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裝甲集群完成合圍,那西南方麵軍可就完了。
這時候有人建議,是不是讓李峰的中五國方麵軍來試試?他手上有25萬人,還有五個坦克師。
這仿佛是觸及到了大林子的逆鱗。
李峰?
這個字眼讓蘇維帝國很不舒服。
小偷一樣的野心家,逮住機會就要好處。
想讓他出力,必須把他喂飽。
領袖沒有正麵回答,而是氣呼呼的捶了桌子:““葉廖科夫這個混蛋,真想斃了他,他毀了我整個南線戰場。”
“不管如何,讓他們立刻重新製定反擊計劃,今天晚上我要看到計劃。”
“把蘇聯第3集團軍調過來,填補戰場的損失。”
壓力再一次給到了葉廖科夫。
眼下局麵很明確,可以調動的兵力增加了一個第三集團軍。
也是此次反擊的核心主力,第三集團軍配備了坦克108師、坦克141旅和騎兵第4師,算是一股裝甲機動兵力。
想要遏製裝甲集群的突擊,必須用裝甲部隊抵抗,這幾乎是戰場的鐵律。
尋常的步兵師根本不夠格,憑啥跟裝甲師對抗?
一般步兵師缺少反坦克武器,連像樣的反裝甲力量都沒有。
難道靠頭鐵對抗坦克嗎?
笑話。
坦克最初的設定,就是為了突破防線,為了對付重機槍跟戰壕鐵絲網的。
蘇維帝國的步兵師還要大打折扣,經過先前戰鬥的巨大損失以後,此時部隊中充斥著大量缺乏訓練、毫無經驗的新兵,戰鬥力快不值一提了。
早期的300萬左右兵力,已經消耗了上百萬,新征召的預備役有四五百萬,但預備役士兵能發揮幾成戰鬥力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很多剛學會開槍,就被迫進入戰場了。
拋開問題不談,葉廖科夫也沒有更好的思路。
他的能力本就不如古德老師,隻能靠一股莽勁兒,帶著13、21、第3集團軍猛攻。
為什麼不提40集團軍,因為40集團軍屬於西南方麵軍,不歸他指揮。
北邊第二裝甲集群的臨時指揮部內,偵察飛機的情報不斷彙總上來。
古德司令人逢喜事精神爽。
中央集團集群到底是進攻蘇維科夫,這座帝國首府,還是南北分兵作戰的時候,產生了很多分歧。
陸軍部跟參謀部一致認為要進攻帝國首府,一舉殲滅蘇維帝國的現役主力部隊。
而統帥的意思是南北分兵,解決北方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進境緩慢的問題。
古德司令最終選擇支持統帥,帶麾下主力18萬人向南突進。
他也因此得到了帝國的支持,增兵漢斯意誌步兵團、帝國衛軍摩托化師、29摩托化師。
在原有第3、第4裝甲師的基礎上,增加了三支精銳部隊。
其麾下兵團的火力、兵力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足以彌補這段時間的作戰損耗。
一邊是殘兵敗將,一邊是兵力雄厚,裝備精良,這樣的戰鬥還有什麼意外嗎?
戰鬥一開始,1718裝甲師就纏住了葉廖科夫手下唯一的裝甲部隊坦克108師,用二打一的兵力優勢,讓這支具備機動作戰能力的裝甲部隊陷入了苦戰。
隨後其他的2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1個摩托化步兵團露出獠牙。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