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戰場之上,漢斯帝國的裝甲部隊推進的並不快。
既有泥漿期到來的緣故,也跟蘇維帝國的堅清壁野有關。
蘇維帝國在撤出工業區的過程中,轉移走了大量的設備、物資、原材料,帶不走的設備則統統毀掉。
寧可全部炸毀,也不留給漢斯人。
導致一群人占領了大片的廢墟,對於繼續東進的想法並不高。
還有就是東進幾百公裡乃至近千公裡,集團軍群的後勤壓力也比較重。
多種因素刺激下,讓戰線出現了連續幾天的停滯不前。
也可以說此時此刻到了漢斯帝國用兵的極限,再想往東打,需要更多的裝備,更多的兵力,更好的氣候條件。
冬季即將到來,裝甲部隊因為後勤供應問題,戰鬥力正肉眼可見地下降。
卡車、汽車已經跑不動了,更沒有鐵路維持後勤運輸。
很多地方用馬車維持運輸,所能支撐的物資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經不起一場大戰的消耗。
漢斯帝國內部,也被迫對於南方集團軍群的戰略也有了一些調整。
可以稍微的緩住攻勢,一切等明年春再談。
核心重點還是放在蘇維科夫,先拿下這座首都城市再說。
李峰就看中了這一點,趁著敵人筋疲力儘到了極限,抽空來一發冷箭,打在對方的七寸上。
這時候不得不提一下南方集團軍群內部的想法。
既然帝國的意思是好好休息,那麼第六集團軍司令賴歇瑙,根本沒有繼續東進的想法。
他的部隊遭受了連續阻擊,傷亡較大,後又被李峰吃掉了摩步團等精銳。
準備利用冬季即將到來的時機,好好的休養一番。
作為第六集團軍鉗形攻勢的第一裝甲集群,卻不這麼想。
第一裝甲集群司令克萊恩特還想著多進攻,看能否拿下北高加索區域。
這樣明年開春,就可以直達高加索油田了。
第六集團軍、第一裝甲集群就像螃蟹的兩個鉗子,雙方通力合作的時候,可以形成很好的鉗形攻勢。
互相配合,互相穿插迂回。
可當一個鉗子停滯不前,另一個鉗子孤軍往東的時候,這不是妥妥的孤軍深入嗎?
此時此刻第一裝甲集群單獨向東推進六十公裡,像伸出的巨大中指,點草蘇維帝國防線上的所有士兵。
動用兵力正麵牽扯,側翼迂回,突擊後方,便足以動搖這支冒進的裝甲部隊。
周衛國等人立刻投入到作戰方案的製定上來。
“長官,西南方麵軍司令鐵木辛哥請求與我部進行聯係,要商討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參謀部內正熱鬨的時候,有來自友軍的電話。
聯係什麼?
李峰朝周衛國等人遞了個眼色,帶著翻譯走進隔壁的房間。他示意翻譯接通電話,自己則拉過椅子坐下,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電話接通後,對麵傳來了西南方麵軍司令的聲音。
他本人懂一些蘇維帝國的語言,本質還得依靠翻譯解釋。
簡單交涉一番後,立刻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