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六天時間,古德老師的裝甲集群就突進了110公裡,撞向三個集團軍形成的騷擾防線。
這讓自信心十足的帝國參謀部,心生一些危機感。
一旦第二裝甲集群突破南線,形成合圍局麵,西南方麵軍就要被包餃子了。
大林子任命了心腹軍官葉廖科夫,負責三個集團軍的指揮職責,全麵阻擊第二裝甲集群。
任命之前,他單獨找葉廖科夫確認,能否擋住第二裝甲集群。
這家夥信誓旦旦的拍著胸口,向領袖保證,不僅能夠擋住第二裝甲集群,還要粉碎這群流氓。
裝甲集群的優勢是什麼?
當然是速度。
既然決定了要南下包餃子,肯定要不惜代價的突擊,突擊,還是他娘的突擊。
作為萊茵河軍校教官,古德老師的指揮藝術不必多提。
他本人可是非常擅長突擊作戰的。
手握第二裝甲集群、第二集團軍,毫不猶豫的撞上葉廖科夫的防線。
依托裝甲師作為尖刀,撕扯防線的同時,步兵、火炮也充分配合,將本就混亂的防線攪成了一團爛泥。
裝甲集群的核心不僅僅是那點坦克。
坦克固然重要,但配合坦克作戰的擲彈兵同樣重要。
坦克是矛頭,炮火是武器,火力是動力。
葉廖科夫這家夥的口氣大於能力,手握三個集團軍,將40集團軍放在西側,兩個集團軍放在東側,受大本營參謀部的催促,向裝甲集群側翼猛攻。
為此還要來了航空兵第1集群,可出動30004000的機次,配合他阻敵。
以四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的兵力,向側翼猛打。
戰線混亂,部隊良莠不齊,跟古德老師的精銳比起來,顯然是有差距的。
這點雜魚一樣的部隊,如何對抗精銳的第417裝甲師?
一交手就分出了勝負。
軍的坦克像兩道黑色的洪流,瞬間將蘇維軍隊的突擊群分割包圍。g42機槍的咆哮聲中,負責側翼進攻的13集團軍、21集團軍的攔截以失敗告終。
西側的40集團軍隻有5萬人,坦克40餘輛,也不足以抵擋啊。
葉廖科夫站在指揮部裡,聽著前線傳來的敗報,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精心策劃的反攻,竟然敗得這麼快。
他三個集團軍加起來16萬人,打了一波發現不是對手,抓緊向蘇維帝國參謀部彙報。
此刻雙手一攤,直接擺爛了。
打不過,承認打不過好了。
“混蛋?”
“不是信誓旦旦的告訴我,可以阻擋裝甲集群嗎?這才幾天時間?擋不住了?”
參謀部內噤若寒蟬。
所有人都是一臉的疲憊。
連續工作,讓他們的精神到了極限。
不止是西南方麵軍,還有西方麵軍、西北方麵軍麵臨著巨大壓力。
既要時刻掌握前線局麵,還要不斷的補充預備役兵力。
幾萬、幾十萬的預備役新兵迅速拉起來,扔到前線的混亂戰場。
那些穿著嶄新軍裝的預備役士兵,像投入熔爐的冰塊,在前線的混亂戰場裡瞬間消融。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陣地在哪裡,就永遠倒在了土地上。
參謀們也是人,鐵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葉廖科夫的無能差點毀了整個南線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