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珩能從哪采購武器呢,肯定是從金城那邊。
蘇維帝國的補給路線有三條,其中一條就在西北,也是目前最為順暢的一條公路補給線。
大批的援助物資從這個方向過來,彙聚到金城。
還在這裡開設了空軍培訓班,培訓蘇式戰機,讓這座西北重城陷入了片刻的繁榮。
蘇維帝國拉攏統帥部,通過一些陳舊裝備來換取礦石資源,順帶著還能牽扯日軍主力,何樂而不為呢。
又能把錢賺了,還能讓對手頭疼。
曆來軍火是大生意,屬於一本萬利的大生意。
通過公路補給線,卡車源源不斷地將物資運抵此處,大批先進的軍火堆積如山。上次聯絡員伊萬諾夫少校就是通過這條通道,給獨立軍支援了一批裝備。
更重要的是,那裡還有蘇式戰機的空軍培訓班,一大批飛行員正在那裡接受訓練。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掌控了金城,就掌控了西北的戰略主動權!
但金城可不是那麼好染指的。
統帥部對那裡極為重視,第八戰區司令部就設在金城,駐紮了不少軍隊保護補給線。
周邊的馬家軍、西北諸路軍閥也都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誰都想在裡邊分一杯羹。
如今已經穩定了綏西,從這裡到金城就隻剩下81軍一個障礙了。
81軍、22軍都是典型的地方軍閥出身,受統帥部整編,加入到抗戰序列中來。在打擊日軍這件事上也算出了力,一心守著一畝三分地,並無太大野心。
如能搞好關係,這兩支部隊可以作為盟友,未必會走到對立局麵上。
地方軍閥內部也不是鐵桶一塊,拉攏一個,收拾一個,孤立一個,也算是一種策略。
35軍調走了,那22軍、81軍應該隸屬於李副司令來調動了。
畢竟獨立軍與其接壤,總不能隔著上千公裡,讓付軍長隔空發令吧。
李峰要趁機把這件事坐實。
以第八戰區副司令的名義,邀請鄧寶山、馬紅賓兩位軍長到五原,商議部隊整肅,修繕軍械事宜。
兩支部隊不僅是武器裝備稀缺,更缺少彈藥補充,不具備自造子彈的能力,打一發就少一發。
22軍還好,在林榆有一座修械所,也曾跟晉綏軍采購了大批的火炮跟槍械。
81軍很多還沉浸在冷兵器衝鋒的場麵,類似於古代的傳統騎兵,看似勇猛,實則戰鬥力低下。
雙方也能從蘇維手上采購軍火,價格可就不一定了,往往比刀子割肉還疼。
機關槍、步槍的價格並不低,尤其是子彈跟炮彈,比槍械的價格還高。
李峰手握綏遠軍工,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給他們出售一些自造槍支跟繳獲翻新的槍支,控製彈藥。
以此為條件,拉攏這兩個軍作為地方盟友。
時間緊,任務重,解決後方的難題後,還需勻出一兩個月時間用來突破察北,參與到蘇維、旭日兩大帝國的交鋒中去,趁機把外疆控製到手上。
所以李峰先以拉攏的手段,穩住地方的這兩個軍,能勻出更多的精力,在兩個帝國之間周旋。
眼光要放大一點,不要局限於眼前的小地盤,窮鄉僻壤的山區,能有什麼價值。
但凡帝國手上摳下一塊,遠比在山溝裡打遊擊暴富的快。
五原城王家大宅燈火通明,青磚鋪就的院落裡,士兵們往來穿梭,將一箱箱軍械陳列在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