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在於中五國跟西域不通火車,大型設備靠車輛運輸基本不現實。
幾百公裡乃至上千公裡的距離,需要很龐大的運載能力。
有些可以不惜代價挪過去,對於第八戰區有質的提升。
譬如車裡雅賓斯克拖拉機廠,能夠生產t34坦克。
譬如比什凱克機械廠,能夠生產輕型轟炸機。
譬如第聶伯工廠,能夠生產重型坦克跟重炮。
隻要遷移過去,立馬具備這兩項能力,再依托工廠來衍生新的技術,培養新的工人,便可以借此機會開設分廠,讓它在第八戰區生根發芽。
這樣一來,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輕型轟炸機、拖拉機、牽引車,全都有了。
為此哪怕靠十幾萬人力拖拽,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也是值得的。
至於其他的,就需要等鐵路貫通之後,再進行圖謀了。
這種工業大遷徙的機會可不常見。
若不是漢斯帝國的鋒芒太盛,中五國跟李峰都吃不到這些細糠的。
部隊往前線趕,接下來的事情,就需要周衛國、老西、付無義三人牽頭搞起來了,一個把持預備役部隊,掌握軍隊大權。
一個負責工廠遷移,狠狠的握住工業核心。
另一個則是負責交通水利建設,讓中五國跟西域用鐵路串起來。
正好在日軍手上弄到了10億法幣,必然是毫不猶豫的砸過來。
五位書記在議會廳裡傳閱李峰的計劃,原本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當看到第八戰區將派遣5萬名工人、3千名技師支援”的條款時,尼古拉沃爾露出了深深的擔憂,但是其他幾個人卻很是滿意的樣子。
“咱們出土地和糧食,他們出人和技術,雙贏的局麵。”
哈國第一書記還有些猶豫:“可這樣一來,工業和交通不就全被他們掌控了?”
“掌控總比亡國強。漢斯的坦克已經直插蘇維科夫了,一旦蘇維科夫被攻占了,我們都難逃敵手,沒有工廠生產炮彈,沒有鐵路運送物資,咱們守得住嗎?”
也是這個道理。
礙於局麵,紛紛簽字確認。
老西乘坐飛機到達機場,這位失去了軍隊大權的長官,已經趨向於退休狀態。
喝喝茶,看看報。
哪曾想一紙調令,就給他安插過來擔任什麼工業遷移計劃總師。
見過世麵的人,但不多。
他在晉戰區搞工業的時候,突出一個摳摳搜搜,連鐵軌都修建成窄軌。
歸根結底是因為窮,缺少資金,缺少技術,缺少設備。
下了飛機之後,汽車接上老西,沿途已經看到了不少運輸車輛。
拄著拐棍左看看,右看看。
對於工業區的規模,並未有什麼概念。
老西眯著眼數了數,能看到的煙囪就有十幾個,比晉戰區所有工廠的煙囪加起來還多。
見慣了巴掌大的作坊,他實在想象不出“工業區”能大到哪去。
汽車停靠在路邊,已經能看到獨立軍的戒嚴士兵。
查驗了證件之後,士兵紛紛敬禮。
偶爾還能碰到一兩個從晉綏軍出來的士兵,認得老西的身份。
還親切的喊一聲長官。
這讓老西非常受用。
“李峰搞了這麼多設備過來,全都是要遷移的工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