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可真狠,放得下身段,也拉的下臉。
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自己人動手了。
門軍長立刻通過中央軍的渠道,向統帥部彙報情況,需要拿到一下背書,一旦李峰對西北的兵力動手,他們怎麼辦?
坐山觀虎鬥?
還是如何?
其實統帥部也想消滅這些地方軍閥,一方麵交通不便,實在是有心無力。
另一方麵是日軍攻勢凶猛,自顧不暇。
李峰短時間在漠南崛起,還真沒有什麼可以製衡他的點了。
多方情報一起彙總,華北方麵軍118師團正在集結,有心向雁北發動掃蕩作戰,找李峰的麻煩。
不需要統帥部如何調度,應該打不起來的。
臨冬,屬於日軍掃蕩的高發期。
有日軍威脅,李峰應該不會鬨出大動靜。
小小年輕人,還真能攪動風雲。手握貧瘠之地,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靠近綏遠的主要是兩位地方軍閥,一位是河套地區的馬紅奎,另一位則是攏地的馬部枋。這兩人都被任命為集團軍司令。
馬紅奎手握17集團軍,總兵力5萬人左右。
馬部枋手握40集團軍,總兵力10萬左右。
要知道李峰加在一起的兵力,也才15萬多一些,分布在多個地段,真正投入到綏西的兵力,也就一萬人左右。
即便把46師調過來,也頂多兩三萬人。
17集團軍緊挨著綏西,就在綏西這邊的河套地區布防。
馬紅奎將剛收到的情報信箋往火盆裡一扔,鎏金袖口掠過跳動的火苗:“小娃娃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道理。稍微順遂一點,便如此的目中無人,李峰此人啊,不值關注,成不了氣候。”
“我看他比之前的付無義比起來,不如對方能忍,不如對方能成事。”
不過馬紅賓的81軍前邊寫錯了,寫成82軍了)與李峰那邊交流挺多。此人向來跟大家不合群,屬於西北騎兵一支另類,有可能成為一些變數。
不管什麼變數,僅靠著兩三萬部隊,不可能掀起風浪來。
另一位西北軍閥的態度也很明確,馬部枋的態度更狠。
認為李峰手握幾塊荒地就想稱王稱霸?
十萬大軍枕戈待旦,他李峰那點人馬,不過是案板上的肉。
臨近寒冬時分,西北的風沙湧動,似乎也跟當下的時局一樣,波動不停。
大風呼嘯著,仿佛要從地麵吹起一層皮。
今年與往年又不相同,漠南、漠北大量的皮子湧入過來,一些供應軍需,一些則流入地方。
這是西北的特色貿易,毛皮生意的利潤也非常雄厚的。
獨立軍士兵除了往年的棉服之外,今年全部增加了手套跟帽子,厚厚的皮裝防護,足夠抵禦嚴寒。
明顯感覺到李峰麾下的士兵待遇更佳,吃穿用度能夠維持。
後勤跟得上,部隊的戰鬥力就不可能差。
尤其是漠北與漠南貫通後,從北邊采購的日常物資大批的運輸到集寧。
生活所需的靴子、罐頭、白酒等,擠占了原有日貨。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