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電話回來後,丁偉、周衛國兩人已經有了一些建議。
“長官,您來的正好,我建議安排一支騎兵專門負責炸掉所有的橋梁,阻斷敵軍所有的撤退路線,將第一裝甲集群堵在這片區域,來一個關門打狗。”
“您看,這幾座橋是第一裝甲集群撤退的關鍵通道,隻要炸掉它們,他們就成了甕中之鱉。”
抬頭瞥了一眼丁偉。
李峰抬頭瞥了一眼丁偉,心裡暗笑,這小子還是老樣子,對炸橋情有獨鐘。
周衛國也點頭附和:“丁偉說得有道理。而且騎兵行動靈活,在這種泥濘地形裡比機械化部隊更有優勢,適合執行這種突襲炸橋的任務。我覺得可以讓騎兵師來執行這個任務。”
李峰看著地圖,手指點在幾個大型橋梁,沉思片刻後說道:“這個建議不錯。不過炸橋不是小事,得製定詳細的計劃,確保萬無一失。”
“你們倆再完善一下炸橋的方案,包括騎兵的行進路線、炸橋的具體時間和備選方案,等會兒咱們再詳細討論。”
他突然咳嗽一聲:“諸君先暫停一下,有新的消息同步。”
眾多參謀紛紛看過來,看向李峰的方位。
“此次作戰兵力不僅僅是我們中五國方麵軍,剛剛接到電話,西南方麵軍的35萬兵力也將跟我們聯合作戰。”
“所以這是一場80萬對20萬的優勢兵力戰。”
作戰室內瞬間響起一片低低的驚歎聲,參謀們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80萬對20萬,這樣懸殊的兵力差距,讓勝利的天平瞬間傾斜。
“我最初的設想是投入少量兵力,重創第一裝甲集群,那麼現在的策略要變一變嘍,以四倍兵力,不僅僅是重創對方那麼簡單,來點難度,吃掉它們。”
“80萬收拾20萬,還能讓他們跑了不成?把克萊恩特的第一裝甲集群連根拔起。”
周衛國眼中放光,他上前一步,指著地圖上第一裝甲集群的核心區域:“如果西南方麵軍能從正麵頂住,我們就可以派騎兵和部分機械化部隊從兩翼迂回,配合丁偉說的炸橋行動,徹底切斷他們的退路和補給線。到時候前後夾擊,不愁吃不掉他們。”
對於參謀而言,如何分配部署是難題。
可參戰兵力達到80萬的情況下,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作戰,難度指數直線下降。
“衛國,你親自牽頭,重新計算兵力部署,研究地形對德軍撤退的影響,草擬新的作戰計劃。”
“丁偉、張大彪、涅佐夫等人,以及參謀部所有,全麵配合,務必在三天內給我拿出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出來。”
“三天後西南方麵軍統帥鐵木將軍,將到我部參觀。”
“屆時,我會以該方案作為此次會戰計劃的藍板,此次會戰計劃將作為我方麵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的模板戰,代號大本鐘計劃。”
簡單的兩句話,瞬間讓整個計劃的格調提升了不少。
原本的突襲戰變成了大規模會戰,小規模的局部突襲升級為全方位的殲滅作戰。
這兩者完全不是一個難度級彆。
從突襲到會戰,需要投入的火炮、彈藥、坦克等物資都得重新詳細設計,每一個環節都得絞儘腦汁去考量,容不得半點馬虎。
突襲講究輕裝快攻,以出其不意製勝,講究的是出奇製勝。
殲滅戰就必須是光明正大的圍攻,符合“以正合”的核心。
“是,長官,保證完成任務!”周衛國起身立正,沉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