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角度而言,我們留在哈國的駐軍並不少,可要是主動發起對第八戰區的進攻,還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作戰物資。”
“按照日軍師團的戰鬥力評估來看,李峰手下任何一個坦克師,都可以媲美日軍一個師團。”
“再加上騎兵師、治安師的兵力,初步估算要與45個日軍師團作戰?”
阿朱司令就事論事,也基本上實話實說。
如果讓他帶隊去解救諾維科夫兩人,至少需要一個軍的兵力。
考慮到要深入113公裡作戰,還得加一個軍作為預備兵力,用來防備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擺在大林子麵前的難題不僅僅是兵力調動。
而是時間問題。
兩個坦克師攜帶的物資撐不住兩天了。
坦克沒油可以停在那,士兵沒飯吃,可就要活活凍死了。
大林子打了個哆嗦,45個日軍師團的戰鬥力?
諾門坎也不過是打了23師團,協調的物資堪稱海量。
如果在西域那嘎達,也打一場大規模的殲滅戰,至少需要同等規模的作戰物資,同等規模的兵力部署。
十萬兵力是比較保守的說法。
大林子猛吸一口香煙,煙灰落在桌麵上:“你的意思是,他在等我們主動讓步?”
“我與李峰打過交道,此人的軍事素養非常強,其手下的兵力不容小覷。”
阿朱司令翻出張照片,上麵是兩人在諾門罕的留念記錄。
“硬碰硬的代價必然是蘇維的鋼鐵洪流能碾碎第八戰區的西域集團軍,但若真到那一步,他至少能讓我們付出十個師的代價。”
“李峰是聰明人,知道與蘇維帝國為敵不是明智之舉。”
大林子的手指在“指揮權歸屬”幾個字上反複摩挲。
“告訴李峰,指揮權可以掛在第八戰區,但蘇維帝國必須保留最終任免權。”
阿朱司令把修改後的條款推過去,忽然覺得眼前的煙霧裡,仿佛能看到李峰那張勝券在握的臉。
這個年輕人要的不是一場勝利,而是蘇維帝國迫於局麵的妥協,有了一次妥協,就有無數次妥協,他就可以死死咬住蘇維帝國的工業動脈。
高層的互動是很快的,由蘇維帝國國防部頒發新的任命通知。
聘請友國第八戰區司令李峰長官,兼任哈國第六機械化軍的指揮員一職,享有中將權限。
這裡得多解釋一句,蘇維帝國的坦克師不是隻有1500人左右。
而是動員之前,有大量的架子師,並未補足番號內的兵員。
以第四、第七坦克師為例,滿編應該是1.1萬人左右,需要搭配炮兵團、偵察營、通信營、工兵營、防空營等,還需搭配摩托化步兵團。
核心主力是2個坦克團,每團4個營,理論裝備375輛坦克。
這樣編製跑下來,滿編的情況下差不多是1.15萬人。
非戰時,兩個架子師的主力是就隻有坦克團了,裝備的坦克也沒那麼多,隻有一百多輛。
按照最新的編製來看,第六機械化軍應該是2個坦克師+1個摩步師,正規編製是3.6萬人左右。
李峰借助蘇維帝國的妥協,算是將職務掛在了對方國防部之下。
電文通過加密渠道直達第八戰區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