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或者采購兩條線,李峰更傾向於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發揮技術專業學生最大的效用。
楚雲飛辦事效率挺快,五六天後,就回了搞定的消息。
找到了工人23名,機床設備3套,還有一些其他的生產設備,會通過山路悄悄運輸過來。
將修械所定於山區龍須溝,那裡隱蔽安全,可防備日軍偵查與轟炸。
得知東西準備好了,李峰讓陳勇去召集人手。
優先叫了馮牧、羅夢雲、楊秋萍三位學生代表。
這些家夥就不是戰場打仗的料,本質上還是學生出身的愛國青年。
學生營裡邊的大部分都是如此,搞知識文化擅長,拿槍殺敵外行,也浪費他們的腦子。
眼下人手足夠,李峰索性把這些人全部換了下來,能適應軍旅生活的,像趙剛這類,繼續留在軍內任職。
至於其他人,還是集中起來乾點實事吧。
羅夢雲穿了一身黑色妮子大衣,外搭配一頂貝雷帽,在這個時期,還算是前沿的穿搭。
看到李峰後,眼睛微微一亮,靠在門口笑著詢問:“李上校,你找我們?”
馮牧跟楊秋萍緊隨其後。
三人一起進入屋子。
“坐吧,有些事找你們聊一聊。”
三位狀態很放鬆,根本不是軍人狀態,更符合了李峰對他們的安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直接說吧,我準備在山區龍須溝建立一個後勤基地,負責武器裝備的修繕、製造,同步培養通訊、情報、戰場醫務、獸醫等人員。
學生營內很多人,適合繼續搞學問,而不是一刀切的拿槍上陣殺敵。
棄筆從戎既需要勇氣,也需要契機,有更合適的崗位,發揮你們的作用。
軍人報國的方式是馬革裹屍,工人的報效方式是加班加點,多造一支步槍,多造一顆子彈,知識分子報國的方式就更多了,國家有更需要你們的地方。”
馮牧點了點頭,很認可李峰的言語。
保家衛國不是隻有上戰場這一種。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各有各自的報效國家的方式。
“既然沒有異議,我把人員調下來,馮牧你先擔任後勤基地的負責人,全力籌備技術人員,先把設備、廠房搭建起來,看看缺少哪些材料,缺少哪些設備,我再想辦法搞到。”
“至於楊秋萍跟羅夢雲,從事通訊、情報工作更有利。既可以繼續學習,也可以幫忙培養人才,還可以組織遊行演講,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潮,多發揮你們組織能力。
後續呢,還考慮送一些人前往蘇聯學習,日後回國貢獻餘熱。”
羅夢雲歪著頭看向李峰,
“你可真一點也不像粗魯的軍人,更像一個溫文爾雅的教官。”
“哼哼,誰說軍人一定是粗魯的?”
有些事粗魯更好,就怕你受不了,有些事兒更需要冷靜。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