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產生摩擦的情況下,解決日偽軍的殘餘。
八爺、四爺的事情就按軍事隔離區的方案執行,把他們控製在山區、農村的一小塊地方。
這些地方要工業沒工業,要技術沒技術,不信他們能夠發展起來。
至於國府的遊擊隊跟一些地方兵力,就不能按照軍事隔離區的想法來做了,必須考慮收編,免得統帥部依托這些人做文章。
這並非雙標,而是考慮到對方綜合素質的問題。
大家信念可以不同,但品行不能不端正。
信念不同屬於思想差異,無外乎是走哪條路的問題,本質是為了華夏走向更強,走向更好。不妨大膽的驗證,大家各自走一條路試試,誰的路子更好,那就參考誰的方式。
可品行若是不端正了,不管走哪條路,都是必然走歪的。
因為這些人一旦走到中高層,必然是成為國家的蛀蟲,隻想著肥沃自身,搜刮地皮。
統帥部出來的人,有幾個不是這樣的?
怕是屈指可數吧?
楚雲飛走向一旁的戰區分布圖,補充當下格局圖如下:
目前江北的主要情況
江北一旦劃分了兩個軍事隔離區後,跟八爺、四爺說清楚後,剩下的全都是第八戰區自己說了算。
手握兩條鐵路線,隨時可以貫通南北。
而往長江一線來看,第一戰區、第六戰區、第三戰區、第九戰區全都是牢牢依附在統帥部的。
第五戰區屬於特立獨行,畢竟李白二人可以單獨撐起一片天。
李峰可以暫時接受有一個第五戰區,但絕不能接受其他幾個戰區。
所以必須針對統帥部,將戰區的指揮權搞到手上。
江北除了軍事隔離區外,不允許存在任何其他的勢力了。
能明顯看到,第三戰區在蘇南位置,還有一些遊擊兵力。
解決了日軍後,這部分區域,屬於必然要清理乾淨的。
楚雲飛實話實說,“在國府之中,有些人是黃埔出身,我可以親自當說客,嘗試著拉攏過來。”
“但更多數的人,能力平庸,靠著死忠於統帥,位居高官。”
“這一類,我是萬萬沒辦法拉攏過來的。”
李峰心裡有數,知道楚雲飛說的是誰。
第三戰區的顧三,就是靠著死忠於統帥,能混到國府二級上將的身份。
眼下想繼續往江南用兵,必須考慮搭建幾個橋頭堡,給第八戰區提供渡江作戰的機會。
第三戰區、第九戰區、第五戰區乃至第六戰區,都是李峰想要解決的一環。
至於決心嘛?
那隻能是一句話來總結了:國府上將,亦不是不能斃了!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