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的硝煙漸漸散去,隻剩下斷壁殘垣在寒風中矗立。
進攻部隊的士兵們終於能鬆口氣,開始了戰後的休整。龍城集團軍正把繳獲的日軍武器歸類堆放,清掃日戰區的殘餘汙穢。
大漢奸、土匪、特務、僑民、戰俘等,均需要戰俘營看押。
至於接下來的策略?
接下來當然是休整兵馬,籌備作戰物資,等來年開春接著揍華北方麵軍了。
楚雲飛手握龍城集團軍,可以從西向東打,利用地形優勢,進可攻退可守。
完全不把華北方麵軍放在眼中了。
“經過這一戰,35師團被咱們全殲,華北方麵軍元氣大傷。我準備在來年分兵兩路,一路順大河向東,逼近12軍所在。一路沿鐵路向北,逼近華北方麵軍的大本營,兩路齊推。”
楚雲飛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
李峰嗬嗬一笑,對這個大的戰略方向不置可否。
“我的想法是放緩攻勢,以蠶食手段逐步的複克縣城。日戰區的統治力會不斷下降,一旦降到至冰點,登高一呼,必然是千呼百應。”
“明年應該儘可能的避免正麵交戰,打聰明仗,打後勤仗。”
“我給你的任務是守住現有陣線,孵化一片遊擊區出來。讓日偽軍、友軍、地方武裝自己亂起來,再尋找時機吃掉一股股小規模兵力。”
李峰的策略與楚雲飛大為不同,他主張放緩攻勢,而楚雲飛主張平推。
這讓楚雲飛大為不解。
按照目前的兵力跟裝備,絕對可以跟華北方麵軍決戰一野,一波分勝負。
而且他可以保證戰必勝。
戰勝之後將擁有整個華北平原啊。
拿下平原,就能切斷關東軍和關內的聯係!
到時候分兵掃平東北都有可能,為啥非要放緩攻勢?
李峰讓他坐好,先不要著急,有些事是從戰略角度分析。
有些事情是從戰場分析。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仔細想想,日軍為什麼寧願被一個個吃掉,也不肯收縮防線?”
“殲滅敵軍師團過程中,既沒有大規模的支援,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措施,不可一世的日軍一夜之間變成了魚腩部隊。”
“站在一個指揮官的角度,分析一下日軍的想法?”
“明知打不過,明知要被殲滅,寧可覆滅師團,也舍不得吐出占領區。”
“既跟他的戰略有關,軍國戰車無法回頭。”
李峰指尖點在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城鎮標記,“你數數這上麵有多少縣城、鐵路、礦山?從北平到濟南,從太原到徐州,哪塊地不是他們用槍杆子搶來的?關東軍盯著東北,華中日軍要守長江沿線,華南還得防著英美,可誰都舍不得把華北這塊肥肉吐出來。”
他忽然加重語氣:“就像35師團,明知道守不住,卻還在等12軍的援兵。可12軍的日軍自己也被遊擊隊纏得脫不開身。
因為他們貪心,既想保住現有占領區,又想守著不鬆手,還惦記著補給線,結果就是個個都成了孤立無援的孤軍。”
日軍現在就像個攥滿沙子的人,攥得越緊,漏得越快。
他們想守住所有占領區,就得把兵力拆成無數小塊,咱們才能一口口吃掉。
可要是現在逼他們決戰,把他們從各個據點裡趕出來,反倒讓他們抱團了,敢於跟你玉碎。
李峰不介意跟日軍拚命,但不是無策略的瞎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