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快速啟動,仍然需要大批的工人。
這時候蘇維帝國的裝備優勢體現出來了,不需要多麼精細化的製造,連婦女都能介入進來製造,一些生產線僅半個月就重新啟動了。
油料、電力接過來後,設備哐當哐當的運作起來。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哐當咣當的運到了西域。
白嫖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沒人能管,也沒精力管。
馮牧的人已經分出一大批,從綏遠軍工抽調出來,拆分一部分到了西域。
立刻批出廠房,就地建設。
回想起了剛剛到晉西北的時候,在山溝裡打造手工作坊的時候,比現在可苦多了。
那時候連機床都找不到幾台,修複槍械靠手搓。
“那會兒造支步槍都得攢半個月,哪像現在……”他望著眼前成片的廠房,遠處的高爐正在預熱,煙囪裡冒出淡淡的青煙,“一天就能出一個連的裝備。”
不得不說蘇維帝國的工業底子雄厚,搬遷過來後,已經開始生產裝備了。
其裝備的設計並不一定有漢斯帝國那般精益求精,但有一點是優勢的,就是易於生產,能夠支撐大規模的軍隊消耗。
黑貓白貓,能抓耗子才是好貓。
坦克也好,槍械火炮也罷,得先滿足戰場消耗,再考慮好不好用。
蘇維帝國的武器皮實,戰場適應性好,先進不先進放在一邊,能拉響就好。
等天寒地凍的時候,步槍能出響聲,這就夠了。
馮牧向李峰求助,詢問生產出來的裝備怎麼辦?要不要交給蘇維帝國的後勤。
正在伏爾加河休整的李峰,當即攔住了,就近裝備給周衛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不是在組織預備役嗎,二三十萬新兵需要裝備武器。
莫辛納甘步槍、衝鋒槍、火炮等,就近裝備給新兵。
抓緊訓練,安排教官指導一些戰場的常識。
很多時候訓練三五天就可以直接拉到前線,過一個月,活下來就成了老兵了。
戰場遠比想象的殘酷,而新兵的成長也取決於運氣。
截止到目前,遷移工業區已經可以實現步槍、子彈的生產,產量每日激增。
受戰時政策的影響,資源跟人力的調度迅速,往往可以爆發出更猛烈的產能。
這就是總動員跟非總動員的區彆。
戰時動員,一切以戰爭為核心,服務於戰爭。
不考慮成本,不考慮利潤,隻考慮生產速度。
隻考慮一點,儘可能的把槍械、炸藥送到部隊手上。
遷移工作持續一個月左右,第一輛t34坦克從生產線上冒了出來,這意味著300座工廠基本上落座在了中五國區域,可以繼續開展軍工生產了。
於此同時,前線傳來了有利於李峰的消息。
古德老師的2個裝甲師並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向南壓進,遭遇了負責攔截的13集團軍。
強渡索日河後,直接正麵擊潰了13集團軍的2個師,逼迫13集團軍向西南方向撤退。
隨後配合裝甲師作戰的第二集團軍的所有步兵,也順勢壓上來,突破了21集團軍的防線,兩股兵力彙合。
形成了一股南突的局麵。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