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解釋隻能說李峰提前察覺了第六集團軍的迂回包抄意圖,提前向後方撤離了20公裡範圍。
媽的,這個東方人也太難纏了吧。
方麵軍的司令部內。
周衛國等人哈哈大笑,“裝完逼就跑,讓漢斯帝國的裝甲師撲了一空,這也太刺激了。”
“是啊,咱們提前撤兵,堅清壁野。留下一片雷區,足夠裝甲師折騰的。”張大威狀態愈發癲狂,整個人都處在興奮狀態。
隨即看向李峰。
“長官,接下來怎麼打?咱們坦克師完全有能力跟漢斯帝國的裝甲師掰手腕。”
“隻要您一句話,坦克直衝向前,絕不退縮。”
李峰微微一笑,絲毫沒因為陣線的局部撤退影響判斷能力。
深知在整個陣線上,仍然是漢斯帝國進攻,蘇維帝國防守的局麵。
個人不要與大局勢抗衡。
所以接下來的思路很清晰,分為兩方麵工作。
其一是重新部署防線,用於持續性的阻攔漢斯帝國的推進。
多利用地雷、反坦克炮阻擊敵軍坦克。利用河流、村鎮阻敵前進。
利用空間換時間,部署梯次防線,以添油戰術緩解對方的犀利攻勢。
這種打法早就熟稔於心。
當初華夏戰場用於應對日本人突進的時候,就是采用這種思路。
避敵鋒芒,誘敵深入,兩翼遊擊,逐一殲滅。
蘇維帝國的縱深更大,施展起來更加的得心應手。
其二則是補充軍械裝備,尤其是核心的坦克、火炮、反坦克炮、飛機等,持續跟後勤部要裝備,越多越好,越齊全越好。
尤其是反坦克炮,多多益善。
反坦克炮操作簡單,又是直瞄火力,隻要把火炮拉過來,短時間就能訓練一大批反坦克炮兵班組作戰。
在東線戰場,不把反坦克這件事搞明白了,基本上是混不下去的。
最近的幾次交火,可以明顯感覺到漢斯帝國火力的凶猛。
無論是炮火的數量跟質量,遠不是東方戰場可以比擬的。
中五國方麵軍有五十多萬兵力,核心戰鬥力就是坦克師,核心火力必然是各炮兵部隊。
其次才是中五國的騎兵師,作戰風格很犀利。
其他的步兵師就不值一提了,急需要針對步炮協同做訓練。
好好的在陣線上打磨。
靠實戰養一批老兵出來,而且是聽話的老兵。
炮兵,炮兵,炮兵,還是他娘的炮兵。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李峰的主力基本撤出了烏克加盟國的區域,再往後方就是伏爾加河跟伏爾加工業區。
背靠鐵路線,能夠借助伏爾加工業城這座鐵路樞紐,從中五國運輸裝備。
除了公路外,還可以借助內海,通過水運運輸物資。
核心是伏爾加工業城,依托它來進行物資的補充。
遷移至中五國的軍工廠基本全部運作起來了,伴隨著戰時動員啟動,一切都以軍工為主,服務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