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作戰首重炮火,一般情況下隻有戰壕、鐵絲網、土木工事。
一兩萬人的部隊可以充分拉開。無險可守,唯有血拚。
炮火打擊之下,日軍的反擊火力迅速熄火。師團配屬的野炮、山炮根本不夠看,75毫米口徑的火炮,沒辦法跟榴彈炮比火力。
一個榴彈炮團就足夠壓製日軍的野炮聯隊了,楚雲飛拿來了三個炮團,還夾雜一個150毫米重炮團。
炮團火力全開,宛若驚天動地。
鬼子步兵挖出來的那些防禦工事,立刻被炸得稀巴爛。
98軍步兵停靠在六七百米位置,很多人捂著耳朵,驚詫於榴彈炮的威力。
炮火聲停,步兵開始向前壓進。
地麵還保留著炮火炸後的溫熱。
步炮協同的水平還有待提高,極限情況下,步兵應該儘可能近的靠近炮火覆蓋位置。
極限距離應該是200米左右,有150米的炮火安全距離。
這三支部隊顯然沒達到這個水平,最前線的步兵還在五百米開外。
這就無法發揮火炮的真正威懾力。
進攻也好,防守也罷,步炮協同的距離越近,效果越好。
尤其利於進攻工事,或者依托陣地反擊,都需要趁著炮火轟鳴的刹那,打出猛攻急突的效果。
日軍的前線指揮官,21師團麾下聯隊大佐,已經算是高級軍官了。
抓著望遠鏡撲在了戰壕前。
鬆井太郎正把望遠鏡死死按在眼眶上,舉目向前觀看。
“那是……98軍?”他一邊觀察進攻部隊,一邊詢問身旁的參謀。
參謀慌忙翻出作戰地圖:“是的大佐,番號確認過,屬於支那第八戰區的雜牌部隊……”
鬼子大佐倒吸一口冷氣,“支那軍的步兵與火炮的配合嫻熟,我記得98軍屬於不入流的支那雜牌部隊啊?”
“短時間內如何掌握步兵戰術?”
他在華北戰場見過這支部隊,那時他們連像樣的迫擊炮都湊不齊,衝鋒時全靠人海戰術填。
可現在,對方竟然能夠在炮火掩護下,衝擊日軍陣地。
日軍的戰術中,常用的是迂回包抄,還有就是炮兵轟,步兵衝,本質上也是步炮協同。
步炮協同需要良好的指揮係統,能夠同時調動步兵、炮兵協同作戰。
還需要進行長久的練習,磨合兩個兵種的合作作戰。
既然需要長時間訓練,眼前的這些“雜牌軍”是如何把火炮變成了延伸的刺刀?
炮彈落點永遠比步兵衝鋒線超前幾百米,那道移動的火牆像把剃刀,正一層層削掉聯隊的防禦縱深。
105毫米榴彈炮、迫擊炮配合步兵衝鋒。
第八戰區的150毫米重炮則專門負責“點名”,六發炮彈精準敲掉了日軍的六個炮位。
殘存的兩門山炮試圖轉移陣地,剛推出掩體就被呼嘯而來的榴彈炮覆蓋,炮組成員連人帶炮被炸成了紅黑色的泥塊。
雙方的炮火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左翼炮火延伸,步兵準備!”電台裡傳來司令部參謀的吼聲時,前線觀瞄手正用望遠鏡數著日軍地堡的爆炸次數。
那些被日軍吹噓的碉堡工事,在150毫米炮彈麵前如同紙糊的燈籠,炸開的碎塊能飛濺到兩百米外。
從第一輪炮擊開始才過去十七分鐘,日軍的前沿防陣地已經不複存在了。
日軍第二道防線還在冒煙,幾個僥幸存活的鬼子剛從防炮洞裡爬出來,就被接連衝上來的士兵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