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的日式步槍散發著金屬光澤,還有4門步兵炮,並排放置在院內。
黝黑炮管交相輝映,步兵炮後邊是一排擲彈筒。
受邀過來的兩位軍長,剛一進門就看到了眼角一晃的東西。
李峰身著筆挺的軍裝,站在屋子門口迎接貴客。
81軍馬軍長與22軍鄧司令先後走進來。兩人的目光不自覺地被廊下的軍械吸引。
“李副司令,這是?”
“我這不是剛剛擴編一個大漢旅,放置在五原駐紮,從歸綏調過來一批自造的槍械火炮,給大漢旅助助威。”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的東西。”
李峰特意擺出無所謂的姿態。
明眼人一看就是裝出來的,要是真無所謂,為啥光明正大的擺在院裡,不應該放在倉庫裡嗎?
馬軍長眼睛裡閃過一絲戀戀不舍,這還不值一提?主動把話題引到軍械上邊。
“寶山兄,我記得22軍內多晉造六五式步槍,也是仿造的鬼子三八大蓋,我觀這批仿造步槍的成色似乎比晉造步槍好一些吧?”
鄧寶山也駐足於前。
心想西北這邊大部分用的都是老西貨,精銳部隊用毛子貨,彆的你也買不到啊。
你馬軍長比我更清楚啊,非得問我呢。
心裡不屑的想著,手還是很聽話的拿起一把仿造步槍,拉開槍栓,看了看槍管。
整體的製造水平是比晉造步槍好的,零件加工精細、槍管用鋼質量高。
晉造步槍的加工粗糙,用料也是參差不齊,尤其是槍管鋼的質量比不上日本貨,致使步槍壽命低,可靠性不足。
說實話,到現在這個節骨眼,栓動步槍的技術早就爛大街了。
很多人手搓都能搓出來。
能搓出來是一回事,能否保證精度跟質量是另一回事。
缺少相應設備,難成規模的仿造槍支,也難打造可靠性強的步槍。
國內的這些軍工廠,大部分都在生產中正式、漢陽造。
綏遠軍工的底子是日本人拉過來的設備,讓李峰的人接手後,生產出來的槍支在合格線之上,有效射程450米,可靠性有一定的保證,零件與三八大蓋基本通用。
所用的材料也是鋼材,利用雲中城的煉鐵廠鍛造。
整套軍工體係是相對完善的。
這是周邊幾個軍最羨慕的一環,能自造槍炮,還能自造彈藥,實在是讓人眼紅。
“不錯,真不錯,這槍真不錯。”
鄧寶山手上多是晉造六五式步槍,老西敗落後,連子彈供應都是問題。晉綏軍手上的晉造步槍,也因為彈藥供應不足,大部分改成了7.92毫米。
統帥部隻供應7.92毫米子彈,你想用6.5毫米子彈,要麼從鬼子手上繳獲,要麼去求老天爺嘍。
現在李峰手上可以生成該型號子彈,那李峰就是大家的老天爺。
道理很簡單,供需關係才是牢固的盟友關係。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