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一同過來的,還有馮牧,這個年輕人顯然見識更大,帶了第一批工人跟技術工程師過來。
負責交接的乾事,拿出300座工廠的清單時,老西的手指在“軋鋼廠”三個字上停住了。
他想起晉西那台用了二十年的軋鋼機,每天能軋出兩噸鋼材,廠長就得敲鑼打鼓;而清單上這座軋鋼廠,日產量後麵跟著的是五百噸。
之前搞工業,那純粹是無米之炊。
靠著小米省吃儉用省下來的。
缺資金,缺技術,缺設備,像三隻手緊緊掐著脖子,讓你連喘口氣都得精打細算。
眼下可好,一下子甩過來這麼多工廠。
空氣裡彌漫的都是機油味。
聞一口都覺的滿足。
“工業國與農業國的差距,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啊。”
馮牧在一旁嗬嗬一笑,差距是肯定有的。
光蘇維帝國隨便遷移的這批工廠,就足夠發展五年乃至十年的。
沒吃過細糠,當真是眼睛瞪大。
“馮部長,咱們過來了多少人,得抓緊計劃一番,怎麼把工廠接管起來。中五國方麵也得加緊練習,先把廠房搭建起來啊。”
你要是讓他帶兵打仗,那純粹是外行。
老西乾勁兒上來了,你讓他搞一搞工業基建,他沒準真能給你搞好。
大量的精細設備,最能激發內心的衝動。
馮牧也是大開眼界,對於李峰交代的幾個重要工廠,那是必須要不惜代價帶走的。
機械設備、冶金設備、製造設備,統統拉走。
為此單獨給他留了100輛卡車,還有大批的騾馬。
既需要儘快安頓工廠的遷移,也需要順勢往第八戰區扒拉一部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個人的任務是任重而道遠。
他們的那套理念或許早就過時了,也該遭受一下蘇維帝國工業化的衝擊了,如能趁機加快第八戰區的技術水平,收益難以言明。
蘇維帝國的經濟體製,注定了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隻要工業區沒有遭受到覆滅打擊,就可以迅速的遷移,迅速的恢複生產。
後方的事情交給心腹來處理,李峰沒有更多的心思關注工廠遷移工作。
他得把心思放在戰爭上來。
手上25萬兵力往哪裡集結,這得聽他自己的安排,而不是聽所謂參謀部的想法。
目光回到眼前的戰場,漢斯帝國三個集團軍群長驅直入。
但突進的速度,處在的位置大不相同。
實力最為強勢的自然是中央集團軍群,不僅配備了2000輛坦克,還有成名的裝甲集團指揮官,其中更有李峰、周衛國兩人的老師,古德裡安閣下。
南方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隻配備了700輛左右的坦克,突進速度並不快。
所以漢斯帝國進攻狀態是中部突出,兩翼落後。
那麼按照戰場局麵來看,完全可以從兩翼做文章,威脅中央集團軍群,形成片麵的反擊,遏製對方的攻勢。
李峰手上的25萬兵力,配備了幾百輛坦克,主力是38t輕坦,其次是t34,還有其他老舊坦克,加在一起算五個坦克師。
要麵對的是漢斯帝國的3號坦克、2號坦克。
整體上還是有的打的。
關鍵在於往哪裡落子?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