,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
略一沉思後,開始組織語言,開始分析。
“我覺得應該是濕熱內鬱,影響了肝膽的疏泄所致。因為肝膽本身就是主管疏通全身氣機的,現在有形的濕熱之邪內鬱,影響到了肝膽的疏泄。”
“導致肝膽疏泄不順暢,使得膽汁不遵循常道。甚至於逆流入血,從而泛溢肌膚,因此才出現了身目黃染的情況。”
聽完後,楊主任讚許地點了點頭,顯然對這個答案比較滿意。
然後微笑著說道:“蘇醫生分析得很好嘛,這也算是大部分人公認的‘膽黃說’。不過,關於濕熱發黃的解釋,其實還有一種‘脾黃說’。因為在五色中,黃色是對應脾的。”
“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營養不良的小孩子,都是麵黃肌瘦,而且頭發也是枯黃的。這是因為脾胃虛弱,脾之本色外露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