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帶著殘部舉族跑路的消息,在大明之聲播報聲和錦衣衛無孔不入的推波助瀾下,以燎原之勢迅速傳遍了整個中原大地。
此消息對於處於對於那些盤踞在長江以北、順天府以南的旗人而言,無異於天崩地裂。
紫禁城丟了,關外的祖地也丟了,現在連的皇帝都逃進了深山老林。
他們,被拋棄了。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起初,他們還隻是不安。
但當他們走出家門,看到街坊鄰裡,那些往日裡卑躬屈膝、老實本分的漢民,此刻投來的目光中,竟帶著一種毫不掩飾的審視時,他們慌了。
“快!快收拾東西!走!我們去草原!”
一名八旗佐領驚覺事態的嚴重性,嘶吼著衝回家中,將金銀細軟胡亂地塞進包袱。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當夜幕降臨,不知是哪個街角,一個喝醉的漢子將一塊石頭狠狠砸向一個正欲逃竄的旗人腦袋時,壓抑許久的仇恨火山,便被徹底引爆。
“殺韃子!”
“報仇雪恨!”
“搶光他們的家產!”
劫掠,殺戮,滅滿門……
一幕幕血腥慘案,在昔日大清國治下的每一座城池、每一個村鎮上演。
那些平日裡作威作福的旗人老爺,如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他們的財富、他們的妻女、他們的性命,都成了複仇者們眼中的戰利品。
騷亂不僅僅局限於民間。
各地八旗駐軍,這些曾經被視為大清統治基石的力量,同樣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而向他們揮起屠刀的,正是他們一直以來視為奴才、炮灰的綠營兵。
濟南府,八旗駐防營。
滿洲都統還在營帳中痛罵著胤礽的懦弱,幻想著明軍到來後能談個好價錢投降。
突然,帳外傳來密集的槍聲。他驚怒交加地衝出營帳,卻見黑洞洞的槍口已經對準了他。
握著槍的,正是那些他平日裡連正眼都懶得瞧的綠營兵。
“你們……你們要造反嗎?!”他色厲內荏地咆哮著。
回答他的,是綠營參將那張毫無表情的臉,和一片毫不猶豫的槍火……
或是偷襲,或是強攻。
在占儘了兵力優勢的綠營麵前,絕大多數八旗駐軍甚至沒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就在背叛與圍攻中,死傷殆儘。
即便有少數悍勇的八旗馬兵,憑著精湛的騎術從血泊裡殺出重圍,衝出了營地。
可當他們勒住氣喘籲籲的戰馬,在曠野上回望時,卻墜入了更深的絕望。
舉目四望,四麵皆敵!
每個村莊都寨門緊閉,箭樓上人影晃動;每片樹林後,都可能藏著手持鋤頭、菜刀的憤怒農民。
他們成了無根的浮萍,曠野上的孤魂。
這場席卷北方的血腥騷亂,足足持續了近半個月才漸漸平息。
並非有誰出兵鎮壓,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地區明軍都還沒來得及進駐,也無從鎮壓。
風暴停歇的唯一原因,是那泄憤的怒火,已經再難找到可以燃燒的薪柴了。
據事後不完全統計,此次騷亂造成的死傷者至少有十萬之眾,也直接導致了曾經的“建州女真一族”,在中原大地上幾乎被徹底抹除。
對此,遠在南京的大明天允皇帝陛下,通過大明之聲發表講話。
對暴亂參與者表示“強烈譴責”,並聲稱朝廷“不排除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可能”。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隨著淪陷區全麵地舉旗易幟,明軍陸續進駐,除卻邊疆偏遠地區,大明的中原核心區域已基本光複。
但所有人都知道,戰事還遠沒有結束。
韃子殘餘勢力仍在北逃,奴兒乾都司廣袤的土地尚未勘定,漠南漠北的蒙古諸部仍未徹底臣服。大明王師的腳步,也絕不會就此停止。
不過眼下,這些宏圖霸業,都得暫時往後靠一靠。
一個天大的喜訊,從紫禁城後宮傳出,瞬間引爆了整個朝堂。
皇後娘娘與淑妃娘娘,一前一後,先後確認有喜了!
龍裔有望!
朱和埸激動得在乾清宮裡來回踱步,兩世為人,這是他頭一次當爹,而且一來就是倆!
雙喜臨門!
當然,激動的可不隻是皇帝。
奉天殿內,滿朝文武的興奮程度,比朱和埸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的大明帝國國力蒸蒸日上,國土日益遼闊,可在此之前,帝國法理上的繼承人,卻隻有一位大明長公主殿下。
公主終究是女子,千百年根深蒂固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這始終是懸在所有人心頭的一絲隱憂。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雖然還不知道兩位娘娘腹中所懷的龍種究竟是公主還是皇子,但這並不重要!